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第3個字的詩句
后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西山后會何妨數,管趁年年早茗香。 -- 出自宋·方回·宗兄端叟年七十六來訪二首
- 前朝后市舊富人,半作道傍藍縷身。 -- 出自宋·方回·今秋行
- 深愧后期似圯下,云間幾度拓吟窗。 -- 出自宋·方回·贈徐瓢翁二首
- 近世后生宗許渾,可謂諺云狗尾續。 -- 出自宋·方回·贈葉宗貴一山
- 泥污后土逾月途,四月雨至五月初。 -- 出自宋·方回·苦雨竹
- 積薪后居上,彼勇哂吾怯。 -- 出自宋·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
- 先畫后書此一紙,咫尺之聞兼二美。 -- 出自宋·方回·題趙子昂摹唐人二戲馬駒
- 豈若后世,喪實存名。 -- 出自宋·方回·趙氏鄮山書院詩
- 上巳后二日,此會竟大奇。 -- 出自宋·方回·三月初五日孟君復王元俞治中十人同會分韻得
- 略遺后生識前輩,揮犀為洗庾郎塵。 -- 出自宋·方回·喜馮伯田至
- 前陶后蘇黃,相與奏宮徵。 -- 出自宋·方回·晚登會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
- 射堂后圃傍東隅,舊日文公畫九區。 -- 出自宋·方來·重新九區亭
- 分明后身是,環子伴三郎。 -- 出自宋·方蒙仲·鴛鴦梅
- 獨慚后學波瀾狹,明月舒空映小星。 -- 出自宋·傅察·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
- 千載后觀周禮樂,萬邦遙奉舜衣裳。 -- 出自宋·傅察·天寧節前筵口號
- 嗟哉后人說監此,慎忽繼踵成三人。 -- 出自宋·高斯得·出其東門行
- 我來后公三百年,潯陽至今無管弦。 -- 出自宋·郭明復·題琵琶亭
- 相舍后園近吏舍,點吏醉呼不肯避。 -- 出自宋·黃榦·讀史戲呈劉正之
- 前巖后巖為表裹,直過可以肩籃輿。 -- 出自宋·黃誥·題道巖二十韻
- 晉宋后來愛花者,輸他高節與高才。 -- 出自宋·黃庚·雜詠
- 諸君后會應可期,云萍合散今何之。 -- 出自宋·黃庚·題東山玩月圖
- 武公后裔有仍孫,德望才名世所尊。 -- 出自宋·黃庚·挽衛山齋
- 晉宋后來愛花者,豈無靖節與逋仙。 -- 出自宋·黃庚·梅菊
-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 出自宋·黃文雷·和陶
- 詳而后習,可書諸紳。 -- 出自宋·晃逈·簡求心要書紳辭
- 前亭后亭草茵軟,曉景晚景煙嵐融。 -- 出自宋·蔣堂·寄題西園
- 王謝后前傳正印,東南鄒魯定同符。 -- 出自宋·金履祥·奉復魯齋先生上蔡書院圖詩二首
- 偉明后來秀,文亦星斗懸。 -- 出自宋·李處權·翠微堂
- 郎官后來秀,骨相尤卓然。 -- 出自宋·李處權·行之金部既獲奉祠之請歸赴大阮之約詩以高之
- 前善后隨非,失于任私意。 -- 出自宋·李復·自訟
- 鄉里后生輕宿學,朝廷新詔急遺賢。 -- 出自宋·李復·答范軻
- 莫笑后來司馬公,事事稱好真良謀。 -- 出自宋·李覯·聞喜鵲
- 傳與后世人,慎思其否臧。 -- 出自宋·李覯·讀史
- 予觀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 出自宋·李覯·和蘇著作麻姑十詠·秦人峰
- 長恐后期成索寞,果逢殘景獨咨嗟。 -- 出自宋·李覯·暮春始游城西
- 可憐后世名空在,直釣而今豈得魚。 -- 出自宋·李覯·謝宋屯田見示永平錄海南編
- 誰知后來者,還似老成人。 -- 出自宋·李覯·回胡舜元賦稿
- 山中后夜思賢處,風月猶應似舊清。 -- 出自宋·李覯·君錫宰壽春
- 金鑾后記人爭寫,玉署新碑帝自書。 -- 出自宋·李宗諤·句
- 恐無后會期,笑作來生謀。 -- 出自宋·林若存·送退齋先生歸武夷
- 焉知后學者,盡喚作儒先。 -- 出自宋·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鄭康成
- 若評后圣勛臣序,功占凌煙第一魁。 -- 出自宋·劉禹卿·和王純臣啟至大寨聞擒鬼章捷書上奏喜而為詩
- 期年后,看行宣召,班冠廷紳。 -- 出自宋·陸文圭·沁園春 送李同知之官鄴都
- 但令后世師吾斂,深怪諸入遺經危。 -- 出自宋·陸文圭·連日食粥兒輩慍見示之以詩
- 馀慶后來英俊有,老成先輩典刊無。 -- 出自宋·陸文圭·挽丘景南
- 前溪后溪月上處,千山萬山花發時。 -- 出自宋·呂夷簡·憶越州
- 易系后譜此時有,又得剛說來發蒙。 -- 出自宋·呂祖儉·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
- 何事后人輕變改,不教遺址且存留。 -- 出自宋·馬之純·新亭三首
- 寄奴后代晉,又欲居朝廷。 -- 出自宋·馬之純·擬峴亭詩
- 非是后來謀改筑,如何今日作陪京。 -- 出自宋·馬之純·柵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