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3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性情和易顏色好,恰似初釀匐萄醅。 -- 出自明·劉基·上云樂
- 芼芳和糟醬,頒賜警不廉。 -- 出自明·劉基·以野貍餉石末公因侑以詩
- 鸝黃和鳴桑扈應,仿佛牙曠之絲桐。 -- 出自明·劉基·青羅山房歌寄宋景濂
- 雍雍和鳴,載悠載徐。 -- 出自明·劉基·寒夜謠(二首)
- 立馬和君說:到襄陽、為余先問,隆中諸葛。 -- 出自清·陳維崧·用辛稼軒陳同甫倡和韻,送王正子之襄陽,明
- 邕邕和鳴。 -- 出自漢·嵇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一
- 虛警和清籟,雄鳴隔亂峰。 -- 出自唐·戴叔倫·同前
- 定知和氏璧,遙掩玉輪輝。 -- 出自唐·宋之問·送趙司馬赴蜀州
- 及見和詩詩自好,石公不到更何時。 -- 出自唐·杜荀鶴·友人贈舍弟依韻戲和
- 酒旗和柳動,僧屋與云齊。 -- 出自唐·杜荀鶴·送陳昈歸麻川
- 道合和貧守,詩堪與命爭。 -- 出自唐·杜荀鶴·春日閑居即事
- 漸融和,開欲遍。 -- 出自宋·李之儀·早梅芳/喜遷鶯
- 遠鐘和暗杵,曙月照晴霜。 -- 出自唐·權德輿·江城夜泊寄所思
- 衢酒和樂被,薰弦聲曲新。 -- 出自唐·權德輿·奉和圣制中和節賜百官宴集因示所懷
- 幽憂和憤懣,忽愁自驚蹶。 -- 出自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
- 所孕和氣深,時抽玉苕短。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筍
- 渡口和帆落,城邊帶角收。 -- 出自唐·陸龜蒙·夕陽
- 蜂供和餌蜜,人寄買溪錢。 -- 出自唐·陸龜蒙·寄茅山何道士
- 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 出自唐·錢起·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 出自唐·錢起·酬長孫繹藍溪寄杏
- 倒嶺和溪雨,新泉到戶樞。 -- 出自唐·錢起·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
- 路塵和薄霧,騎火接低星。 -- 出自唐·司空曙·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
- 凈色和云落,喧聲繞石斜。 -- 出自唐·李端·山下泉
- 杳妙和云絕,依微向水沉。 -- 出自唐·張祜·簫
- 一天和氣轉春寒。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香霧氤氳結彩山
- 萬民和樂見人情。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徹曉華燈照鳳城
- 一團和氣遍天涯。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巧匠園縫異樣花
- 薰蒸和氣,襲人盎盎覺春如。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躡足半天下
- 誰道和羹芳信遠。 -- 出自宋·無名氏·蝶戀花·暖發黃宮和氣軟
- 歡聲和氣彌寰宇,皇壽與天同。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皇家盛事
- 溫溫和氣迎長日,寶冊煥瑤琨。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重親萬壽
- 開目和鼻指。 -- 出自宋·無名氏·喜遷鶯·欲調真息
- 彼此和鳴,鳳樓一處明月。 -- 出自宋·無名氏·少年游·上苑鶯調舌
- 且唱和、仙歌散憂。 -- 出自宋·無名氏·太常引·光陰迅速不停留
- 熙熙和氣皇州滿,都在乾坤橐籥里。 -- 出自宋·無名氏·春
- 更化和朝,半是世臣喬木。 -- 出自宋·無名氏·桂枝香·武夷九曲
- 借陽和,天付伊。 -- 出自宋·無名氏·搗練子·欺萬木
- 萬宇和祔,講天津、合祭圣宗神祖,八音鈞奏諧節。 -- 出自宋·無名氏·奉禮歌
- 困也和衣臥。 -- 出自宋·無名氏·步步高
- 占陽和、孤根先暖,數枝已報新春。 -- 出自宋·無名氏·綠頭鴨/多麗
- 道知和息。 -- 出自宋·無名氏·青梅引
- 惹露和煙凝酥艷,似瀟灑玉人初試妝。 -- 出自宋·無名氏·洞庭春色/沁園春
- 寄取和羹未晚,卻免教攀折。 -- 出自宋·無名氏·西地錦·嶺上初消殘雪
- 帶煙和雪,繁枝澹佇,誰將粉融酥滴。 -- 出自宋·無名氏·落梅慢/落梅
- 歸去和羹未晚,勸行人休摘。 -- 出自宋·無名氏·孤鸞·天然標格
- 又添和、薄漓半斗。 -- 出自宋·無名氏·香山會·向神前發愿
- 徹懸和氣聚,旋退曉山青。 -- 出自宋·無名氏·郊壇聽雅樂
- 今年和氣光華夷。 -- 出自宋·無名氏·題太和樓壁
- 玉燭和薰日,金穰瑞應初。 -- 出自宋·無名氏·夢魚
- 金鼎和羹正待梅。 -- 出自宋·無名氏·頭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