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夜半羅帷遮密語,相憐只有儂和汝。 -- 出自·沈祖棻·蝶戀花·殘照關河秋欲暮
-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 出自唐·張建封·競渡歌
- 水自北涯生暖溜,花從東面受和風。 -- 出自宋·宋祁·春帖子詞·皇帝閣十二首
- 射的初過若耶渚,禊林重訪永和亭。 -- 出自宋·宋祁·送蕭山宰劉寺丞
- 夢草數殘康樂夜,禊杯閒記永和春。 -- 出自宋·宋祁·胡氏遲客亭觀詩
- 人驚李郭同舟日,句索羊何共和時。 -- 出自宋·宋祁·寄連元禮屯田員外
- 不須長嘆夫差事,恐有鄰房儳和人。 -- 出自宋·宋祁·庠局觀書偶呈同舍
- 知公擿句多情意,虛憶盧諶唱和流。 -- 出自宋·宋祁·祗答晏尚書懷寄之什
- 身外無營內無事,近來心氣盡和平。 -- 出自宋·張耒·效白體二首
- 青春欲回水官怒,摧拉未使陽和通。 -- 出自宋·張耒·歲暮歌
- 空館夕陽鴉繞樹,荒城寒色雁和云。 -- 出自唐·馬戴·邊館逢賀秀才
- 顧謂侍女董雙成,酒闌可奏云和笙。 -- 出自唐·李頎·王母歌
- 記得蘭亭祓禊辰,今朝兼是永和春。 -- 出自唐·王駕·永和縣上已
- 使君未出郡齋內,江上已聞齊和聲。 -- 出自唐·薛逢·觀競渡
- 落後見花尤更惜,不知誰忍掃和塵。 -- 出自宋·王令·春晚二首其一題原缺,據明本補
- 每得新詩如見公,風流好在靈和柳。 -- 出自宋·毛滂·和郭倅見寄
- 兔園老筆生陽春,墨葩不待微和扇。 -- 出自宋·毛滂·對雪作詩未竟曹使君寄聲招飲因成篇以寄
- 絲囊暗結三危露,翠幰時遺百和香。 -- 出自宋·錢惟演·明皇
- 郡侯喜是風騷主,野客慚為唱和人。 -- 出自宋·魏野·酬和知府李殿院見訪之什往來不休因成四首
- 蒲柳易凋嫌勢去,金湯無用卒和休。 -- 出自宋·劉過·六合道中
- 日動蕭煙上泰壇,帝從黃道整和鑾。 -- 出自唐·鮑溶·郊天回
- 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漢宮
- 漢帝西征陷虜塵,一朝圍解議和親。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平城
- 四兩玄參三兩松,麝香半分蜜和同。 -- 出自宋·丁謂·清真香歌
- 緹室葭灰飛候管,彤闈天路起和風。 -- 出自宋·夏竦·內閣春帖子
- 赫赫神宗廓帝紘,昭廣運兮洽和平。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奉先歌
- 合飲譙城洽睿慈,仁風溥暢宣和懌。 -- 出自宋·夏竦·奉祀禮畢還京
- 照水□□生秀氣,跳枝喜鵲弄和聲。 -- 出自宋·韓維·和微之喜雪
- 膏潤涵濡萬物中,欣然生意滿和風。 -- 出自宋·韓維·和子華兄喜雨
- 庭下芝蘭,勸金卮,有多少雍容和氣。 -- 出自宋·仲殊·永同歡
- 苦雨花無色與香,送春葉漫綠和黃。 -- 出自宋·包恢·二月道中效趙章泉體四首
- 怪石夜光寒射燭,老杉秋韻冷和鐘。 -- 出自宋·伍喬·題西林寺水閣
- 忽結亙古真容,因真清凈,功力和調。 -- 出自元·馬鈺·離苦海 本名離別難 謹繼重陽師父韻 洞玄金
- 時伴樵牧嬉游,青山綠水,帶雨和煙適。 -- 出自元·丘處機·無俗念 蓑衣 *溪皆呼蓑衣先生景金本注云,
- 日月但知生與落,是非寧辨短和長。 -- 出自元·丘處機·報師恩 疏慵
- 一輪皓月朗,幾處鳴榔,時復唱和漁歌。 -- 出自元·白樸·【小石調】惱煞人
- 研窮陽陰序政事,吟詠情性臻和平。 -- 出自明·宋濂·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 下禮官議其制度,近臣奏言:“唐和陵時嘗賜。 -- 出自明·宋濂·送錢允一還天臺詩(并序)
- 此日真堪呼半子,當年欲笑議和親。 -- 出自清·乾隆·科爾沁
- 長樓未得于何記,猶有君能雅和詩。 -- 出自宋·周敦頤·和費君樂游山之什
- 莫君一卷殊瑰奇,傳寫云自元和時。 -- 出自清·曾國藩·題唐本說文本部應莫朗亭孝廉
- 所至皆望風退衂,末后遭蘗山和贜捉敗。 -- 出自宋·釋惟一·裴相國贊
- 勿把他心向外求,真宗理道相和睦。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特地東游訪祖師,東人占了缽和衣。 -- 出自宋·曾豐·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 達磨將身帶履歸,殷勤分付缽和衣。 -- 出自宋·曾豐·再游南華有祖師衣缽
- [函鐘為宮]芒芒下土,恢恢方和。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 音出瓊瑤疲諷誦,韜輕虎豹貴和親。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郭帥和楊使者張茶馬溪莊詩
- 擬駕柴車反故園,卻料甲士倚和門。 -- 出自宋·晁說之·宮觀請不遂揀兵戍河朔
- 故巢候燕賓朋禁,驟雨前年唱和詩。 -- 出自宋·晁說之·社日偶集恨去歲社與圓機有約阻雨
- 燈火灼爍九微映,香氣氛氳百和然。 -- 出自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