和在第4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為多情、和天也老,不應情遽如許。 -- 出自元·李治·摸魚兒 同上
- 麗日遲,和風習,共王孫公子游戲。 -- 出自元·白樸·【雙調】得勝樂 春
- 上下沖和,漸覺陽生六。 -- 出自元·尹志平·鳳棲梧
- 四季平和人事少,三餐終日是生 -- 出自元·尹志平·瑞鷓鴣 詠西山
- 翔鳥相和。 -- 出自魏晉·曹攄·答趙景猷
- 參轡羲和。 -- 出自魏晉·曹攄·贈韓德真詩
- 鶴鳴既和。 -- 出自魏晉·曹攄·贈歐陽建
- 宇宙告和。 -- 出自魏晉·陸云·征西大將軍京陵王公會射堂皇太子見命作此詩
- 乃稟厥和。 -- 出自魏晉·陸云·答兄平原詩
- 且樂于和 -- 出自魏晉·陸云·贈汲郡太守詩
- 載靈之和。 -- 出自魏晉·陸云·答顧秀才詩
- 匪休其和。 -- 出自魏晉·陸云·贈鄭曼季詩四首 谷風
- 我保其和。 -- 出自魏晉·陸云·贈鄱陽府君張仲膺詩
- 承侔卞和。 -- 出自魏晉·盧諶·贈劉琨詩二十首 七
- 無求于和。 -- 出自魏晉·盧諶·贈劉琨詩二十首 十七
- 不待卞和顯。 -- 出自魏晉·盧諶·答劉琨詩二首 一
- 趙氏有和璧。 -- 出自魏晉·盧諶·覽古詩
- 節遇中和景漸暄,自摩倦眼望前村。 -- 出自宋·真山民·奉和頗動游興呈云耕叔祖
- 富有天和養,終期歷數長。 -- 出自明·李東陽·缺題
- 往復來,和士開。 -- 出自明·李東陽·和士開
- 君不見和尚原頭走禿胡,天為中原留逆雛。 -- 出自明·李東陽·兀術走
- 豈知羲和鞭日月,頭上光陰火急催。 -- 出自清·曾國藩·答李生
- 篇章捧和慚風雅,眷待優隆荷歲寒。 -- 出自宋·畢世長·睢陽五老圖詩
- 任與清和猶是器,偏於所執不相通。 -- 出自宋·陳普·孟子·大成
- 日暖風和,花酣柳醉。 -- 出自宋·釋惟一·頌古三十六首
- 敘志神和慢調{左車右爾},修身治性藏幽隱。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漸寢天和,吾不如女華。 -- 出自宋·曾豐·九月
- 從知聰和明,反累目與耳。 -- 出自宋·曾豐·題公安宰黃叔萬魯齋
- 城邑堅和脆,山川逕與迂。 -- 出自宋·曾豐·送中書舍人鄭惠叔入國二首
- 內棄元和腳,旁求一祖心。 -- 出自宋·曾豐·猶子松字茂之者慶長兄之子也有志于學樂從余
- 歸養老和病,看耕田與園。 -- 出自宋·曾豐·贈顧君美
- 嘉承天和,黍稷翼翼。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 宣仁賦和,大生□育。 -- 出自隋·佚名·五方帝
- 玉琯均和,金風候氣。 -- 出自隋·佚名·五方帝
- 感召元和,光符圣期。 -- 出自隋·佚名·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
- 師承天和,欽象古則。 -- 出自隋·佚名·熙寧蠟祭十三首
- 天地醣和,在鬯斯清。 -- 出自隋·佚名·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 管聲咸和,禮獻斯畢。 -- 出自隋·佚名·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 嘉承惠和,罔有終極。 -- 出自隋·佚名·五龍六首
- 鏘洋導和,洪休允契。 -- 出自隋·佚名·宋初祀神州地祗三首
- 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 出自隋··祈谷樂章·雍和
- 草樹沾和,飛沉沐惠。 -- 出自隋··郊廟歌辭·祭神州樂章·送神
- 云門達和氣,思用合鈞天。 -- 出自隋··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第二奏
- 昭禮備,和樂新。 -- 出自隋··郊廟歌辭·昭德皇后廟樂章·永和
- 德與春和盛,功將造化鄰。 -- 出自唐·孫逖·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
- 鳥多風和語,葵晚雨緘苞。 -- 出自明·高啟·次韻楊禮曹移疾之作
- 帝里陽和日,游人到御園。 -- 出自唐·暢當·春日過奉誠園(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園)
-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 出自宋·徐元杰·湖上
- 懇懇召和關主德,我皇心直與天通。 -- 出自宋·徐元杰·入講論語二首
- 坐嘯中和堂上邃,猶存正始古音淳。 -- 出自宋·徐元杰·送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