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在第9個字的詩句
吐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山檣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 出自唐·杜牧·題武關
-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 出自唐·李白·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
- 諸公渠渠若夏屋,吞吐風月清隅隈。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風過如呼吸,云生似吐含。 -- 出自宋·蘇軾·入峽
- 灌灑烝生菌,腐余光吐燭。 -- 出自宋·蘇軾·宥老楮
- 故人千鐘祿,馭吏醉吐茵。 -- 出自宋·蘇軾·大寒步至東坡贈巢三
-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 -- 出自宋·辛棄疾·摸魚兒 觀潮上葉丞相
- 公事了,吳蠶纏繞,自吐余絲。 -- 出自宋·辛棄疾·滿庭芳 和洪丞相景伯韻
- 善惡有懲勸,剛柔無吐茹。 -- 出自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 桂含爽氣三秋首,蓂吐中旬二葉新。 -- 出自唐·李商隱·和韋潘前輩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
- 頗思從李廣,小獵聊吐氣;復恐灞亭歸,邂逅逢醉尉。 -- 出自宋·陸游·排悶
- 泉石相縈帶,云煙互吐吞。 -- 出自宋·陸游·泛湖至東涇
- 桑空繭綴簇,陂滿稻吐秧。 -- 出自宋·陸游·初夏遇休日園中閑賦
- 未除豪氣每自笑,欲吐狂言無與同。 -- 出自宋·陸游·久雨小飲
- 雷雨始退散,云月相吐吞。 -- 出自宋·陸游·七月十一日雨後夜坐戶外觀月
- 三峽束江流,崖谷互吐納。 -- 出自宋·陸游·黃牛峽廟
- 山墻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 出自唐·杜牧·題武關
- 峰嶺互出沒,江湖相吐吞。 -- 出自宋·王安石·昆山慧聚寺次張祜韻
- 放馬倚長崖,煙云爭吐沒。 -- 出自宋·王安石·望晼山馬上作
- 別館當虛敞,離情任吐伸。 -- 出自唐·孟浩然·送崔遏(易)
- 山只不欲人屢見,每吐云霧深藏埋。 -- 出自宋·歐陽修·石篆詩
- 露結林疏葉,寒輕菊吐滋。 -- 出自唐·李世民·初秋夜坐
- 誰人與脫青羅帔,看吐高花萬萬層。 -- 出自唐·韓愈·游城南十六首·楸樹二首
- 對日猶分勢,騰天漸吐靈。 -- 出自唐·韓愈·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
- 貧看翡翠積成堆,忽吐瓊瑤真作劇。 -- 出自宋·楊萬里·張功父送牡丹,續送酴醾,且示酴醾長編,和
- 兩耳踰肩一腹皤,解吐黃云香刮骨。 -- 出自宋·楊萬里·謝丁端叔直閣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
- 此時有態蹋華筵,未吐芳詞貌夷坦。 -- 出自唐·元稹·何滿子歌
- 雨蝶衣濡粉,秋蚊喙吐花。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李子永見訪二首
- 長風始飄閣,疊云才吐嶺。 -- 出自唐·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 始從豸角曳長裾,又吐雞香奏玉除。 -- 出自唐·羅隱·淮南送工部盧員外赴闕(一作任)
-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 出自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 云根直下數百丈,時吐光焰驚魚龍。 -- 出自宋·戴復古·高九萬見示落星長句賦此答之
- 我聽老叟言,感慨欲吐嘔。 -- 出自元·王冕·歷棗強縣
- 青樓明燭夜歡殘,醉吐春衫倚畫闌。 -- 出自明·湯顯祖·病酒答梅禹金
- 不將高臥邀劉主,自吐清談護漢儲。 -- 出自唐·韋莊·寄從兄遵
- 俯視春紅,浩然一笑,吐山香些。 -- 出自宋·蔣捷·水龍吟·醉兮瓊瀣浮觴些
- 辭處若輕飛,憩來唯吐吸。 -- 出自唐·王灣·奉使登終南山
- 石竹閑開碧,薔薇暗吐黃。 -- 出自唐·李端·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
- 天開岳瀆,儲瑞重見吐書麟。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燕分炳箕宿
- 雨肥紅綻,把芳心輕吐,香噴清絕。 -- 出自宋·無名氏·念奴嬌·雨肥紅綻
- 乍秀出庾嶺,梅英初吐。 -- 出自宋·無名氏·喜遷鶯·南枝向暖
- 彼皆春爭葩,茲獨秋吐英。 -- 出自宋·梅堯臣·詠蘇子美庭中千葉菊樹子
- 未激西海流,安可氣吐霓。 -- 出自宋·梅堯臣·還柳瑾秘丞詩編
- 來時柳未芽,去見杏吐萼。 -- 出自宋·梅堯臣·留別汝守王待制仲儀
- 何時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 出自宋·梅堯臣·初聞蛙
- 諸將俯聽命,莫敢輒吐聲。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涇州審言二首
- 忽忽蓮生的,看看菊吐英。 -- 出自宋·邵雍·和李文思早秋五首
- 崢嶸胸中氣,默默自吐吞。 -- 出自宋·張耒·次韻蘇翰林送黃師是赴兩浙
- 大海蕩潏兮潛龍鯤,吐吞日月兮制明昏。 -- 出自宋·張耒·登高
- 三尺玉泉新浴,蓮羞吐、紅浸秋波。 -- 出自宋·李冠·六州歌頭·凄涼繡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