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在第9個字的詩句
含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薄言采擷之,入品如含咀。 -- 出自宋·陳普·文公書廚·含英咀華
- 行行陰壑中,萬樹皆含芳。 -- 出自宋·釋斯植·對梅分韻得堂字
- 須無交涉,飲恨難忘,含悲含笑一爐香。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雨師佯弄霽,農叟暗含冤。 -- 出自宋·曾豐·義寧禱霽未應
- 蕙光初上砌,草色已含晴。 -- 出自明·吳兆·早春行
- 山妻飯中廚,含淚復含哺。 -- 出自明·吳兆·夜夢還家作示林古度
- 來時梅覆雪,去日柳含春。 -- 出自隋··雜曲歌辭·離別難
- 今朝寢齋雨,重聽獨含情。 -- 出自明·高啟·聞晚鶯時在圍城中
- 無限云山與煙樹,總含秋色是相思。 -- 出自明·高啟·客館夜見亮師畫上有余呂二山人詩
- 遺□□□□□約,面含菜色腹雷聲。 -- 出自宋·劉克莊·次漕庾兩使者絕句韻六首
- 主人明日去,相對似含愁。 -- 出自宋·劉克莊·移居二首
- 規模垂廣遠,鼎鼐蓄含洪。 -- 出自宋·徐璣·送趙狀元赴湖州幕
- 經啟樓臺千葉曙,錫含風雨一枝秋。 -- 出自唐·趙嘏·送僧歸廬山
- 氣變晚云紅映闕,風含高樹碧遮樓。 -- 出自唐·趙嘏·春盡獨游慈恩寺南池
- 未能同理楫,延佇獨含情。 -- 出自明·邊貢·送都玄敬(二首)
- 東堂聯折桂,南省繼含香。 -- 出自宋·周必大·魯季飲敷文挽詞二首
- 兩峰高峙玉,五畝秀含滋,細柳未眠種,修篁方醉移。 -- 出自宋·洪咨夔·鍾惠叔轉示趙臨安兩山堂諸公詩刻隨喜二首
- 露寒清透骨,風定遠含芬。 -- 出自宋·高翥·巖桂花
- 瑾瑜頗匿瑕,邦國方含垢。 -- 出自唐·儲光羲·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
- 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 出自唐·方干·山中
- 長天接廣澤,二氣共含秋。 -- 出自唐·方干·早發洞庭
- 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 -- 出自唐·方干·夏日登靈隱寺后峰
- 泉迸幽音離石底,松含細韻在霜枝。 -- 出自唐·方干·聽段處士彈琴
- 樓聳嬌歌疏雨過,風含和氣滿城春。 -- 出自唐·貫休·上盧使君二首
- 軍雄城似岳,地變物含春。 -- 出自唐·貫休·送吏部劉相公除東川
- 浪蹙青山江北岸,云含黑雨日西邊。 -- 出自唐·韓偓·江行
- 日照神堂聞啄木,風含社樹叫提壺。 -- 出自唐·韓偓·村居
- 后期才注腳,前事又含顰。 -- 出自唐·韓偓·倒押前韻
- 荊臺蘭渚客,寥落共含情。 -- 出自唐·李群玉·寄韋秀才
- 欲為千里別,倚幌獨含情。 -- 出自唐·李群玉·初月二首
- 揮鞭望塵去,少婦莫含啼。 -- 出自唐·戎昱·從軍行
- 貴伴金貂尊漢相,清含珠露怨齊王。 -- 出自宋·楊億·館中新蟬
- 云波誰托意,璧月久含情。 -- 出自宋·楊億·宣曲二十二韻
- 托形天地閒,獨爾有含蓄。 -- 出自宋·張舜民·鯨魚
- 百蠻應震懾,十載謾含糊。 -- 出自宋·葛立方·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 據鞍方矍鑠,罵賊已含糊。 -- 出自宋·劉子翚·呂尚書挽詩二首
- 營巢終老章,解語只含胡。 -- 出自宋·劉子翚·燕子
- 淺水映輕明,微飆發含蓄。 -- 出自宋·劉子翚·木犀古風
- 月明嗟慰意,風急復含愁。 -- 出自明·林鴻·寄衣曲
- 門掩薄寒初暝雪,樹含輕靄欲棲禽。 -- 出自明·林鴻·過東林雙澗有懷舊游
- 斯人久云沒,感念徒含凄。 -- 出自明·楊基·望南岳
- 密密深翳日,疏疏細含風。 -- 出自明·楊基·湘竹有題
- 豈不利于行,吐蘗而含飴。 -- 出自明·楊基·感懷(十四首)
- 能令人益壽,非止麝含香。 -- 出自唐·李乂·元日恩賜柏葉應制(景龍四年)
- 鴛衾夜凝思,龍鏡曉含情。 -- 出自唐·崔湜·酬杜麟臺春思
- 愁來好自抑,念切已含顰。 -- 出自唐·劉元濟·相和歌辭·怨詩
- 寶鈿云和玉禁仙,深含媚靨裊朱弦。 -- 出自唐·劉言史·贈陳長史妓
- 遠客折楊柳,依依兩含情。 -- 出自唐·獨孤及·官渡柳歌送李員外承恩往揚州覲省
- 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 -- 出自唐·吳融·杏花
- 微音時扣徵,雅韻乍含商。 -- 出自唐·莊若訥·湘靈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