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欲談無與共,默坐養天和。 -- 出自宋·陳鑒之·夏夜
- 田疇膏脈占時早,禽鳥和聲得氣先。 -- 出自宋·陳杰·臘月中旬立春快雪遄晴
- 誰知寂寞臨溪壑,卻解和羹薦廟朝。 -- 出自宋·陳宓·游云臺寺觀梅
- 守令仁風能遠被,袴襦和氣已先回。 -- 出自宋·陳宓·賡莆田黃宰梅韻
- 萬卷舊書中夜燭,滿懷和氣四時春。 -- 出自宋·陳宓·又和劉學錄
- 補練元功天上石,燮調和氣琯中灰。 -- 出自宋·陳宓·和方宗教鼓山韻
- 上惇下睦無間言,一門和氣薰蒸久。 -- 出自宋·陳文蔚·癸未老人生旦
- 主人心地一泓淥,調高和寡陽春曲。 -- 出自宋·陳文蔚·和余方叔題傅材甫筠欲韻
- 喚得酒來詩興發,浩歌和月吸黃流。 -- 出自宋·陳文蔚·廬陵呼酒再用韻
- 莫嫌冷落天涯遠,他日和羹氣味移。 -- 出自宋·陳襄·和程公辟紅梅
- 一旬更五日,風乎駛軒和。 -- 出自宋·陳洵直·九鎖步虛詞·第四凌虛鎖
- 南國恩波如海闊,西江和氣接天浮。 -- 出自宋·陳元晉·和柴大監留郎中游郁孤及喜雨之什
- 一禱心香雨例晴,萬家和氣釀成醺。 -- 出自宋·程炎子·次郡太守劉朔齋秋晚謁謝朓亭小飲三首
- 幾回食飽游山倦,只麼和衣到處眠。 -- 出自宋·淳藏王·山居十二首
- 日開喜色臨黃道,風遞和聲下碧躔。 -- 出自宋·戴栩·上丞相壽
- 東皇縹仗下層云,來駕和風再浹辰。 -- 出自宋·戴栩·曹徽猷生日二首
- 候騎新來說,先聲眾已和。 -- 出自宋·戴栩·餞曹西士宰南康
- 美人依約駐何許,卮言和飾含芳薌。 -- 出自宋·戴栩·題雇愷之畫洛神賦歐陽率更書同宗御跋壽右司
- 寒氣望塵先斂退,陽和和軔已交通。 -- 出自宋·鄧深·臘月立春
- 蜀國歡聲連上國,秋風和氣似春風。 -- 出自宋·度正·上制置侍郎
- 閉閣閱詩書,人物如春和。 -- 出自宋·度正·寄襄陽楊侍郎三丈
- 五色神彩丹鳳好,一襟和氣春風如。 -- 出自宋·度正·送唐宗道制干赴闕探韻得書字
- 乾潛與坤屨,退謹養天和。 -- 出自宋·方回·后天易吟三十首
- 漢魏以來數人耳,曲須和寡始為遭。 -- 出自宋·方回·讀子游近詩復次前韻二首
- 早遇鶴山先生子,晚登和義郡王門。 -- 出自宋·方回·秋思七言八首
- 誠心能撫字,乖氣轉為和。 -- 出自宋·方回·次韻受益苦雨二首
- 持己心宜蕭,臨民色要和。 -- 出自宋·方回·送李杍黟縣
- 鼓笛笙簫哄舞茵,伶官和尚雜宮人。 -- 出自宋·方回·題唐人按樂圖
- 僧道不須閒計較,等為和靖守墳人。 -- 出自宋·方回·望西太乙宮四圣觀半為僧寺
- 深秋如夏熱,窮臘亦春和。 -- 出自宋·方回·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
- 碧玉韻涼颸,我倡此君和。 -- 出自宋·方回·五月理抵舊隱
- 萬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 -- 出自宋·方回·頻至子由書齋追記游事
- 塵埃掉臂離長陌,琴酒和云入舊山。 -- 出自宋·馮京·句
- 安得春風百萬斛,為散和氣還郊墟。 -- 出自宋·高斯得·和劉養源
- 恩到九原那可答,近來和淚看除書。 -- 出自宋·葛紹體·寄謝周西麓國博
- 過了青梅杏子紅,擔頭和雨賣怱怱。 -- 出自宋·葛紹體·有感
- 華麗豈不好,達人要同和。 -- 出自宋·郭印·和光亭
- 及物仁心稱物情,更將和氣助春榮。 -- 出自宋·何平仲·贈周茂叔
- 幾夜深閨寒寂寂,有人和淚卜燈花。 -- 出自宋·胡仲參·喜郭希范上自癢歸
- 躑躅花開野色濃,和風和雨臥叢叢。 -- 出自宋·胡仲參·山中口占三首
- 定非孫與祖,一戰一言和。 -- 出自宋·黃榦·挽李尚書母太淑人
- 多謝高人分惠我,一枝和月到山家。 -- 出自宋·黃庚·謝總講師惠桂花
- 久不見泰伯,中心頻損和。 -- 出自宋·黃晞·寄李先生
- 只把悠然無限意,散為和氣萬家春。 -- 出自宋·黃遹·南山堂
- 他即無奈何,己可存太和。 -- 出自宋·晃逈·擬白樂天詩
- 有時帶笠穿云去,便好和云作畫圖。 -- 出自宋·蔣堂·贈惟政禪師
- 高君氣象又宏遠,能以和易調群心。 -- 出自宋·金君卿·寄題浮梁縣豐樂亭
- 雅奏鈞音合,穠香瑞氣和。 -- 出自宋·金君卿·感夢因接夢中所得詩句
- 頹日忽返照,霎若春氣和。 -- 出自宋·金君卿·晚南黃池村
- 吟客披云題石壁,藥僧和露掃松花。 -- 出自宋·金君卿·游陽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