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4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乘障遠和戎。 -- 出自南北·鮑照·擬古詩
- 刖足卞和因獻玉,然臍董卓豈無金? -- 出自元·王冕·偶成
- 閉塞陽和絕土脈,絕之不許生兒孫。 -- 出自元·王冕·感竹吟
- 君歌我和縱高情,痛掃華腴歸古淡。 -- 出自元·王冕·雪中次韻答劉提舉
- 惆悵善和坊里,平橋南畔。 -- 出自宋·賀鑄·河傳·華堂張燕
- 天氣清和樹蔭濃,冥蒙薄雨濕簾櫳。 -- 出自宋·賀鑄·北園初夏
- 兵祲奪和氣,力耕無善年。 -- 出自宋·賀鑄·寄題栗亭縣名嘉亭
- 愿雜百和氣。 -- 出自南北·沈約·江南弄 樂未央
- 四海并和會。 -- 出自南北·沈約·梁鼓吹曲 惟大梁
- 甲帳垂和璧。 -- 出自南北·沈約·詠帳詩
- 貴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綠是紅非。 -- 出自宋·曾鞏·賞南枝
- 子求我和何勤劬,我知枯疏少知己。 -- 出自宋·曾鞏·答石秀才月下
- 時近清和氣愈濃,雨催花實喜晴風。 -- 出自明·朱元璋·又賡吳哲韻
- 飲之太和,獨鶴與飛。 -- 出自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 試問羲和能駐否,不勞頻借魯陽戈。 -- 出自唐·司空圖·有贈
- 煩暑若和煙露裛,便同佛手灑清涼。 -- 出自唐·司空圖·楊柳枝二首
- 首夏清和新雨晴,綠莎細軟不妨行。 -- 出自宋·司馬光·效趙學士體成口號十章獻開府太師
- 四朋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 出自宋·司馬光·居洛初夏作
- 於今知和寡,自古愧才偏。 -- 出自宋·司馬光·吳下肅公挽歌辭三首
- 大羹無和味,至樂寡知音。 -- 出自宋·司馬光·送吳耿先生
- 風日正和柔,身輕喜病瘳。 -- 出自宋·司馬光·晚春病起呈擇之治臣
- 天意清和二月初,春風不動整如梳。 -- 出自宋·司馬光·垂柳
- 要須中和育萬物,始見大樂這功全。 -- 出自宋·司馬光·和秉國招景仁不至云方作書與光論樂
- 英辭唱和詩千首,高宴游陪祿萬鐘。 -- 出自宋·司馬光·和留守相公九月八日與潞公宴趙令園有懷去年
- 天氣清和無喘牛,花林爛漫竹林幽。 -- 出自宋·司馬光·又和游吳氏園二首
- 歌時淚,和別怨,作秋悲。 -- 出自宋·張先·芳草渡/系裙腰
- 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 -- 出自元·元好問·虞美人 題蘇小小圖
- 遂偶云和瑟。 -- 出自唐·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 遂偶云和瑟,張樂奏天庭。 -- 出自唐·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 鼎實恣和邦。 -- 出自唐·陳子昂·群公集畢氏林亭
- 且駐羲和力。 -- 出自南北·謝朓·和紀參軍服散得益詩
- 正是清和好時節,不堪離恨劍門西。 -- 出自唐·韋莊·和同年韋學士華下途中見寄
- 戲吹云和下朱塵,還煉五云長不死。 -- 出自宋·白玉蟾·贈方壺高士
- 風流響和韻。 -- 出自南北·庾信·夜聽搗衣詩
- 金灶新和藥。 -- 出自南北·庾信·仙山詩 一
- 憂來無和聲,弦絕空長嘆。 -- 出自明·劉基·旅興
- 幣帛敦和議,弓刀抑武夫。 -- 出自明·劉基·錢塘懷古得吳字
- 行當唱和三百首,永與潮汐流無窮。 -- 出自明·劉基·為詹同文題浙江月夜觀潮圖
- 熙熙泰和,長樂無憂。 -- 出自明·劉基·氣出唱
- 看盡宣和風景好,又看宮娥北渡。 -- 出自清·陳維崧·登上方寺鐵塔
- 笑落花和淚一般多,淋羅帕。 -- 出自清·陳維崧·梁溪顧梁汾舍人過訪賦此以贈兼題其小像
- 呼吸太和。 -- 出自漢·嵇康·代秋胡歌詩 其六
- 地暖風和,猶未菊開黃。 -- 出自宋·李綱·江城子·去年九日在衡陽
- 日暖風和初解凍,餌香竿裊好垂綸。 -- 出自宋·李綱·望江南/憶江南
- 茅屋梁和節,茶盤果帶枝。 -- 出自唐·杜荀鶴·和吳太守罷郡山村偶題二首
- 山莢便和幽澗石,水芝須帶本池泥。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題達上人藥圃二首
- 寧獨錫和戎,更當封定遠。 -- 出自唐·杜審言·送和西蕃使
- 北狄愿和親,東京發使臣。 -- 出自唐·杜審言·送高郎中北使
-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 出自唐·錢起·湘靈鼓瑟
- 蝴蝶弄和風,飛花不知晚。 -- 出自唐·錢起·仲春晚尋覆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