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4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詩清見和靖,筆妙得高郎。 -- 出自宋·陳宓·題高將仕墨梅
- 氣剛以和,如四時(shí)然。 -- 出自宋·陳宓·贊梅溪王先生像
- 積中順和發(fā)英華,咳唾珠璣擅百家。 -- 出自宋·陳宓·和翁子雅
- 直須用和隨處處,無徒瀟灑送日月。 -- 出自宋·陳文蔚·自鉛山歸上饒途中感與
- 瞥見義和整朝馭,放出金鳥天上來。 -- 出自宋·陳襄·苦熱謠
- 瓊屑半和仙掌露,蘭苕輕泛楚臺風(fēng)。 -- 出自宋·陳越·休沐端居有懷希圣少卿學(xué)士
- 豈不愿和悅,調(diào)苦心得為。 -- 出自宋·戴表元·次韻答朱侯招游海山
- 家廠宣和后,官名德佑前。 -- 出自宋·戴表元·蔣堯仁監(jiān)簿挽詩二處
- 叔季相和鳴,笙入鐘磬出。 -- 出自宋·戴表元·朱使君家諸郎將別十一韻
- 數(shù)日羲和尚羞澀,嫩黃晴影浸清漪。 -- 出自宋·戴栩·大水次友人韻
- 東郊已和安排計(jì),會持枝頭萬點(diǎn)紅。 -- 出自宋·杜范·用韻作懽喜語
- 一聲欸和一聲乃,誰識人間有是非。 -- 出自宋·方回·聽航船歌十首
- 坡翁追和陶元亮,谷老深慚白樂天。 -- 出自宋·方回·思家五首
- 政是清和四月天,馬頭無數(shù)好山川。 -- 出自宋·方回·寄張鵬飛浙東
- 吳門稍和暖,應(yīng)有故人迎。 -- 出自宋·方回·大風(fēng)寒微晴
- 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頭瘍。 -- 出自宋·方回·寒熱不調(diào)病一月余
- 令子令和靖,詩名甲此州。 -- 出自宋·方回·仇仁近母邢夫人挽詩
- 哀歌相和意慘愴,夜視宇宙何茫茫。 -- 出自宋·方回·次韻鮮于伯幾秋懷長句
- 大輅鸞和鳴,大樂律呂協(xié)。 -- 出自宋·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
- 舉世附和莫鉗錘,惟晁公武能辨茲。 -- 出自宋·方回·送醫(yī)工郭耕道
- 閒詩倡和外謹(jǐn)封,家書時(shí)用報(bào)兒侄。 -- 出自宋·方回·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 表里陽和見天道,梅花別是一乾坤。 -- 出自宋·方回·長至日書
- 一幅永和故繭紙,入昭陵又出昭陵。 -- 出自宋·方回·淳熙甲午東陽郡齋蘭亭
- 渤澥宣和旅翮飛,不堪朱邸負(fù)前期。 -- 出自宋·富弼·寄裴士林
- 時(shí)逐志和風(fēng),慣臥袁安雪。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詹丞賀得祠
- 畔官羲和誅,離局春秋責(zé)。 -- 出自宋·高斯得·鬼瞰吟
- 值茲陽和候,鮮暉吐新晴。 -- 出自宋·高斯得·游巾山得晴字
- 陳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 -- 出自宋·高斯得·書室揭劉元城陳了齋像以自厲
- 塘曲椒和桑共老,山頭松與麥齊青。 -- 出自宋·葛紹體·總題
- 師法林和靖,家聲許郢州。 -- 出自宋·顧逢·寄秋江許端甫
- 正似煉和金礦,何殊嚼蔗吞查。 -- 出自宋·郭印·和曾端伯安撫勸道歌
- 再稔民和樂,嘉名亦稱哉。 -- 出自宋·郭印·貴和堂
- 昔日卞和常泣玉,今時(shí)墨子更悲絲。 -- 出自宋·何文季·寄懷
- 簡古元和樣,精微正始音。 -- 出自宋·黃彥平·臨川投贈
- 玉燭調(diào)和從可卜,金刀題詠又開先。 -- 出自宋·蹇材望·題石魚
- 援琴欲和春風(fēng)曲,卻對騷魂費(fèi)苦吟。 -- 出自宋·金似孫·雙頭蘭和吳應(yīng)奉韻
- 壎箎翕和樂,學(xué)海闚波瀾。 -- 出自宋·李處權(quán)·題周氏棣華堂
- 曾奉宣和乙夜觀,萬丈光芒牛斗寒。 -- 出自宋·李處權(quán)·謝徐獻(xiàn)可送款識刻
- 處陰體和痾,居高地多風(fēng)。 -- 出自宋·李復(fù)·西崦人家
- 俯仰熙和都得意,心難手舞喜逢辰。 -- 出自宋·李傅·題玉巖
- 政用中和得大體,智出毫末非全施。 -- 出自宋·李嘉謀·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好與永和修故事,一時(shí)人物盡風(fēng)流。 -- 出自宋·李若水·上巳
- 但觀生和嶠,定勝死王戎。 -- 出自宋·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和嶠
- 有如太和氣,周行不停駐。 -- 出自宋·林憲·讀陶詩作
- 擬頌中和獻(xiàn)天子,鯫生無語卻躊躇。 -- 出自宋·林宗放·次宣州太守韻
- 天氣清和晴復(fù)陰,酴醾堆雪筍抽簪。 -- 出自宋·劉應(yīng)時(shí)·春晚二首
- 相思欲和鳥啼曲,一拂瑤弦意總迷。 -- 出自宋·魯交·寄劉彥炳
- 魚鳥半和風(fēng)俗處,云霞多雜簿書閒。 -- 出自宋·陸經(jīng)·丁中允宰剡
- 天令中和春,錦花柳絲織。 -- 出自宋·陸文圭·送鋪若晦南游
- 長日融和舞細(xì)腰,誰家庭院不相招。 -- 出自宋·呂徽之·壺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