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在第7個字的詩句
吐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懸崖黯慘陰風吐,振谷徘徊忽號怒。 -- 出自宋·林憲·天臺萬年山羅漢樹
- 月從康節詩邊吐,風向包羲易里生。 -- 出自宋·呂人龍·光風霽月亭
- 微言藏肺腑,欲吐與誰同。 -- 出自宋·呂祖謙·端明汪公挽章二首
- 百丈耳聾,黃檗吐舌。 -- 出自宋·釋崇岳·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入齒下咬著,吞吐唾霧霏霏。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峻嶺寒梅花正吐。 -- 出自宋·釋景暈·偈
- 不涉去來,如何吐露。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還丹一粒吞還吐,回首空山獨自行。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百丈耳聾,黃蘗吐舌。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出頭露面,開言吐氣。 -- 出自宋·釋師體·四圣贊
- 寒逼花枝紅未吐,日融水面綠全開。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菴樹逼春花自吐,巖巢欲暮鳥空還。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心膽純一,野華吐赤。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止水懷月,空山吐云。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機歷歷兮錦梭吐緒,道綿綿兮玉線聯針。 -- 出自宋·釋正覺·錢郎中寫真求贊
- 如其不然,轉身吐氣。 -- 出自宋·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 南山鱉鼻,伸眉吐氣。 -- 出自宋·釋智愚·偈頌十七首
- 岸柳搖金,溪桃吐玉。 -- 出自宋·釋祖欽·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思遲才退句未吐,高篇已捷老柏涂。 -- 出自宋·舒岳祥·次韻和正仲碧蓮花
- 嗟哉啄木鳥,剛吐柔不茹。 -- 出自宋·舒岳祥·續十蟲吟3
- 馬鬃頻剪新心吐,鳳翅初開勁葉森。 -- 出自宋·舒岳祥·老棕
- 風開半村雨,月吐四更潮。 -- 出自宋·舒岳祥·中夜對月有省
- 窺園頻挾策,粒吐紅豆鮮。 -- 出自宋·舒岳祥·十月三十日晴暖而梅意殊冷也
- 宛如蠶作繭,蛾吐眉眼出。 -- 出自宋·舒岳祥·往時予有湖湘之游同年黃東發提舉以清江楮衾
- 衣傳正大學,時吐蹇諤辭。 -- 出自宋·王撝·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 鰲舒千丈背,蜃吐數層樓。 -- 出自宋·王阮·普陀山觀音巖祈雨一首
- 樹頭明月光欲吐,反眼仰面天恢恢。 -- 出自宋·吳沆·句
- 處處浸身黃乍吐,護田肥水半篙深。 -- 出自宋·吳可·春晚
- 胸次秋沆瀣,詞吐玉瑯玕。 -- 出自宋·吳龍翰·讀家集
- 相看動吟興,時吐玉琳瑯。 -- 出自宋·吳龍翰·寄題友梅堂友梅乃竹洲先生孫也
- 杏桃畏寒不敢吐,春榜占作群花魁。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王龜齡狀元西湖賞梅
- 鬢絲半是吳蠶吐,襟血全因蜀鳥流。 -- 出自宋·曾極·往舂陵作
- 銀箋白雪心先吐,玉斝黃流手漫提。 -- 出自宋·趙崇潔·游亭晚酌
- 或有傴身言莫吐。 -- 出自元·吳萊·風雨渡揚子江
- 胸中五色舌上吐,爛熳寫出蓮花詞。 -- 出自元·陳秀民·題幻住庵中峰和尚蓮池野亭小像
- 日轉菊籬花未吐,江寒梧樹葉先流。 -- 出自明·陳鶴·楊二檀聞人北江二臬副過山中值余他出乃自移
- 花繡芙蓉濃艷吐,簾垂翡翠異香凝。 -- 出自明·陳敬宗·元夕賜觀燈詩(三首)
- 濕云晴旭互吞吐,時復映空飛雨花。 -- 出自明·顧清·陪定庵過北野再用前韻
- 云依飛蓋散,日吐半規明。 -- 出自明·皇甫汸·新霽
- 劍氣卻從何處吐,雞聲偏向夢中驚。 -- 出自明·居節·寄秦侍御
- 桃葉青青杏花吐,樓頭吹笙教鸚鵡。 -- 出自明·劉炳·桃葉青
- 紅綃半濕金蓮吐,紫焰微銷玉箸殘。 -- 出自明·申時行·燭淚
- 城頭白氣勃勃吐,海水湯沸山為壚。 -- 出自明·石珝·苦熱行
- 寶劍雙轆轤,鍔吐青芙蓉。 -- 出自·王偁·送黃紀事濟
- 如何洞庭實,忽吐茲山里。 -- 出自明·王履·摘澗上似橘者于上山之時然酸苦不可食有感于
- 來時門前柳芽吐,到日窣地條如許。 -- 出自明·王同軌·虎丘舟中見楊花撩亂飛入幕內感而賦之
- 有時落筆珠璣吐,蒼兕驚啼老蛟舞。 -- 出自明·王稚登·袁生行贈袁孟逸
- 漢使樓船疑蜃吐,夷王宮殿駕鰲成。 -- 出自明·王稚登·贈大行詔使封夷
- 斯言特地向君吐,知君矯矯存忠肝。 -- 出自明·吳夢旸·相逢行別朱大復比部
- 萬分論議甫一吐,群小猜讒已橫集。 -- 出自明·薛蕙·行路難(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