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2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客和月日成三九,我與鯤鵬共一毫。 -- 出自宋·趙文·張南溟山長相邀紫極宮西雪樓登高姚南榿言北
- 陽和昨夜到梅邊,喜得春風一信傳。 -- 出自宋·仇遠·至后
- 云和家有仙人譜,石鼎今無道士詩。 -- 出自宋·仇遠·董靜傳掛冠四圣觀
- 欲和滄浪孺子歌,東風吹皺轂紋波。 -- 出自宋·仇遠·后園野池詩
- 政和觀額頒寧淵,青墩月出寒沙暮。 -- 出自宋·董嗣杲·蟂磯
- 義和市尾漁舟聚,獨樂披裘坐釣磯。 -- 出自宋·董嗣杲·送陸明府歸嘉禾
- 太和豈無治,髽發終殊倫。 -- 出自宋·熊禾·七夕遇雨訪石堂先生
- 安和璚樓有夜景,明月蒼茫墮清影。 -- 出自宋·呂同老·題高房山夜山圖
- 飛和梅花重惜芳,仙房想像制新湯。 -- 出自宋·陳深·南湖史君制暗香湯奇甚賦二絕求之
- 清和,時欲半,呂仙庭日,正比相當。 -- 出自宋·張宰·滿庭芳·氣吐虹霓
- 風和雨。 -- 出自唐·呂巖·漁家傲·二月江南山水路
- 陽和毓秀,氣劘屈賈壓曹劉。 -- 出自宋·鄭元秀·水調歌頭·園林夸富貴
- 悶和詩作首,愁聽□□□。 -- 出自宋·華岳·呈魯伯瞻
- 羲和不停策,天地日已老。 -- 出自宋·張埴·湖山館中酬謝士宜
- 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丘元志寫,惜其遐僻,因題三絕句云】白居易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拋芍藥掛高枝。 -- 出自·***·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大
- 延和高閣上干云,小語猶疑太乙聞。 -- 出自·***·延和閣詩
-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 出自唐·張登·小雪日戲題絕句
- 陽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州雨露偏。 -- 出自唐·張登·朱槿花
- 欲和關山意,巴歌調更哀。 -- 出自唐·溫會·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張儀樓
- 遠和瑤草色,暗拂玉樓塵。 -- 出自唐·劉遵古·御溝新柳
- 溫和乍扇物,煦嫗偏感人。 -- 出自唐·崔立之·賦得春風扇微和
- 陽和如啟蟄,從此事芳游。 -- 出自唐·滕邁·春色滿皇州
- 陽和未解逐民憂,雪滿群山對白頭。 -- 出自唐·盧肇·謫連州書春牛榜子
- 慚和周郎應見顧,感知大造竟無窮。 -- 出自唐·劉耕·和主司王起
- 聲和細管珠才轉,曲度沉煙雪更香。 -- 出自唐·崔玨·和人聽歌
- 元和才子多如此,除卻清吟何所為。 -- 出自唐·林寬·酬陳樵見寄
- 太和琴暖發南薰,水闊風高得細聞。 -- 出自唐·曹唐·三年冬大禮五首
- 天和樹色靄蒼蒼,霞重嵐深路渺茫。 -- 出自唐·曹唐·劉阮洞中遇仙子(一作偶仙子)
- 曾和秋雨驅愁入,卻向春風領恨回。 -- 出自唐·李山甫·下第出春明門
- 餐和飲順中腸寬,虛無之樂不可言。 -- 出自唐·李咸用·升天行
- 風和氣淑宮殿春,感陽體解思君恩。 -- 出自唐·李咸用·春宮詞
- 醉和香態濃春睡,一樹繁花偃繡幃。 -- 出自唐·羅虬·比紅兒詩(并序)
- 云和不覺罷余怨,蓮峰一夜啼琴姜。 -- 出自唐·李沇·方響歌
- 石和云霧蓮華氣,月過樓臺桂子清。 -- 出自唐·徐夤·游靈隱天竺二寺
- 硯和青靄凍,簾對白云垂。 -- 出自唐·喻坦之·寄華陰姚少府
- 竹和庭上春煙動,花帶溪頭曉露開。 -- 出自唐·唐求·題李少府別業
- 風和吹岸柳,雪盡見庭莎。 -- 出自唐·李建勛·早春寄懷
- 藏和清其心,此外慎勿為。 -- 出自唐·徐鉉·送高起居之涇縣
- 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 出自唐·徐鉉·茱萸詩
- 久和他鄉客,深慚薄宦非。 -- 出自唐·徐鉉·聞雁寄故人
- 陽和常借便,免與素心違。 -- 出自唐·徐鉉·侍宴賦是歸雁
- 清和春尚在,歡醉日何長。 -- 出自唐·楊徽之·留宿廖融山齋
- 清和春尚在,歡醉日何長。 -- 出自唐·楊徽之·宿寥融山齋
- 卞和未雪荊山恥,莊舄空傷越國情。 -- 出自宋·劉兼·登郡樓書懷三首
- 卞和未雪荊山恥,莊舄空傷越國情。 -- 出自宋·劉兼·登郡樓書懷
-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 -- 出自唐·解彥融·雁塔(開元八年,清河傅巖題此詩于雁塔)
- 葉和盈數積,根是永年移。 -- 出自唐·鄭師貞·日暖萬年枝
- 微和方應節,積慘已辭林。 -- 出自唐·紇干諷·新陽改故陰
- 年和知歲稔,道泰喜秋成。 -- 出自唐·員南溟·玉燭
-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 -- 出自唐·元和舉子·丙申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