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記得花開雪滿枝,和蜂和蝶帶花移。 -- 出自唐·于鄴·白櫻樹
- 悠悠信馬春山曲,芳草和煙鋪嫩綠。 -- 出自唐·李九齡·過相思谷
- 斜倚秋風絕比倫,千英和露染難勻。 -- 出自唐·李建勛·重臺蓮
- 身閑贏得出,天氣漸暄和。 -- 出自唐·李建勛·春日東山正堂作
- 誰步宋墻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 出自·李中·桃花
- 往哲搜羅妙入神,隋珠和璧未為珍。 -- 出自·李中·敘吟二首
- 泉聲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煙檻外流。 -- 出自唐·徐鉉·和陳贊善致仕還京口
- 弓聲達春氣,弈思養天和。 -- 出自唐·徐鉉·又賦早春書事
- 泉聲潄玉窗前落,江色和煙檻外流。 -- 出自唐·徐鉉·和陳贊善致仕還京口
- 弓聲遠春氣,弈思養天和。 -- 出自唐·徐鉉·又賦早春書事
- 艷逐晨光隨時步武,香和輕翠透襟懷。 -- 出自唐·徐鉉·應制賞花
- 登臺只有吹簫者,爭得和鳴墮世間。 -- 出自唐·朱存·鳳凰臺
- 登臺只有吹簫者,爭得和鳴墮世間。 -- 出自唐·朱存·金陵覽古·鳳凰臺
- 才聞暖律先偷眼,既待和風始展眉。 -- 出自唐·幸夤遜·句
- 行過武寧縣,初晴物景和。 -- 出自宋·王周·過武寧縣
- 行過武寧縣,初晴物景和。 -- 出自宋·王周·過武寧縣(九月十九日)
- 來歲未朝金闕去,依前和露載歸衙。 -- 出自宋·劉兼·再看光福寺牡丹
- 來歲未朝京闕去,依前和露載歸衙。 -- 出自宋·劉兼·再看光福寺牡丹
- 保存至今的唐人壁畫和仕女圖也頗多見“半露胸”的服飾,足見當時的文化風尚。 -- 出自宋·周濆·逢鄰女
- 尊有泣復歌,清淚酒相和。 -- 出自宋·趙湘·送丁鶚下第客游
- 九奏清新稱玉斝,八珍和旨奉蘭羞。 -- 出自宋·趙湘·太皇太后合春帖子
- 梁山拂漢分清境,蜀雪和煙惹翠微。 -- 出自唐·靈澈·送鑒供奉歸蜀寧親
- 林鳥隔云飛一餉,草蟲和雨叫多時。 -- 出自唐·尚顏·懷智棲上人
- 翠與晴云合,輕將淑氣和。 -- 出自唐·處默·遠煙
- 三光無冬春,一氣清且和。 -- 出自唐·吳筠·步虛詞十首
- 留待來年二三月,一枝和露壓神仙。 -- 出自唐·卓英英·游福感寺答少年
- 何事動吟哦,長□翠色和。 -- 出自唐·文丙·柳
- 宣索可憐停玉食,官家和淚話東都。 -- 出自清·黃任·西湖雜詩
- 更題封誰調,聰明德祖,和漿且浣,消渴相如。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賦酪,次明初韻
- 漫醉墨淋漓,狂歌凄晚,和者應無數。 -- 出自元·宋*·摸魚子 至元六年二月望日,登安陸白云樓,
- 朱弦聽者希,《白雪》和能幾。 -- 出自元·謝應芳·簡張希尹
- 庭祠歲饗咽管籥,雄雌和鳴莫我樂。 -- 出自元·王逢·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將軍第聞彈白翎雀引(有序
- 默契四時神功用,泄沖和、品物生成。 -- 出自元·王吉昌·風入松·乾坤簡易定長生
- 東北朋生調玉兔,兩情和氣吐虹霓。 -- 出自元·王吉昌·玩溪沙 飲刀圭
- 榮華攀愛已捐除,謾調和,教你盡。 -- 出自元·王哲·折丹桂 重陽教化集卷之一
- 厭貴辭榮,甘貧慕道,謙和柔弱行藏。 -- 出自元·王處一·滿庭芳 贈出家
- 彭李劉哥,三人一志,能和滿縣知交。 -- 出自元·王處一·滿庭芳 示門人,令往文登設貧
- 驅馳造化,自然交媾虎和龍。 -- 出自元·王丹桂·上丹霄 本名上平西 用張子云韻
- 人道無生趣,日就月相和。 -- 出自元·劉志淵·水調歌頭·人道無生趣
- 話興亡千古,試聽取,是和非。 -- 出自元·胡祗*·木蘭花慢 贈歌妓
- 更翠焰浮空,朱明射月,和氣留人。 -- 出自元·胡祗*·木蘭花慢 元夜宴王三舍人宅,有大塔松燈之
- 看戲彩萱堂,揮金置酒,和氣回春。 -- 出自元·劉敏中·木蘭花慢 會有詔止征南之行,復以木蘭花慢
- 紉蘭結佩,裁冰斬句,細和閑情賦。 -- 出自元·王沂·御街行 送王君冕二首
- 百年后,方外士張雨追和一章,以為笑樂,惜困學公不能為我賞音拋下杖頭錢。 -- 出自元·張雨·浪陶沙 周晉仙諱文璞者,有詞云,還了?
- 真鉛真汞無非,只是性和情。 -- 出自元·李道純·水調歌頭 贈寶蟾子
- 既明此理,何須苦泥墨和朱。 -- 出自元·李道純·水調歌頭 贈寶奄
- 呼童更須沽酒,待夜涼、和月卷荷觴。 -- 出自元·曹居一·木蘭花慢 白蓮 元草堂詩余卷上
- 運轉三關,驅回四象,沖和一點靈明。 -- 出自元·牛真人·宣靜三臺 嗚鶴余音卷一
- 剛柔剖判,異名同出汞和鉛。 -- 出自元·林轅·水調歌頭·大藥金丹祖
- 且藏鋒挫銳,先人后己,和光混俗,豈辨高低。 -- 出自元·王*·沁園春 全真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