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大丈夫,莫放過,提起眉毛來繼和。 -- 出自宋·釋印肅·靈濟橋語
- 身瑩凈,意曼陀,非眼耳鼻六通和。 -- 出自宋·釋印肅·鐵竹歌
- 旃檀成,來惠我,拈起連天笑一和。 -- 出自宋·釋印肅·數珠歌
- 鬧市里釋提洹因,百草頭俱胝和尚。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若是你灑灑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 -- 出自宋·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 筑筑磕磕兮鼻孔累垂,哆哆和和兮舌頭狤獠。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寫真求贊
- 冰玉色承熬煉力,蕨薇滋藉合和緣。 -- 出自宋·釋正覺·傳上人丐鹽求頌
- 跛跛挈挈也其行自信,哆哆和和也其言不輕。 -- 出自宋·釋正覺·璋監寺寫師像求贊
- 跛跛挈挈兮有底迂疏,哆哆和和兮不空罥索。 -- 出自宋·釋正覺·參頭智舒與眾行者寫師像求贊
- 相席是渠能打令,同塵輸爾解和光。 -- 出自宋·釋正覺·津禪人出化盞橐乞頌
- 藥貼明明說得親,不知里面偽和真。 -- 出自宋·釋智愚·頌古一百首
- 莫謂臨機曾掇退,當陽托出已和盤。 -- 出自宋·釋祖欽·偈頌七十二首
- 請君打退閒煩惱,啜粥烹花細和詩。 -- 出自宋·宋伯仁·學館閒題
- 為引寒藤延晚翠,試栽碧玉動和恨。 -- 出自宋·宋無·如鏡伐竹架過墻葡萄斷竹插地復生枝葉地住序
- 漁釣每懷班嗣壑,煙波疑在志和舟。 -- 出自宋·蘇頌·王都尉示及呂丞相柳溪圖詩見邀同作走筆奉呈
- 治世之音豈淪謝,淫哇已極返和清。 -- 出自宋·蘇籀·聞舊曲一首
- 應笑渭濱周呂望,白頭因獵從和鑾。 -- 出自宋·孫沔·題子陵釣臺
- 肯向春寒慰牢落,令人心事轉和平。 -- 出自宋·孫應時·次仲氏韻
- 此語莫書堂上壁,客來徒說是和非。 -- 出自宋·陶夢桂·題涂季儒愚安堂
- 細宗天時知物理,常將儆戒保和來。 -- 出自宋·汪應辰·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詞
- 高山意遠難知已,白雪詞高絕和聲。 -- 出自宋·汪應辰·偶見文子失舉后詩次韻以廣其志
- 窗前靈鵲人樂聞,谷鶯上下長和鳴。 -- 出自宋·王洋·大笑鳥
- 雙苞一色生同蒂,不是花妖是和氣。 -- 出自宋·王洋·題范子濟雙頭芍藥
- 篇時才欠急忙償,似有奚奴督和章。 -- 出自宋·徐集孫·午夢
- 歲籥未經春已到,從今物物被和風。 -- 出自宋·許應龍·皇后閣春帖子
- 桑枯行行秋又夕,芭蕉葉葉雨和風。 -- 出自宋·許月卿六·即事
- 老子從來不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 -- 出自宋·薛嵎·閑居言懷
- 煮茗燒殘柴帶葉,脫巾漉起酒和醅。 -- 出自宋·楊公遠·隱居雜興
- 泮水工夫施教雨,梅花標格待和羹。 -- 出自宋·楊公遠·贄林路教
- 豈藉鋤犁開曠蕩,但除塵垢自和平。 -- 出自宋·楊公遠·次趙都使心田壽哉韻
- 耐與寒花香晚節,清如冷蕊味和羹。 -- 出自宋·楊公遠·壽許侯
- 愿得家家歌樂歲,直須日日扇和風。 -- 出自宋·袁甫·和毛中書勸宵韻三首
- 對花酬酒堅盟紅,依舊黃山唱和詩。 -- 出自宋·袁甫·賡周純甫法語歸三首
- 要識此花高絕處,解成佳實作和羹。 -- 出自宋·袁燮·梅花四首
- 官至正郎子讀書,一妻一妾常和睦。 -- 出自宋·張卿·詩一首
- 世間好名無人共,郎罷吟詩囝和詩。 -- 出自宋·趙必象·再用前韻集句
- 東溪西溪雙合流,鳧鳥鷗鳥相和鳴。 -- 出自宋·趙孟禹·雙溪橋亭
- 市井蕭條景物井,居人猶號永和堤。 -- 出自宋·趙希桐·過臨平
- 觀榜同登父與子,策名重見祖和孫。 -- 出自宋·趙與辟·賀南谷兄與男孫同科
- 力正君臣先偽楚,不將金錦問和戎。 -- 出自宋·鄭昌齡·挽李忠定公
- 只影危蹤巢在幕,孽子孤臣氣和縷。 -- 出自宋·鄭若沖·紀夢
- 宜厚而薄歉為豐,奚以經濟躋和沖。 -- 出自宋·鄭俠·和李天與秀才
- 幽禽隔枝鉤膠語,異草搖風合和香。 -- 出自宋·鄭俠·幽居
- 且道將軍能止渴,正應宰相作和羹。 -- 出自宋·周端常·梅林
- 登臺已有難并樂,擊壤寧無寡和憂。 -- 出自宋·周鍔·西湖三首
- 玉宇朝來變好春,都傳塞上已和親。 -- 出自宋·周南·皇帝合春帖子
- 龍梭暫歇七襄駕,云袖輕飄百和香。 -- 出自宋·朱南杰·七夕呈坐間諸友時留平江宿和靖書院次日
- 引渠激水,連房鑿臼,搗盡□糠和秕。 -- 出自元·洪希文·鵲橋仙 水碓
- 風光合度陽阿曲,自覺尊前少和人。 -- 出自明·程嘉燧·辛未人日即事
- 筆冢草荒門限冷,篋中空拏永和書。 -- 出自明·程嘉燧·懷拂水故居(聞等慈師已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