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在第3個字的詩句
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忽到古希年七十,猶思上大化三千。 -- 出自宋·方回·丙申生日七十自賦二首
- 雙雞古侯膳,拜賜書之策。 -- 出自宋·方回·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
- 窮山古未見,倏忽集萬馬。 -- 出自宋·方回·宿包山楊明府宅
- 筆追古作未云賒,正始遺音到永嘉。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遁翁吳山長孔昭三首
- 萬卷古書侔藏室,十年深谷隱王官。 -- 出自宋·方回·次韻唐師善見寄
- 猗哉古渝程子方,年高七十彌健強。 -- 出自宋·方回·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
-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 出自宋·方回·送胡子游學正
- 鳴呼古先哲,何以百世傳。 -- 出自宋·方回·再送王圣俞戴溪
- 我有古猗蘭,瓦斛以蒔之。 -- 出自宋·方回·八月二十九日雨霽玩古蘭
- 蘭亭古瘞藏狐貉,椒壁遺基牧馬牛。 -- 出自宋·方回·長安
- 讀君古墓作,因之懷抱縈。 -- 出自宋·方回·次韻賓旸某氏墳庵
- 遙聞古屋環修竹,擬汲寒泉薦苦茶。 -- 出自宋·方回·次韻滕君賓日
- 青慈古茗器,十觴聯若飛。 -- 出自宋·方回·存心具飲
- 安吉古廟李衛公,有一怪石左廡中。 -- 出自宋·方回·湖州推官史彥明碎妖石
- 明年古希滿七十,不知京洛有塵闤。 -- 出自宋·方回·寄題鶩源戴氏蒼山歌
- 陽丘古邑南,均是宅一區。 -- 出自宋·方回·寄題張受益會清堂
- 聽訟古楠下,審克薛且溫。 -- 出自宋·方回·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 鳴呼古明哲,豈不憂元元。 -- 出自宋·方回·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 維茲古琳宮,巋然金碧幾。 -- 出自宋·方回·令狐信芳招飲天慶呈張文煥
- 丹陽古縣暮落牽,凍人俗死無人行。 -- 出自宋·方回·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
- □□古邵州,青燈萃儒帢。 -- 出自宋·方回·送鮑子壽寶慶教授
- 所以古君子,一恬□□□。 -- 出自宋·方回·送張仲實宜興州教授
- 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 -- 出自宋·方回·題劉養晦練江并序文炳
- 設禮古俎豆,執事儒冠衣。 -- 出自宋·方回·同張文煥過吳式賢二十六韻
- 小字古稱黃庭經,大字焦山瘞鶴銘。 -- 出自宋·方回·為合密府判題趙子昂大字蘭亭
- 服可古衣冠,耕須故田園。 -- 出自宋·方回·贈魯至道
- 力行古道于時背,心感皇天所相多。 -- 出自宋·方回·舟出車新橋
- 異哉古語俱難信,老矣余生益自憐。 -- 出自宋·方回·社后復晴
- 寒天古城人,誰共醉澄湖。 -- 出自宋·方回·雪后樓望
- 未聞古天子,買田自置莊。 -- 出自宋·方回·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 偶開古畫驚神品,頻換佳花玩化工。 -- 出自宋·方回·飲商氏普安堂
- 索茗古寺里,系馬古樹間。 -- 出自宋·方回·與起來芳三上人游北山寺
- 忽有古笛聲,牧兒度前灣。 -- 出自宋·方回·與起來芳三上人游北山寺
- 汝畫古所譏,匠事誓終僝。 -- 出自宋·方回·次韻會真堂呈景高士
- 此竹古來有,此詩今時無。 -- 出自宋·方蒙仲·此君室
- 天寒古寺往來然,門掩柴爐晝共圍。 -- 出自宋·方翥·宿尊勝庵二首呈謙之
- 何思古人,公不自許。 -- 出自宋·富弼·定州閱古堂
- 前有古有,在我門戶。 -- 出自宋·富弼·定州閱古堂
- 西洛古帝都,衣冠走集地。 -- 出自宋·富弼·留守太慰相公就居為耆年之會承命賦詩
- 分宜古縣環清溪,重岡復嶺如奔馳。 -- 出自宋·甘同叔·題昌山圣姥廟
- 恨無古膚使,觀風采吾詩。 -- 出自宋·高斯得·劫桑嘆
- 龍翔古招提,鳥革今輪奐。 -- 出自宋·葛紹體·江心長句
- 書千古清輝,為萬世偉觀。 -- 出自宋·葛紹體·江心長句
- 孕此古心子,通身太極渾。 -- 出自宋·葛寅炎·題三易備遺
- 千章古木轉頭空,去與人間作棟隆。 -- 出自宋·龔茂良·詩一首
- 潯陽古寺久荒涼,倒柱頹梁臥夕陽。 -- 出自宋·古汴高士·潯陽古寺
- 達者古來少,貪心竟莫醫。 -- 出自宋·顧逢·寄集慶寺聞碧溪
- 只把古琴藏石匣,子期仙去不曾彈。 -- 出自宋·顧逢·寄鄧山房高士
- 若憶古人愁絕處,西陵花柳日芊眠。 -- 出自宋·顧禧·寄懷閻安中
- 取君古錦囊,盛我浣花番。 -- 出自宋·關耆孫·游東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