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在第3個字的詩句
吐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遠寺吐朱閣,春潮浮綠煙。 -- 出自唐·顧況·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
- 摛華吐鳳賦,聞禮墮鱣庭。 -- 出自宋·宋祁·將東歸留別楊宗禮十韻
- 時時吐高詞,頗復見一二。 -- 出自宋·張耒·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 蓮座吐芙蓉。 -- 出自南北·薛道衡·展敬上鳳林寺詩
- 悲歌吐清響。 -- 出自魏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
- 玉衡吐鳴和。 -- 出自魏晉·陸機·前緩聲歌
- 屏翳吐重陰。 -- 出自魏晉·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其一
- 玄鬢吐素華。 -- 出自魏晉·陸機·東宮詩
- 禪室吐香燼,輕紗籠翠煙。 -- 出自唐·李頎·送綦毋三寺中賦得紗燈
- 郁茀吐岡嶺,微蒙在煙霧。 -- 出自唐·張說·游龍山靜勝寺
-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煙紅。 -- 出自唐·張說·清遠江峽山寺
- 憤氣吐不出,內作心肝熱。 -- 出自宋·王令·哭詩六章
- 長笛吐清氣。 -- 出自魏晉·曹丕·善哉行
- 高山吐慶云。 -- 出自魏晉·曹丕·東閣詩
- 氤氳吐葉。 -- 出自魏晉·繁欽·贈梅公明詩
- 嘉樹吐翠葉。 -- 出自魏晉·繁欽·槐樹詩
- 終朝吐祥霧。 -- 出自南北·范云·答句曲陶先生詩
- 山川吐幽氣。 -- 出自南北·江淹·冬盡難離和丘長史詩
- 溫液吐涓涓,跳波急應弦。 -- 出自唐·蘇味道·初春行宮侍宴應制得天字
- 秋日吐微明,寒葉墮半碧。 -- 出自宋·毛滂·秋日書懷
- 才高吐鳳欺黃絹,墨妙回鸞命碧云。 -- 出自宋·魏野·送諤師赴王寺丞召寫碑
- 醉余吐出胸中墨,只欠彭宣到后堂。 -- 出自宋·張孝祥·鷓鴣天·憶昔追游翰墨場
- 雷風吐噏時,氤氳相損益。 -- 出自清·屈大均·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 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 -- 出自唐·武則天·早春夜宴
- 一飯吐尺絲,誰見此殷勤。 -- 出自唐·鮑溶·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 一川吐納五湖深,海裹三山何處尋。 -- 出自唐·朱長文·江浦
- 寒梅吐艷風初應,步輦宣游日漸遲。 -- 出自宋·夏竦·御閣春帖子
- 芳芽吐膏壤,柔條擢暖煙。 -- 出自宋·韓維·次韻答和樂道侍讀給事
- 浮云吐寒月,馀霰清夜氣。 -- 出自宋·韓維·監宿同鄰幾賦
- 輕黃吐雙蕉,寸碧羅叢萱。 -- 出自宋·韓維·新置北軒
- 奇文吐寒芒,明月夜相射。 -- 出自宋·方岳·山行
- 神珠吐出九般霞。 -- 出自元·馬鈺·巫山一段云·玉女開金殿
- 驪龍吐出神珠爍。 -- 出自元·馬鈺·惜芳時 贈無欲盧守慈
- 靈芽吐細微。 -- 出自元·譚處端·阮郎歸 詠茶
- 佇立吐高吟。 -- 出自魏晉·曹叡·樂府詩
- 鹿鳴吐野華。 -- 出自魏晉·應璩·百一詩 十八
- 方川吐瓊。 -- 出自魏晉·陸云·答吳王上將顧處微詩
- 一絲吐出青煙細,半炷燒成玉筋粗。 -- 出自宋·蘇洵·香
- 崇巖吐氣清,幽岫棲神跡。 -- 出自魏晉·慧遠·游廬山
- 金龍吐瓊液,急速如過電。 -- 出自宋·陳普·水車
- 逢時吐氣雷電奔,金印累累大如斗。 -- 出自宋·楊時·寄范正甫
- 毫端吐奇芬,溢目麗紈綺。 -- 出自宋·楊時·江陵令張景常萬卷堂
- 便須吐車茵,莫畏丞相嗔。 -- 出自明·高啟·將進酒·君不見陳孟公
- 華燈吐焰欺月明,喧嘩不聞遺佩聲。 -- 出自明·高啟·白頠詞(二首)
- 飄逸吐天葩。 -- 出自宋·劉克莊·最高樓·臣少也
- 九龍吐香水,茲事已千秋。 -- 出自宋·劉克莊·四月八日三絕
- 眾樹吐齊白,密萼含微清。 -- 出自宋·徐璣·婁家梅篇
- 叢蘭吐芬芳,豈畏霜露知。 -- 出自宋·文同·秋居覽景因感所事
- 延之吐佳論,出口無雜聲。 -- 出自宋·文同·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
- 高談吐深詣,大句寫精鏈。 -- 出自宋·文同·送李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