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在第8個字的詩句
古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桂林獨宜人,無瘴古所傳。 -- 出自宋·范成大·初發桂林,有出嶺之喜,但病余便覺登頓,至
- 如許金湯尚資盜,古來李勣勝長城。 -- 出自宋·范成大·京城
- 陽谷西門鎖洞宮,古苔斑駁檜蒙茸。 -- 出自宋·范成大·靈佑觀
- 喬木如山廢苑西,古溝疏水靜鳴池。 -- 出自宋·范成大·晚步宣華舊苑
- 八環流韻寶枝鳴,古鐵無花紫翠明。 -- 出自宋·范成大·鐵錫
- 絳帳胡沙暗,青編古意深。 -- 出自宋·范成大·題畢少董翻經圖
- 不愧忍饑面,來尋古巖路。 -- 出自宋·范成大·曉出古巖呈宗偉、子文
- 登山臨水,此恨自古,銷磨不盡。 -- 出自宋·周邦彥·丁香結·蒼蘚沿階
- 遼東萬里遼水曲,古戍無城復無屋。 -- 出自唐·王建·雜曲歌辭·遼東行
- 唯有教坊南草綠,古苔陰地冷凄凄。 -- 出自唐·王建·春日五門西望
- 秋堂白發先生別,古巷青襟舊伴歸。 -- 出自唐·王建·送司空神童
- 高樓云鬟弄嬋娟,古瑟暗斷秋風弦。 -- 出自唐·王建·雜曲歌辭·秋夜曲二首
- 野泉聞洗親王馬,古柳曾停貴主車。 -- 出自唐·王建·郭家溪亭
- 荒泉壞簡朱砂暗,古塔殘經篆字訛。 -- 出自唐·王建·同于汝錫游降圣觀
- 丹梯暗出三重閣,古像斜開一面山。 -- 出自唐·王建·題柱國寺
- 素釵垂兩髦,短窄古時衣。 -- 出自唐·王建·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
- 獨得雄直氣,發為古文章。 -- 出自唐·張籍·祭退之
- 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邊。 -- 出自唐·張籍·和令狐尚書平泉東莊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韻
- 端坐無余思,彌樂古人書。 -- 出自唐·張籍·野居
- 水沒荒橋路,鴉啼古驛樓。 -- 出自唐·張籍·使至藍谿驛,寄太常王丞
- 素書天上字,花洞古時人。 -- 出自唐·張籍·靈都觀李道士
- 四十年來車馬絕,古槐深巷暮蟬愁。 -- 出自唐·張籍·法雄寺東樓
- 防深不防露,此意古所箴。 -- 出自唐·孟郊·秋懷
- 恥從新學游,愿將古農齊。 -- 出自唐·孟郊·立德新居
- 殷勤越談說,記盡古風文。 -- 出自唐·孟郊·寄洺州李大夫
- 君歸新鬼鄉,我面古玉顏。 -- 出自唐·孟郊·吊盧殷
- 磨一片嵌巖,書千古光輝。 -- 出自唐·孟郊·吊盧殷
- 君存古人心,道出古人轍。 -- 出自唐·孟郊·投所知
- 古醉今忽醒,今求古仍潛。 -- 出自唐·孟郊·噴玉布
- 識聲今所易,識意古所難。 -- 出自唐·孟郊·商州客舍
- 會合勿言輕,別離古來惜。 -- 出自唐·孟郊·汝州陸中丞席喜張從事至同賦十韻
- 下筆盈萬言,皆合古人意。 -- 出自唐·劉長卿·送薛據宰涉縣(自永樂主簿陟狀,尋復選受此
- 杳杳暮猿深,蒼蒼古松列。 -- 出自唐·劉長卿·宿雙峰寺,寄盧七、李十六
- 山帶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 出自唐·劉長卿·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
- 秋天蒼翠寒飛雁,古堞蕭條晚噪鴉。 -- 出自唐·劉長卿·送常十九歸嵩少故林
- 蒼苔白露生三徑,古木寒蟬滿四鄰。 -- 出自唐·劉長卿·鄖上送韋司士歸上都舊業(司士即鄭公之孫,
- 云橫全楚地,樹暗古湘洲。 -- 出自唐·劉長卿·長沙館中與郭夏對雨
- 野雪空齋掩,山風古殿開。 -- 出自唐·劉長卿·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過法崇禪師故居
- 遠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 出自唐·劉長卿·登思禪寺上方題修竹茂松
- 晴江洲渚帶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 -- 出自唐·劉長卿·送臺州李使君,兼寄題國清寺
- 圣皇弓劍墜幽泉,古木蒼山閉宮殿。 -- 出自唐·韋應物·驪山行
- 蕭散人事憂,迢遞古原行。 -- 出自唐·韋應物·四禪精舍登覽悲舊,寄朝宗、巨川兄弟
- 仰觀天氣涼,高詠古人篇。 -- 出自唐·韋應物·善福精舍秋夜遲諸君
- 世承清白遺,躬服古人言。 -- 出自唐·韋應物·送端東行
- 茂苑文華地,流水古僧居。 -- 出自唐·韋應物·寄皎然上人
- 信非吾儕事,且讀古人書。 -- 出自唐·韋應物·種瓜
- 單騎堂堂詣虜營,古今禍富了如陳。 -- 出自宋·文天祥·紀事
- 南海觀元夕,茲游古未曾。 -- 出自宋·文天祥·元夕
- 南北東西三萬里,古今上下幾千年。 -- 出自宋·文天祥·不睡
- 傷心今北府,遺恨古東洲。 -- 出自宋·文天祥·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