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第6個字的詩句
后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蜀從劉備傳后主,四十余年為魏虜。 -- 出自宋·楊簡·歷代詩·三國
- 花發朱明雨后天,結成紅顆更輕圓。 -- 出自宋·楊巽齋·南天竺花
- 舊事消除身后夢,新聲慚愧路旁官。 -- 出自宋·余復·仙霞嶺
- 安知后人哀后人,又起諸賢落南嘆。 -- 出自宋·俞疇·跋山谷書范滂傳帖
- 省郎句法專后來,壓盡今世詩流才。 -- 出自宋·喻良能·參議李郎中惠示古律詩兩巨軸次韻首篇奉酬
- 肯與齊梁充后乘,只應蘇李是前身。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王侍御題詩史堂
- 瀟灑秋容雨后天,丹青端似倩龍眠。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戲彩老人重陽懷故園作
- 前車惟伯氏,后乘載阿連。 -- 出自宋·喻良能·同從兄季弟游香山追和東坡端午游諸寺韻
- 二十五聲秋后點,八千里外月明中。 -- 出自宋·喻良能·寄張君玉
- 蜜曲六從霜后熟,玉芙蓉向露中芳。 -- 出自宋·喻良能·平湖
- 以是眩客詔后昆,帝敕海若澆愁痕。 -- 出自宋·員興宗·永嘉水
- 曾子立言詔后世,戰陳無勇非孝也。 -- 出自宋·袁甫·忠孝詩
- 相對琳瑯篇,后來慚驥附。 -- 出自宋·袁說友·松坡
- 我亦歸舊隱,后會殊渺茫。 -- 出自宋·袁燮·送治楊司直
- 古人有大端,后學宜取則。 -- 出自宋·袁燮·枕上有感呈呂子約
- 首陽千駟馬,后世定何如。 -- 出自宋·曾極·挽蔡西山先生
- 前峰翠分滴,后谷語相應。 -- 出自宋·張伯玉·登烏龍山詩閣
- 前軒飽食罷,后庵取茶試。 -- 出自宋·張伯玉·后庵試茶
- 古人文瑩理,后人工作文。 -- 出自宋·張九成·客觀余孝經傳感而有作
- 清賢列兩廡,后先分等衰。 -- 出自宋·張祁·廬州詩
- 於時獨此侯,后至行趦趄。 -- 出自宋·章杰·防風廟
- 山色未應秋后老,靈楓方為駐童顏。 -- 出自宋·趙立夫·楓
- 威靈在天,裕后無窮。 -- 出自宋·真宗·淳熙十五年上高宗徽號三首
- 諸侯執帛,天后當陽。 -- 出自宋·真宗·真宗御制二首
- 四祖基慶,三后在天。 -- 出自宋·真宗·至和袷享三首
- 赤壁已無身后夢,丹丘應有寄來書。 -- 出自宋·鄭洪·周玄初來鶴詩(洪武己巳)
- 人語獨耕燒后嶺,鳥飛斜沒望中煙。 -- 出自宋·鄭隼·題苑林北樓
- 墜果露巢秋后樹,淡煙斜日晚來山。 -- 出自宋·鄭俠·次張子京游天王湖作
- 居為一鄉望,后學所矜式。 -- 出自宋·周麟之·寄伯父元舉
- 紫陌無泥雨后天,綠陰多處正秋千。 -- 出自宋·朱繼芳·行都春事詩
- 四大不須先后覺,六根還向用時空。 -- 出自宋·朱炎·答講僧
- 水滿牛耕犢后隨,早田大半已翻犁。 -- 出自宋·朱子恭·出郊即事
- 王之澤兮流后裔,更累葉兮奮忠義。 -- 出自宋·諸葛興·會稽頌·城隍龐王
- 竹杖芒鞋短后衣,抱琴何處覓鍾期。 -- 出自宋·祝從龍·題汪水云詩卷
- 往圣既莫作,后賢孰當繼。 -- 出自元·陳基·秋懷(六首)
- 節序又催秋后燕,風光爭發雨前花。 -- 出自元·陳基·秋日雜興(五首)
- 前險雖幸過,后艱方未測。 -- 出自明·戴良·宿高密
- 前峰日銜岫,后蹊風出谷。 -- 出自明·戴良·送人赴廣信軍幕
- 今我不為樂,后此欲何成。 -- 出自明·戴良·丁酉除夕效陶體
- 前舟已云發,后舟更誰待。 -- 出自明·戴良·贈別汪定海(二首)
- 砂礫糠秕前后。 -- 出自元·洪希文·清平樂 風車
- 雨后芙蓉霜后楓,漁莊只在畫橋東。 -- 出自明·超珍·款歌
- 開鑿空傳帝后功,陰靈自識神仙域。 -- 出自明·陳束·同李御史徐副使登廬山道中作
- 堂前種竹堂后萱,春深筍長萱花繁。 -- 出自明·道原法師·中山堂為許隱君作
- 墜緒賴復舉,后學知相沿。 -- 出自明·董佐才·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
- 耆舊摩挲去后碑,少年捃拾毛中跡。 -- 出自明·多炡·寄丘二十二謙之
- 此別非萬里,后游當幾時。 -- 出自明·高棅·將歸龍門留別冶城諸游好
- 衰柳更添霜后色,殘流初耗雨余痕。 -- 出自明·高叔嗣·權店晚行
- 將法古以垂后兮,裁青編而見情。 -- 出自明·葛高行文·懷湘江
- 其勢如張弓,后來誰弛之。 -- 出自明·胡翰·至正壬辰之春余臥病始起遭時多故奔走山谷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