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名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懸知梅與澗為一,交涵互養清難名。 -- 出自宋·曾豐·題永豐鄭丞梅澗
- 惟有冥鴻自高上,茲其不可得而名。 -- 出自宋·曾豐·續演雅
- 二水牌中先署字,三城碑上復題名。 -- 出自宋·曾豐·歐陽全真為贛佐先余去越七年又為廣漕屬后余
- 惟圣配天敷盛禮,惟天為大闡洪名。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同和
-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 出自清·黃景仁·雜感
- 家本清河住五城,須憑弓箭得功名。 -- 出自唐·令狐楚·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
- 除書每下皆先看,唯有劉郎無姓名。 -- 出自唐·令狐楚·寄禮部劉郎中
- 何年降謫在世間,向人不道姓與名。 -- 出自明·高啟·青丘子歌
- 休沐南屏煩一到,松間尋我舊題名。 -- 出自明·高啟·送錢塘守
- 北山恐起移文誚,東觀慚叨論議名。 -- 出自明·高啟·被召將京師留別親友
- 山頭學嘯猶聞響,世上留詩不寫名。 -- 出自明·高啟·送徐山人還蜀山兼寄張靜居
- 霞映青山似赤城,歸棲聞已謝時名。 -- 出自明·高啟·寄題張著作菁山隱居
- 幸逢昌朝勿自棄,愿更努力修嘉名。 -- 出自明·高啟·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 敢嫌塞柳渾無意,尚喜山花自有名。 -- 出自宋·晁說之·暮春
- 敢尋五世蓬萊路,異姓王孫尚避名。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十二弟所寄
- 爰求樂錄十三解,賀老當今最得名。 -- 出自宋·晁說之·聞喝馬惻然感嘆且恨其辭鄙惡特甚作此詩從賀
- 學道無魔道不成,神人得計是無名。 -- 出自宋·謝枋得·和道士陳天隱
- 緯地經天文不喪,許君獨擅大聲名。 -- 出自宋·謝枋得·和葉愛梅韻
- 琴齋不聽驚人語,鉞閫空留薦剡名。 -- 出自宋·徐元杰·挽黃制屬
- 鵠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來定策名。 -- 出自宋·劉克莊·再和
- 誰謂斯文無定價,獨憐之子坐虛名。 -- 出自宋·劉克莊·四和
- 老臣縱有甘棠頌,未必朝廷記姓名。 -- 出自宋·劉克莊·丁卯元日十首
- 同進多為蕡訟屈,薄徒苦與賀爭名。 -- 出自宋·劉克莊·三和
- 抹涂元不加真色,凋謝猶當易美名。 -- 出自宋·劉克莊·四疊
- 羽檄聯翩趣募兵,單槍一劍覓功名。 -- 出自宋·劉克莊·凱歌十首呈賈樞使
- 少日父兄夸俊聲,后來場屋擅文名。 -- 出自宋·劉克莊·五和
- 白玉牒中曾有草,碧紗籠里本無名。 -- 出自宋·劉克莊·憶昔二首
- 鍛煉鬼猶驚險語,折磨天亦妒虛名。 -- 出自宋·劉克莊·又二首
- 他日汗青無事業,惟詩猶可竊虛名。 -- 出自宋·劉克莊·病中九首
- 相君未識陳三面,兒女多知柳七名。 -- 出自宋·劉克莊·哭孫季蕃二首
- 惟有一端差慰意,鶴山大字扁堂名。 -- 出自宋·劉克莊·挽吳君謀少卿二首
- 五相一翁真薄命,三君八俊總虛名。 -- 出自宋·劉克莊·懷舊二首
- 早知抱璞煩三獻,底用操觚角一名。 -- 出自宋·劉克莊·八和
- 不勞左轄誦新句,卻愛老婆呼舊名。 -- 出自宋·劉克莊·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 行子云玄誰卒業,附韓公傳不埋名。 -- 出自宋·劉克莊·和黃戶曹投贈二首
- 范老登科猶別姓,余公應舉亦更名。 -- 出自宋·劉克莊·六和
- 南宮放榜已蜚英,此闕傳臚卻漏名。 -- 出自宋·劉克莊·七和
- 且喜峴山碑有跋,不愁江表傳無名。 -- 出自宋·劉克莊·送陳戶曹之官襄陽二首
- 伍符今屬他人手,歷歷空能記姓名。 -- 出自宋·劉克莊·聞城中募后有感二首
- 空花瞥過似浮榮,海水難湔是惡名。 -- 出自宋·劉克莊·新涼理故書有感二首
- 自昔吳僧標致清,經禪之外有詩名。 -- 出自宋·劉克莊·船子和尚遺跡在華亭朱涇之間圭上人即其所誅
- 力粗曾索寅人斗,骨配難湔丑座名。 -- 出自宋·劉克莊·賦得牛駝各一首
- 從來公議無情甚,莫遣蒙齋獨擅名。 -- 出自宋·劉克莊·寄徐直翁侍郎二首
- 酈烹未久蒯幾烹,陸子優游享令名。 -- 出自宋·劉克莊·陸賈二首
- 誰編宗派應添譜,要續傳燈不記名。 -- 出自宋·劉克莊·題蔡烓主簿詩卷
- 甘棠通國俱懷惠,遺藁因公得記名。 -- 出自宋·劉克莊·使君次韻再賦二首
- 玉鏡臺邊無別淚,金花箋上有芳名。 -- 出自宋·劉克莊·送方楷
- 縱無掌故來傳詔,盍有門人與易名。 -- 出自宋·劉克莊·挽南皋劉二先生
- 辭家東走先□□,奉對南廊晚策名。 -- 出自宋·劉克莊·挽朱丞一首
- 溪不預人家國事,可能一例受愚名。 -- 出自宋·劉克莊·愚溪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