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誰知賞嘉節,別意忽相和。 -- 出自唐·皎然·同顏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蕭主簿
- 吟詩山響答,泛瑟竹聲和。 -- 出自唐·皎然·送裴秀才往會稽山讀書
- 為惜紅芳今夜里,不知和月落誰家。 -- 出自唐·來鵠·惜花
- 莫斷陰山路,天驕已請和。 -- 出自唐·郎士元·送李將軍赴定州(一作送彭將軍)
- 知君調得東家子,早晚和鳴入錦衾。 -- 出自唐·李群玉·戲贈魏十四
- 雨滴長門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 出自唐·劉皂·長門怨
- 含羞眉乍斂,微語笑相和。 -- 出自唐·歐陽炯·女冠子·薄妝桃臉
- 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 -- 出自唐·張仲素·王昭君
- 落花亂上花磚上,不忍和苔蹋紫英。 -- 出自唐·鄭谷·文昌寓直
- 佳人脫塵屣,幽韻恥獨和。 -- 出自宋·沈與求·送章文虎秀才歸荊南
-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帳,和嬌艷。 -- 出自宋·王觀·憶黃梅
- 絕岸疏煙合,回塘夕照和。 -- 出自宋·楊億·荷花
- 北極分憂屬,東甌布惠和。 -- 出自宋·楊億·太常李博士史館孫秘丞相繼奉使浙右博士至郡
- 與君并駕驅,坐使民氣和。 -- 出自宋·張舜民·送葉伸出使河北
- 楚水吳山,向來多少送和迎。 -- 出自宋·陳德武·望海潮·南冠一載
- 佳期約在白云間,一團和氣春如海。 -- 出自宋·陳德武·踏莎行·梅壓宮妝
- 脫手弦聲破曉寒,雁身和箭袞花團。 -- 出自宋·陳郁·射雁馬上口占
- 何日支筇隨此老,秋巖和菊薦冰泉。 -- 出自宋·陳郁·憶浪顛
- 乾坤沖融忽異態,千里和氣生旌旄。 -- 出自宋·黃公度·賀呂守用中
- 都休問,且試彈綠綺,閑和秋蟲。 -- 出自宋·李呂·沁園春·射虎南山
- 緬懷大義風,絕唱寧無和。 -- 出自宋·劉子翚·題大義泉
- 佳人意殷勤,唱歌屬余和。 -- 出自宋·劉子翚·夜飲
- 如今但、柳發晞春,夜來和露梳月。 -- 出自宋·史達祖·萬年歡 春思
- 紅樓縹緲光風里,熙熙和氣歡聲。 -- 出自宋·王之道·臨江仙·紅樓縹緲光風里
- 爭似漁翁最蕭散,晚來和月臥蘆花。 -- 出自宋·王之道·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 早晚林梢掛寒日,為回和氣慰饑惸。 -- 出自宋·王之道·和彥時兄臘雪六首
- 九郡瘡痍賴拊存,年來和氣浹江村。 -- 出自宋·王之道·和陳勉仲贈淮西漕吳介之二首
- 小雨霏霏夜接朝,乍驚和氣入民謠。 -- 出自宋·王之道·和孫延壽喜雨述懷韻
- 今年夏秋足時雨,盡道和氣鐘百谷。 -- 出自宋·王之道·大柿行
- 不見后身房次律,卻因和璞記前緣。 -- 出自宋·王之道·和天衣聰老五首
- 聞說年來貧更甚,生涯和地與錐無。 -- 出自宋·王之道·和僧廣實三首
- 政聲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氣成歡呼。 -- 出自宋·王之道·贈李廷吉知縣
- 何處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淚胭脂落。 -- 出自宋·張元干·醉花陰·翠箔陰陰籠畫閣
- 賊馬環京洛,朝廷尚議和。 -- 出自宋·張元干·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 檀郎若問芳笄記,二月和風弄柳條。 -- 出自宋·趙彥端·鷓鴣天·醉拈花枝舞翠翹
- 百里故鄉同晝錦,一年和氣自春臺。 -- 出自宋·趙彥端·壽張守
- 春色無窮巷,農鄉有太和。 -- 出自宋·趙彥端·玉真臺
- 柳色翠迷山色,泉聲清和蟬聲。 -- 出自宋·周密·清平樂·小橋縈綠
- 功名無骨相,雕琢傷天和。 -- 出自金·蔡松年·庚申閏月從師還自穎上,對新月獨酌十三首
- 散步雙扶老,棲身一養和。 -- 出自宋·宇文虛中·和高子文秋興
-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 出自元·倪瓚·題鄭所南蘭
- 蜀琴初奏雙鴛鴦,解竹和鳴雙鳳凰。 -- 出自元·楊維楨·春俠雜詞十二首
- 蜀琴初奏雙鴛鴦,冘竹和鳴雙鳳凰。 -- 出自元·楊維楨·春俠雜詞(一十二首)
- 為喚玉笙來,霓裳按舞,和月醉花影。 -- 出自元·張翥·摸魚兒 錢萬戶宜之邀予賦瑤臺景
- 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淚在羅帕。 -- 出自元·張翥·摸魚兒 元夕,吳門姚子章席上,同柯敬仲賦
- 死多枉殺生不生,愿調和氣回升平。 -- 出自明·王叔承·黑雪行苦旱遣悶
- 中興見神武,不許郅支和。 -- 出自明·謝榛·北望二首
- 自古學棋嫌盡殺,大家和局免輸嬴。 -- 出自明·徐渭·胡市
- 客窗風雨,讀而悲之,為和五章。 -- 出自明·楊基·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
- 獨有梅邊易消滅,也應和氣近蓬萊。 -- 出自明·楊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