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在第3個字的詩句
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乃知古學惟審是,晚乃紛紜聽華綺。 -- 出自宋·王洋·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 古書古字談古人,洗盆滌盎供慈親。 -- 出自宋·王洋·答裴寄卿書因寄長篇
- 曾參古佛問忘情,可笑初孩尚未名。 -- 出自宋·王洋·舊聞邵叟名今識面目於詩句字畫中輒取二詩賡
- 但知古人力可到,不管今人棄如土。 -- 出自宋·王洋·寧廉仲載
- 蕭條古原上,松柏自號風。 -- 出自宋·王洋·挽向倅
- 學稼古寺側,結廬高柳陰。 -- 出自宋·王隱·謝竹堂先生見過
- 采儷古鄞州,儉勤終莫齒。 -- 出自宋·王應麟·唐開成年墓志石
- 維舟古柳傍嚴城,借我今宵倚晚晴。 -- 出自宋·王漁壑·月夜登樓
- 大仰古名剎,師居二紀中。 -- 出自宋·王云·贈大仰齊禪師
- 年近古稀有,不易升此堂。 -- 出自宋·王致·辭本州教官
- 臨州古云樂,此理敢輕議。 -- 出自宋·衛博·送楊舒州
- 還登古石城,往和白雪詩。 -- 出自宋·衛博·送長壽黃主簿
- 涂山古名邦,官府號太平。 -- 出自宋·衛涇·送蓋少卿晞之趙太平州
- 野塘古岸飽經行,風雨塵埃笑滿裳。 -- 出自宋·衛涇·次韻呈與叔兄
- 蕭條古寺僧何處,癡坐方床午漏長。 -- 出自宋·衛涇·登寺中蕭疎極甚不見一僧獨坐云堂數刻口占
- 古心古音誰能識,應向松濤處處尋。 -- 出自宋·文天祐·黃山聽琴
- 深山古木高千丈,怪石青苔繞四圍。 -- 出自宋·倭倭才·落筆峝
- 石筍古傳八百丈,鼎湖仙去幾千年。 -- 出自宋·吳謹微·游仙都五首
- 此老古之學,文章富石渠。 -- 出自宋·吳龍翰·哭羅潛齋
- 乘驂古渡頭,景色十分幽。 -- 出自宋·吳龍翰·雨宿祁門道中
- 先生古人風,文字祖西漢。 -- 出自宋·吳敏·贈吳正仲
- 我思古之人,豈只局窮闬。 -- 出自宋·吳汝弌·游石仙分韻得觀字
- 靈壇古蹟自來夸,四望峰巒錦簇花。 -- 出自宋·吳世范·白鶴山
- 行尋古洞諸峰峭,坐看寒溪數曲清。 -- 出自宋·吳中復·齊山圖
- 雜之古樂府,意態甚迫真。 -- 出自宋·五邁·反艷歌曲復三山林斗南
- 誰裁古調多曲折,拍拍胡笳中音節。 -- 出自宋·夏天民·題汪水云詩卷
- 桐柏古福地,瓊臺上侵星。 -- 出自宋·謝伋·天臺李公孟長官出示桐柏觀百丈坑玉蘭且索賦
- 諫逐古今有,例為朝政疵。 -- 出自宋·謝景初·送唐介南遷五首
- 神仙古來多杳冥,刀圭入品羽翰生。 -- 出自宋·熊瑞·同劉子實游蕓村
- 欲投古寺禪房宿,喜見僧歸落日西。 -- 出自宋·徐范·過太行山
- 猙獰古怪虬龍枝,著花傳舍賓歲晚。 -- 出自宋·徐集孫·官舍庭前古梅尋常開拶歲暮余整歸裝而乃蚤花
- 千年古寺多奇跡,讀了豐碑看玉岑。 -- 出自宋·徐集孫·玉岑
- 此意古為誰領得,可無同調與同論。 -- 出自宋·徐僑·和杜叔高相約湖上韻
- 北巖古名勝,風木盤詰曲。 -- 出自宋·許沆·題君祥北巖
- 要以古人為準的,肯從余子事拘牽。 -- 出自宋·許縣尉·慶潯州廖太守四首
- 昊羲古神圣,先得人所同。 -- 出自宋·許應龍·次韻張太博方得余所遺二程先生集辨二程戲邵
- 落筆古仙峒,天開一段奇。 -- 出自宋·許源·和題落筆峒
- 如見古畫秦衣裳,春天百鳥爭頡頏。 -- 出自宋·許志仁·和寶月彈桃源春曉
- 葉落古祠前,村安許宿船。 -- 出自宋·薛琦·舟泊五圣祠前
- 歷觀古英雄,鮮或全其軀。 -- 出自宋·薛嵎·山居十首
- 纏樹古藤無了日,隨風亂葉豈由身。 -- 出自宋·薛嵎·近買山范灣自營藏地與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塋
- 維舟古渡頭,四望是汀洲。 -- 出自宋·薛嵎·漁村即事
- 郴陽古名邦,四座拱山色。 -- 出自宋·閻孝忠·寄郴守阮戶部
- 空嵌古秀峰,雷霓揮铦铓。 -- 出自宋·閻禹錫·題定明大像
- 王宣古樓閣,心郁舊池塘。 -- 出自宋·燕肅·句
- 江南古寺知多少,此寺獨應年最深。 -- 出自宋·楊備·吳建初寺
- 陰森古木石心栽,清澈寒溪鏡面開。 -- 出自宋·楊長孺·小飛來亭二首
- 數行古隸閒居賦,半壁行書陋室銘。 -- 出自宋·楊公遠·隱居雜興
- 天教古歙巧遭逢,和氣薰蒸蠶麥豐。 -- 出自宋·楊公遠·上趙相公二首
- 巍然古殿漢天師,水繞丹爐葉明潤。 -- 出自宋·楊簡·奉檄往哭象山復會葬及歸自金溪留宿本縣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