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在第6個字的詩句
吐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北斗三魁夜吐芒,競傳臚唱擢王揚。 -- 出自宋·陳宗遠·傳聞八月十四日唱名
- 山口含糊半吐云,林頭時見綠紛紛。 -- 出自宋·崔鶠·績溪道中三首
- 舉動如成人,吐語非凡童。 -- 出自宋·度正·送張伯修省干歸省重慶府一首
- 末俗夸神仙,吐故以納新。 -- 出自宋·方回·秀亭秋懷十五首
- 倉卒不能答,吐舌瞠雙眸。 -- 出自宋·方回·孟君復贈王侯元俞詩兩皆英妙神奇次韻
- 廟廊謁賢飯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 -- 出自宋·方回·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
-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 出自宋·傅烈·浮碇岡
- 菊過重陽尚吐香,晚秋風景屬村莊。 -- 出自宋·耕吳·村莊即事
- 時時見怪象,吐氣如長煙。 -- 出自宋·郭印·龍淵
- 二賦人間真吐鳳,五年溪上不驚鷗。 -- 出自宋·何頡之·和韓子蒼游赤壁
- 阮手鐘耳相吐吞,素琴之道詎可論。 -- 出自宋·郟僑·為簡公約賦素琴堂
- 假息方委蛻,吐芬非謀身。 -- 出自宋·李復·登蠶
- 自笑平居氣吐霓,桑榆暮景轉凄迷。 -- 出自宋·劉應時·遣懷
- 小閣才數弓,吐納半江碧。 -- 出自宋·陸經·雷潭
- 須叟成五采,吐出驚滿坐。 -- 出自宋·陸文圭·皆出樓分韻得坐宇
- 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 -- 出自宋·錢選·五君詠·嵇康
- 長風巨浪相吐吞,金鏞自奏天然聲。 -- 出自宋·任希夷·寶鐘院
- 吃既不知數,吐亦難數渠。 -- 出自宋·釋了惠·雞骨和尚贊
- 要吞即吞,要吐即吐。 -- 出自宋·釋玿·頌古三十一首
- 卒急未能談吐得,相看摩捋白髭須。 -- 出自宋·釋紹曇·訥翁
- 朝吟暮亦吟,吐屑常霏霏。 -- 出自宋·釋文珦·寄贈王子靜
- 奇哉游夏徒,吐辭作雄翅。 -- 出自宋·釋正緣·送人謁柳開
- 千朵萬朵香吐蕊,三枝兩枝金樣黃。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草蕓蕓兮金吐華,石浥兮玉成髓。 -- 出自宋·汪雄圖·黃山采藥歌
- 石塔本無縫,吐光萬太余。 -- 出自宋·五邁·辛未中元記夢夢與一僧談世事良久問答中有凡
- 袞衣無傲色,吐握有勤求。 -- 出自宋·喻良能·丞相王公挽詞
- 賴有皇天為吐氣,豈無青名更診治奸。 -- 出自宋·袁甫·岳忠弄祠三首
- 無心出岫云吐色,偃蓋平巒松并枝。 -- 出自宋·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照我胸中筆,吐出江淹文。 -- 出自宋·張順之·句
- 有客有客氣吐霓,行年五十縫掖衣。 -- 出自宋·周麟之·答宋子閑
- 云何鄙士,強吐弱茹。 -- 出自明·陳第·感古十四首
- 秋蘭時其未吐兮,芙蓉蔥籠而含香。 -- 出自明·葛高行文·懷湘江
- 含然諾其欲吐兮,氣藞蘭而噴香。 -- 出自明·葛高行文·侍月愁
- 初疑蚌蛤胎,吐出蛟人淚。 -- 出自明·古春蘭公·靖安八詠
- 回眸耀白日,吐氣貫青旻。 -- 出自明·顧璘·東郊田園(四首)
- 古洞殷雷還吐霧,閑云擁日故回潮。 -- 出自明·劉侃·階州甘泉館
- 青海城高寒吐月,白龍堆下沙如雪。 -- 出自明·陸德蘊·關山月
- 薄云灝氣互吐吞,坐看東天尚蒙昧。 -- 出自明·陸師道·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諸公登郊臺觴治平寺竹下
- 引吸波浪氣吐吞,張吻露腭何鱗皴。 -- 出自明·陸師道·洞山(用張之象韻)
- 江草江花剩吐芳,憐君何事滯均陽。 -- 出自明·馬來如·江上懷吳下人朱侍山久羈均陽
- 三尺精靈夜吐輝,曾聞天上化龍飛。 -- 出自明·沈貞·詠劍
- 桃李雖不言,吐華自陽春。 -- 出自明·石珝·雜詩(二首)
- 直立長丈余,吐氣毒熾煽。 -- 出自明·陶安·龜頭山
- 尾尖首如狗,吐絲草頭纏。 -- 出自明·陶安·龜頭山
- 折此利害端,吐論何軒昂。 -- 出自·王偁·詠史(四首)
- 心口未曾期吐露,圖詩先已解形容。 -- 出自明·王履·至家以山中所得松實萬年松分遺友人翌日皆見
- 杖明誅瑣伯,吐愛學乘禪。 -- 出自明·徐威·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
- 帳底吹笙香吐麝。 -- 出自宋·蘇軾·蝶戀花 密州上元
- 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 -- 出自宋·蘇軾·蜜酒歌(并敘)
- 第一寒梅先吐。 -- 出自宋·李彌遜·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