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后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何當(dāng)為背奚奴錦,收拾潭州歸后詩。 -- 出自宋·陳元晉·安撫徽猷郎中召欲東賦詩見志乃以得歸閑退為
- 繡衣彩服今非昔,忍見堂萱雪后春。 -- 出自宋·陳元晉·信國魯夫人挽詩二首
- 早梅先點臘前蕊,敗菊尚開秋后花。 -- 出自宋·陳宗遠(yuǎn)·出村有題
- 黃梅浦遠(yuǎn)草萋萋,風(fēng)細(xì)孤帆雨后低。 -- 出自宋·陳宗遠(yuǎn)·送友人
- 愁苦人意未相諳,率以初嘗廢后甘。 -- 出自宋·程敦厚·余甘子
- 長公高談少公和,魯山伯鸞相后先。 -- 出自宋·戴表元·題王敬仲野亭
- 憂來宛轉(zhuǎn)歌不已,我樹非材端后死。 -- 出自宋·戴表元·春愁曲次劉正仲韻
- 殘蓀剩芷將何用,歸日分張與后生。 -- 出自宋·戴表元·送柯以善自杭游鄂
- 休言聲跡轉(zhuǎn)沉淪,百折江湖亂后身。 -- 出自宋·戴表元·己卯歲初葺剡居
- 遲行自愛款段馬,雜坐誰嗔短后衣。 -- 出自宋·戴表元·寄趙子昂
- 長淮再定因前畫,小邑頻難試后功。 -- 出自宋·戴栩·送蔡子重知松陽縣
- 天攙類彗云如斗,蚩尤類彗箕后曲。 -- 出自宋·戴埴·彗星
- 衣中忍看縫時線,機(jī)上空余斷后絲。 -- 出自明·鄧氏·先翁捐世姑氏繼沒哀挽(一首)
- 芳名百世留青史,至行千年啟后賢。 -- 出自宋·杜醇·過董孝君祠
- 道鐫一族多名士,惠浹千家有后功。 -- 出自宋·杜范·挽曹處士二首
- 分明太極圖中意,更續(xù)源源付后賢。 -- 出自宋·度正·正伏承澤深僉判學(xué)士賢友以正生朝寵貺佳篇輒
- 充囊未可矜前得,如積薪焉看后來。 -- 出自宋·度正·昨幸甚得見子玉教授丈得一論其說出于訂頑克
- 幾多湖上閑風(fēng)月,舞詠應(yīng)堪屬后來。 -- 出自宋·度正·送博寺丞
- 身為帝傅辯章公,慎恤奇丸侈后宮。 -- 出自宋·方回·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 江南菊花差晚開,把酒前蘭復(fù)后梅。 -- 出自宋·方回·久過重陽菊英粲然即事十首
- 是身朽腐心無愧,他日誰能踵后塵。 -- 出自宋·方回·別秀亭五首
- 先君遺墨今猶在,為問封州有后無。 -- 出自宋·方回·送方巖夫四首
- 漫欣短晷回長至,轉(zhuǎn)覺前修愧后生。 -- 出自宋·方回·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
- 昔叨舊尹迎新尹,今愧前官送后官。 -- 出自宋·方回·送周府尹三首
- 請君攜琴詣我古梅前,君弦其后兮我歌以先。 -- 出自宋·方回·贈吳琴士會龍
- 風(fēng)雩誰識舊童兒,法令今惟柱后師。 -- 出自宋·方回·次韻感學(xué)事二首
- 蛾眉采石風(fēng)前笛,橘里長橋□后鱸。 -- 出自宋·方回·寄董總管文卿精春秋連為太平姑蘇二大郡
- 詩書胸次堪籌國,定不專憑柱后文。 -- 出自宋·方回·寄劉伯宜南昌
- 有子有子跨灶郎,半夜衣傳肘后方。 -- 出自宋·方回·贈醫(yī)士清溪居士丘通甫
- 漢庭使者求民瘼,汲黯應(yīng)須識后先。 -- 出自宋·方回·七月二十三日聞城南火午至夜半懷歸
- 余生橄欖蠖求伸,久作屠酥最后人。 -- 出自宋·方回·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春次韻王山長俊甫
- 但須處士杯中物,可用明公壁后人。 -- 出自宋·方回·傍觀
- 謫仙落魄人誰識,終許詩名死后香。 -- 出自宋·方回·老悔
- 紛紛貧吏甚狼虎,盍與驅(qū)除絕后憂。 -- 出自宋·方回·送郭伯川
- 紫陽山下世婚姻,幾度家因火后貧。 -- 出自宋·方回·送昆山州教劉表侄
- 馬班翁季羞前躅,王謝云仍踵后塵。 -- 出自宋·方回·題一家清雅集送植蕓胡直內(nèi)
- 著鞭更與追陶謝,莫向齊梁踵后塵。 -- 出自宋·方回·夏自然惠五言古體久之以律體和謝
- 紫陽山可搜遺老,白玉堂堪踵后塵。 -- 出自宋·方回·吾鄉(xiāng)朋友比多詩人宜進(jìn)一步大則文公小亦龍溪
- 嘆息西湖湖上峰,幾人看得少后容。 -- 出自宋·方蒙仲·采芹亭
- 應(yīng)比眾卉羞相并,故遣妖姿最后開。 -- 出自宋·傅察·牡丹三首
- 后來嘉佑孔長源,三子聯(lián)登相后先。 -- 出自宋·傅西齋·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
- 前門長揖后門關(guān),當(dāng)面論心背后笑。 -- 出自宋·高斯得·絕交行
- 丈夫蓋棺事始定,斯文固應(yīng)付后死。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張{上須下立}見寄
- 且須省卻癡兒事,只好長為醉后歌。 -- 出自宋·高斯得·送不浮赴沿江制參二首
- 菊如相得無先意,梅亦傾心敢后開。 -- 出自宋·高文虎·水仙
- 除書一紙飛來日,柳色鶯聲滿后衙。 -- 出自宋·葛紹體·獻(xiàn)可造朝
- 枌榆接影一牛鳴,淑德相傳到后生。 -- 出自宋·黃榦·代季亨二首
- 過庭詩禮傳宗旨,蓋世功名付后人。 -- 出自宋·黃榦·代王維謹(jǐn)挽李察院二首
- 誰知舊室如新室,解撫前兒似后兒。 -- 出自宋·黃榦·挽潘孺人
- 枝南枝北云山異,何日摳衣拜后塵。 -- 出自宋·黃庚·上李承旨學(xu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