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在第9個字的詩句
名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閩中今樂地,遷客舊名臣。 -- 出自宋·徐璣·寄上泉州許參政福州薜端明謫居
- 固貧年八十,惟得令名存。 -- 出自宋·徐璣·題李商叟半村堂
- 生前惟瘦苦,身后得名清。 -- 出自宋·徐璣·讀徐道暉集
- 未見枝間著子初,聞名已療渴相如。 -- 出自宋·曾幾·消梅花
- 細故乖遐猶似此,功名不必問何如。 -- 出自宋·曾幾·鄭深道餞曾宏甫臺州之行見招風雨不能度溪橋
- 宋玉逢秋空雪涕,凈名無地可容床。 -- 出自唐·趙嘏·題崇圣寺簡云端僧錄
- 始知無價玉,出自有名山。 -- 出自唐·趙嘏·覽卷贈張山人
- 愛看高士傳,欲注凈名經。 -- 出自宋·文同·張中允先生換詩三首
- 翻然入塵阓,俯首愧名跡。 -- 出自宋·文同·富東山海師
- 歲月但看隨葉落,利名當信與云浮。 -- 出自宋·文同·賀陳基載重陽日
- 有才須進用,能保此名無。 -- 出自宋·文同·李堅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退庵
- 至此覺才弱,不敢輒名狀。 -- 出自宋·文同·彥思示望南山詩因答
- 至此因自謂,胡為就名縛。 -- 出自宋·文同·大熱過散關因寄里中友人
- 徒自諷詩書,區區立名譽。 -- 出自宋·文同·貧士行
- 經術逢辰富貴兼,取名銀艾未傷廉。 -- 出自宋·周必大·萬安賴秀才家拾青樓二首
- 好事一時開翠壁,佳名千古記黃扉。 -- 出自宋·周必大·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湯平甫知縣二首
- 置閑身于四物,聊竊名于五一。 -- 出自宋·周必大·使臣周允寫平園老叟真于松竹龜鶴間戲贊
- 樓號籌邊宜屬意,堂名佚老誰敢知。 -- 出自宋·周必大·寄題王公明樞使豫章佚老堂
- 丘壑遂將從栗里,功名何敢夢凌煙。 -- 出自宋·周必大·樂順之司理用楊韻贊予去歲江行游山之樂再次
- 三世儒科獨隱淪,功名豈必在吾身。 -- 出自宋·周必大·王季海正言父宣義挽詞
- 舊譜由來虛爵邑,新名此去備藩維。 -- 出自宋·周必大·多葉白牡丹一干兩花其一重臺其一每葉之上間
- 賴有故人將驥子,功名不斷復青氈。 -- 出自宋·周必大·某紹興甲子赴試此地卜居今十年三歷秋舉每遇
- 三元猶未遠,準擬再名坊。 -- 出自宋·周必大·紹興三年十月丙辰長沙郡貢士三十人于公堂太
- 文武兩魁前樣在,功名四諫后來看。 -- 出自宋·洪咨夔·浣溪沙
- 議論文章胸萬甲,功名富貴腹三壬。 -- 出自宋·洪咨夔·壽鄒茶使二首
- 家慶盛於群玉府,身名榮過執金吾。 -- 出自宋·洪咨夔·次仲禹迓叔禹西歸韻二首
- 岷峨人物古,淮海姓名香。 -- 出自宋·洪咨夔·送秦祠監還蜀二首
- 嚴武能詩甫亦詩,詩名相軋便相疑。 -- 出自宋·洪咨夔·草堂
- 紫髯青鬢祖豫州,威名迅霆惠如雨。 -- 出自宋·洪咨夔·次張亞夫喜雨
- 利慾無厭騎鶴客,功名有定賦狙翁。 -- 出自宋·洪咨夔·生朝前一日過隆慶十里得老人書中詩因用尊韻
- 安西樓碑字如斗,勛名爛漫官稱高。 -- 出自宋·洪咨夔·送交代王公輔
- 使者出河東,輒以姓名送。 -- 出自宋·蔡襄·送任山歸河東
- 從知閩州圖,復記新名跡。 -- 出自宋·蔡襄·碧峰亭
- 昌言才思老臺閣,聲名遠出風騷將。 -- 出自宋·蔡襄·送石昌言知宿州
- 今年郡國選多士,糊名仍舊搜瑕纇。 -- 出自宋·蔡襄·州學餞送解發進士
- 士行滿鄉元自好,官名當世不勝低。 -- 出自宋·蔡襄·別邵武長史朱照鄰
- 寶墨舊歸天上去,高名今向世間傳。 -- 出自宋·高翥·天章寺
- 陳王辭賦,千載有聲名。 -- 出自唐·牛希濟·臨江仙·峭碧參差十二峰
- 從官進哀誄,黃紙抄名入。 -- 出自清·吳偉業·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
- 時來農事隙,采藥游名山。 -- 出自唐·儲光羲·田家雜興八首
- 受業幾多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 -- 出自唐·方干·山中言事八韻寄李支使
- 世間從爾后,應覺致名難。 -- 出自唐·方干·陳式水墨山水
- 共看衰老近,轉覺宦名虛。 -- 出自唐·方干·送饒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處士
- 獨柱支天寰海正,雄名蓋世古今無。 -- 出自唐·方干·狂寇后上劉尚書
- 終歲逍遙仁術內,無名甘老買臣鄉。 -- 出自唐·方干·越中言事二首(咸通八年瑯琊公到任后作)
- 生為有限身,死作無名鬼。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多少般數人,百計求名利。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弄璋字烏虎免,擲瓦名婠妠。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謫宦過東畿,所抵州名濮。 -- 出自唐·韓偓·出官經硤石縣
- 天然不飲亦不食,拋名換姓覓不得。 -- 出自唐·皎然·寒棲子歌(曾居廬山,欲有事羅浮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