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第3個字的詩句
只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啼鵑只管催春去,不道衰翁已怕聽。 -- 出自宋·真山民·次李林居春曉游園
- 閉門只合昏昏醉,強飲無過一盞休。 -- 出自明·李東陽·自笑
- 靜里只應閑尚在,病來長與懶相兼。 -- 出自明·李東陽·次夏提學韻
- 故人只在鄰州住,空谷他時聽足音。 -- 出自明·李東陽·用韻答邃庵
- 老去只應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 出自明·李東陽·柳岸垂綸
- 主家只解憐毛羽,涴盡雕梁不自知。 -- 出自明·李東陽·燕
- 鵕鸃只解戎冠著,狐貉空隨獵馬騎。 -- 出自明·李東陽·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時和者頗眾
- 山翁只在山中老,看盡春光不入城。 -- 出自明·李東陽·梅澗
- 開口只應心獨語,閉門休問客誰來。 -- 出自明·李東陽·幽懷(四首)
- 臺省只今須俊杰,看騎驄馬問豺狼。 -- 出自明·李東陽·送蔣宗誼推官之金華
-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 -- 出自清·李鴻章·赴試途中有感
- 所輪只有一心喻,獻璞翻為兩足災。 -- 出自清·曾國藩·答李生
- 樓高只辦聽歌鼓,不見游人轉似蓬。 -- 出自宋·并敘·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
- 流星只緩身徂落,一木終能作鄧林。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 近況只如此,深山無見聞。 -- 出自宋·鄧林·近況
- 冷暖只自知,分明說向誰。 -- 出自宋·釋安永·頌古三十一首
- 雖然只是舊時人,卻與舊進相遼邈。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此意只今誰共委,令人拍碎玉欄干。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人人只知驟步登高,往往蹉過自家穩密田地。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人人只知登樓賞玩向天邊覓,殊不知自己衣單下有個光明藏子十分圓滿十分皎潔。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古教只知遮老眼,銀蟾不覺上孤峰。 -- 出自宋·釋惟一·對月了殘經贊
- 遭逢只是因緣感,費力無成枉用忙。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相傳只要達真境,勿說辛勤卻易傷。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告違只上加餐祝,更祝俸余歸買山。 -- 出自宋·曾豐·和富陽陳大夫禱雨有感韻
- 幸余只履為心印,猶在西方可急歸。 -- 出自宋·曾豐·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 片言只字略點化,四時六氣長含春。 -- 出自宋·曾豐·題李克明依綠園
- 千秋只有無情月,遍照松楸處處山。 -- 出自明·陳憲章·悼彥昭
- 鴛鴦只宿雙生樹,鸞鳳那棲半死桐。 -- 出自明·吳兆·無題
- 尋余只在鶯聲里,不聽鶯聲何處尋。 -- 出自明·吳兆·鷲峰寺寄友人
- 滿枝只帶湘靈點,一曲空聽秦鳳鳴。 -- 出自元·高明·鷓鴣天 題顧氏景筠堂 明詞綜卷一
-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閑。 -- 出自唐·令狐楚·賦山
-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 出自明·高啟·詠梅
- 飛去只憂云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 -- 出自明·高啟·梅花六首
-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 -- 出自明·高啟·梅花六首
- 千載只書空,山靈恨何事。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卓筆峰(在天平山)
- 送君只過孝廉橋,不似君來訪我遙。 -- 出自明·高啟·婁江寓舍喜王七隅見過卻送還郭
- 送行只恨華觴淺,不似同袍別意深。 -- 出自明·高啟·送胡孝廉布東游
- 謂宜只召見,拜起隨班行。 -- 出自明·高啟·送王推官赴官譙陽
- 書生只解弄口頰,無力可報朝廷恩。 -- 出自明·高啟·京師苦寒
- 如今只戀布衾溫,悟從前計應多失。 -- 出自明·高啟·曉睡
- 青牛只識山中路,不是無心向洛陽。 -- 出自明·高啟·戴叔鸞入夏江山圖
- 年來只念江東去,下馬碑陰看色絲。 -- 出自明·高啟·感懷次蔡參軍韻
- 蘭成只憶江南老,丞相難忘洛下游。 -- 出自宋·晁說之·感舊
- 龍鍾只合歸田去,猶解重吟采芑詩。 -- 出自宋·晁說之·拭目
- 附驥只須臾,沒身有臭嗜。 -- 出自宋·晁說之·恨契詩
- 可憐只解夸佳麗,花落春空更斷腸。 -- 出自宋·晁說之·河中戲作絕句
- 多情只有謝康樂,美酒樂歌寧再來。 -- 出自宋·晁說之·再至直羅
- 饑烏只道無人在,偷覷盆池一個魚。 -- 出自宋·鄭會·齋中獨坐
- 歸時只見留詩在,何日相逢暢好懷。 -- 出自宋·謝枋得·寄謝叔魯三首
- 當時只有一杜杞,豈若先生真福星。 -- 出自宋·謝枋得·代上杜按察三首
“只”同音字
- 乿
- 倁
- 歭
- 汦
- 治
- 泜
- 淔
- 滯
- 痓
- 瘈
- 祇
- 胝
- 迣
- 陟
- 墆
- 潪
- 疐
- 茋
- 柣
- 窒
- 至
- 剬
- 隲
- 郅
- 廌
- 扻
- 擳
- 櫛
- 櫛
- 瀄
- 雉
- 凪
- 摨
- 枝
- 疷
- 衹
- 臸
- 峙
- 戠
- 殖
- 汁
- 肢
- 跱
- 犆
- 職
- 摭
- 黹
- 伿
- 徴
- 徵
- 之
- 侄
- 俧
- 値
- 值
- 偫
- 傂
- 儨
- 制
- 劕
- 劧
- 卮
- 厔
- 只
- 吱
- 咫
- 址
- 坁
- 坧
- 垁
- 埴
- 執
- 墌
- 夂
- 妷
- 姪
- 娡
- 嬂
- 寘
- 崻
- 巵
- 帋
- 帙
- 幟
- 幟
- 庢
- 庤
- 彘
- 徏
- 徝
- 志
- 忮
- 恉
- 慹
- 憄
- 懥
- 懫
- 執
- 扺
- 抧
- 挃
- 指
- 摯
- 擲
- 搘
- 搱
- 摯
- 擲
- 支
- 旘
- 旨
- 晊
- 智
- 枳
- 梔
- 栺
- 桎
- 梔
- 梽
- 植
- 椥
- 榰
- 樴
- 櫍
- 止
- 汥
- 沚
- 洔
- 洷
- 淽
- 滍
- 滯
- 漐
- 潌
- 炙
- 熫
- 狾
- 猘
- 璏
- 瓆
- 瓡
- 畤
- 疻
- 痔
- 痣
- 直
- 知
- 砋
- 礩
- 祉
- 祑
- 祗
- 祬
- 禃
- 秓
- 秖
- 秩
- 秷
- 稙
- 稚
- 稺
- 穉
- 筫
- 紙
- 紩
- 縶
- 綕
- 緻
- 縶
- 織
- 紙
- 織
- 置
- 翐
- 聀
- 職
- 胑
- 脂
- 膣
- 膱
- 致
- 芖
- 芝
- 芷
- 藢
- 蘵
- 蛭
- 蜘
- 蟙
- 衼
- 袟
- 袠
- 製
- 襧
- 覟
- 觗
- 觶
- 觶
- 訨
- 誌
- 豑
- 豒
- 豸
- 貭
- 質
- 贄
- 質
- 贄
- 趾
- 跖
- 躓
- 躑
- 蹠
- 躑
- 躓
- 軄
- 軹
- 輊
- 軹
- 輊
- 酯
- 釞
- 銍
- 鋕
- 鑕
- 铚
- 锧
- 阯
- 隻
- 馶
- 馽
- 駤
- 騭
- 騺
- 驇
- 騭
- 鯯
- 鳷
- 鴙
- 鴲
- 鷙
- 鷙
- 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𡂒
- 𡠗
- 𢊁
- 𢖽
- 𢧜
- 𢴧
- 𢾫
- 𤁰
- 𥿮
- 𦭮
- 𦳙
- 𧝉
- 𧧰
- 𨎌
- 𨢮
- 𨫔
- 𨽥
- 𩊝
- 𪗨
- 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