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名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窊隆偶爾如花形,便謂此山緣此名。 -- 出自明·王履·西峰東面蓮花形
- 尚書懸像拜中丞,仆仆生前豈為名。 -- 出自明·王士騏·贈馮慕岡二首(馮時在詔獄)
- 繡佛像前同下拜,泥金經(jīng)尾獨(dú)僉名。 -- 出自明·王彥泓·生辰曲
- 萬轉(zhuǎn)千回負(fù)此生,枉將偷嫁占虛名。 -- 出自明·王彥泓·鄰女有自經(jīng)者不曉何因而里媼述其光艷皎潔閱
- 欲問黃花借落英,老從籬下避虛名。 -- 出自明·王越·次趙廣文韻
- 不遇西川高節(jié)度,平康浪得較書名。 -- 出自明·王稚登·馬湘蘭挽歌詞
- 尚食宮監(jiān)邀翰墨,射聲校尉識書名。 -- 出自明·王稚登·雨中寄顧汝和舍人
- 流水白云心盡折,丈夫辛苦為微名。 -- 出自明·王稚登·贈顧杭州貞叔
- 古來能事惟貴精,一藝可以垂芳名。 -- 出自明·王稚登·聽查八十彈琵琶
- 灞陵賣藥原無意,女子何從識姓名。 -- 出自明·王佐·中年
- 山中自可全高節(jié),天下難居是盛名。 -- 出自明·魏澤·過侯城里有感
- 差池何止三年別,老大難忘一舉名。 -- 出自明·文徵明·與王欽佩顧華玉夜話
- 我今有病出偶爾,開口欲說難為名。 -- 出自明·吳寬·病項(xiàng)
- 安得故人來此宿,壁間持燭共題名。 -- 出自明·吳寬·謁陵宿昌平學(xué)舍
- 旅游到處羞貧賤,好向人前諱姓名。 -- 出自明·徐勃·再送伯孺
- 隔鄰石馬嘶風(fēng)立,來往何人識姓名。 -- 出自明·徐勃·道場山拜孫太初墓
- 清高學(xué)得南州隱,不忝吾宗孺子名。 -- 出自明·徐勃·過荊嶼訪族兄文統(tǒng)逸人隱居
- 巢居隱士知何代,千古無人記姓名。 -- 出自明·徐勃·巢云院
- 縣近故廬堪認(rèn)姓,鶴歸華表自呼名。 -- 出自明·徐舫·桐君山
- 白發(fā)臥云真是病,青山埋骨始完名。 -- 出自明·雪江秀公·曉長老挽詞
- 石上舊題貞白字,井邊猶勒葛洪名。 -- 出自明·雪浪法師·郭山人舍宅
- 驚見道書新著蠹,憐余半硯舊題名。 -- 出自明·楊宛·夢還仙都幽蹤宛若閑房寂然獨(dú)貯玉硯有識書名
- 朝廷雖頒兩道敕,塵車茅車空有名。 -- 出自明·虞淳熙·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 群公各抆新亭淚,諸王獨(dú)擅江東名。 -- 出自明·岳正·題羲之觀鵝圖
- 召伯封疆經(jīng)幾換,荊卿事業(yè)尚虛名。 -- 出自明·岳正·燕臺懷古
- 河隴壺漿還出候,伊西部落總知名。 -- 出自明·曾棨·送陳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 關(guān)門令尹今誰是,隨處青牛得避名。 -- 出自明·張邦奇·次韻寫懷
- 行人但見柳青青,不問當(dāng)時豫讓名。 -- 出自明·張孟兼·豫讓橋
- 我時聞之涕泗橫,況公素有文章名。 -- 出自明·張孟兼·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親
- 天上故人俱告老,江南小子盡知名。 -- 出自明·張宣·蘇編修昌齡挽詩
- 回首長楊夸獵地,何人得似子云名? -- 出自明·趙崡·茂陵
- 就巖著個茅亭子,不必青山定有名。 -- 出自明·止庵法師·題水墨云山雨意畫
- 沐猴不免當(dāng)時笑,戲馬空傳此日名。 -- 出自明·周忱·戲馬臺
- 卜居已賦拚終隱,漁父何勞更問名。 -- 出自明·朱長春·移家四首
- 山館重來應(yīng)識面,野花空好不知名。 -- 出自明·朱應(yīng)登·再過同官道中作
-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 出自唐·李白·將進(jìn)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 出自唐·李白·行路難·有耳莫洗潁川水
- 十二東秦比漢京,去年古寺共題名。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頓起二首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 出自宋·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 十年一覺揚(yáng)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 出自唐·杜牧·遣懷
- 銅瓶各滿幽人意,玉甃因高正士名。 -- 出自宋·王安石·北山三詠其三道──光泉
-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 出自宋·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 臨池濯足惜泉清,纓上無塵且強(qiáng)名。 -- 出自宋·蘇轍·和毛國鎮(zhèn)白云莊五詠其四濯纓庵
- 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 出自唐·元結(jié)·雜曲歌辭·湋乃曲
- 小隨阿姊學(xué)吹笙,見好君王賜與名。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諸行百戲都呈藝,樂局伶官叫點(diǎn)名。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七
- 五云閣吏亦謫世,牛鬼少年專盛名。 -- 出自元·楊維楨·小游仙(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