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客自京師傳吉語,放歌不覺有和音。 -- 出自宋·劉克莊·上十四吟十首
- 但詫高標(biāo)廣寒殿,誰能更讀善和坊。 -- 出自宋·劉克莊·咸淳龍飛大魁之歸卿大夫以某兄弟有一日之長
- 此去□□□□□,向來上雍從和鑾。 -- 出自宋·劉克莊·被旨趣行和計院兄韻
- 二尺檠商今與古,三家村有是和非。 -- 出自宋·劉克莊·送山甫赴嶺口倉與黃兄來復(fù)同載
- 又見城門出土牛,雞膚龜手稍和柔。 -- 出自宋·劉克莊·立春一首
- 佳山祠畔結(jié)茅茨,猶記吹塤更和篪。 -- 出自宋·劉克莊·題宋謙父詩卷
- 東閣郎君己貳卿,斡回嚴(yán)冷作和平,專人昔暴于家靼,太傅今賢似父兄。 -- 出自宋·劉克莊·又絕句二首
- 窮巷號為通德里,舊書藏在善和坊。 -- 出自宋·劉克莊·太守宋監(jiān)丞新三先生祠刊二劉遺文以二詩紀(jì)實
- 不知機(jī)務(wù)時多暇,猶許詩家屬和無? -- 出自唐·趙嘏·上令狐相公
- 閣御芙蓉稱曼壽,殿開選德奏和聲。 -- 出自宋·周必大·臣恭和御制昨秋曲宴近體詩一首繕寫投進(jìn)冒瀆
- 寂寥簡短君應(yīng)笑,郎罷吟詩囝和詩。 -- 出自宋·洪咨夔·和黃伯淵見寄二首
- 云淡風(fēng)柔霽色輕,瀧岡阡上氣和明。 -- 出自宋·洪咨夔·三日兄弟侍老人展墓歸和尊韻
- 碣石半磨天寶字,禪房空老政和僧。 -- 出自宋·高翥·古寺
-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 出自唐·方干·獻(xiàn)浙東王大夫二首
- 大道冥冥不知處,那堪頓得羲和轡。 -- 出自唐·貫休·行路難·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
- 身隈玉帳香滿衣,夢歷金盆雨和雪。 -- 出自唐·貫休·別杜將軍
- 淚滴杯盤何所恨,燼飄蘭麝暗和香。 -- 出自唐·鄭谷·蠟燭
- 高齋每喜追攀近,麗句先憂屬和難。 -- 出自唐·鄭谷·右省張補(bǔ)闕茂樞同在諫垣連居光德新春賦詠聊
- 兒童歡笑,忙來花下,便飲九春和氣。 -- 出自宋·黃裳·永遇樂·朝靄藏暉
- 書生習(xí)氣掃未盡,畫諾閉門思和陶。 -- 出自宋·黃公度·和邵觀復(fù)見贈
- 憔悴間姬姜,一蕕雜蘭芷貪濁和者眾,獨清競萋菲。 -- 出自宋·李呂·近世飲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詩
- 只此瞿曇安樂行,從何處覓是和非。 -- 出自宋·李呂·自題安樂行
- 香篆琴絲簾影外,有朝云、夜月和鷗鷺。 -- 出自宋·盧祖皋·賀新郎·萬里岷峨路
- 君不見海上看羊手持節(jié),饑來和雪和氈囓。 -- 出自宋·汪元量·夷山醉歌
- 長亭一夜渾無寐,與空傳杯更和詩。 -- 出自宋·汪元量·淮安水驛
- 心知勝地都忘睡,喜聽連床共和詩。 -- 出自宋·張元干·用折樞韻呈李丞相二首
- 風(fēng)流不把花為主,多情管定煙和雨。 -- 出自宋·張嵫·菩薩蠻 芭蕉
- 上有翰林學(xué)士之院章,恐是宣和舊時物。 -- 出自元·張翥·范寬山水
- 藤牽蘿繞互依附,濡沫相潤脂和膏。 -- 出自明·楊基·惜昔行贈楊仲亨
- 莫怨工人丑畫身,莫嫌明主遣和親。 -- 出自唐·王睿·解昭君怨
- 晚樹拂檐風(fēng)脫翠,夜灘當(dāng)戶月和流。 -- 出自唐·吳融·憲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
- 彩殿氤氳擁香溜,紗窗宛轉(zhuǎn)閉和風(fēng)。 -- 出自唐·蔡希周·奉和扈從溫泉宮承恩賜浴
- 安居環(huán)堵袁安老,泣抱荊珍卞和刖。 -- 出自宋·滕宗諒·白云樓
- 有時賓至相與樂,詠歌亦作中和聲。 -- 出自宋·強(qiáng)至·通判國博中齋詩
- 功名事、到頭終在,歲華忍負(fù)清和。 -- 出自宋·王安禮·瀟湘憶故人慢
- 賓朋須醉千鍾酒,蜂蝶爭偷百和香。 -- 出自宋·范祖禹·和蜀公紫薇花再發(fā)寄中書舍人
- 中年畏別猶輕別,添我霜毛顙和尋。 -- 出自宋·陳造·次丁嘉會韻二首
- 小兒弄筆不及嗔,顧捐鄭璞收和璧。 -- 出自宋·陳造·次韻寄葉進(jìn)卿
- 帝紘函春擊壘壁,使星回耀照和門。 -- 出自宋·陳造·次韻犒士
- 扶路人歸皆喜色,應(yīng)時雷殷亦和聲。 -- 出自宋·陳造·次韻張守勸農(nóng)
- 新詩囊錦墮春窗,旋炷銅爐百和香。 -- 出自宋·陳造·次韻張守四首
- 修竹蒼蒼似剡川,浮觴可繼永和年。 -- 出自宋·阮閱·郴江百詠并序·山陰堂
- 壯年鐵衣勤汗馬,白首金鼎調(diào)和羹。 -- 出自宋·李邴·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
- 遠(yuǎn)訪夭桃映面紅,俯臨寒食困和風(fēng)。 -- 出自宋·洪皓·次韻春日即事六首
- 綢繆謹(jǐn)始待如賓,伉倆要終貴和睦。 -- 出自宋·洪皓·小王親迎賦此贈行卒間聊遺鄙懷
- 猛士云屯方賈勇,胡兒莫送講和書。 -- 出自宋·王灼·再次韻
- 滿泛黃花稱壽,細(xì)看紅萸枝健,和氣靄芳筵。 -- 出自宋·楊無咎·水調(diào)歌頭·帝里記當(dāng)日
- 八景云輿駕六龍,東方常御太和風(fēng)。 -- 出自宋·曹勛·夢中作四首
- 右府登車竦聽觀,皎如玉韻葉和鑾。 -- 出自宋·曹勛·持節(jié)和王樞密三首
- 化內(nèi)外、咸知柔順,已看彤管賦和平。 -- 出自宋·曹勛·透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