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在第1個字的詩句
古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古人重言德,初不論傾城。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阿承女
- 古來神異少,天下妄庸多。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華佗
- 古殿人開少,深窗日上遲。 -- 出自宋·劉克莊·鐵塔寺
- 古尊德齒賤功名,叔季徒知外物榮。 -- 出自宋·劉克莊·次韻吳帥卿宴高年二首
- 古者役人常以冬,據經端自紫薇公。 -- 出自宋·劉克莊·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橘二首
- 古詢黃發非無意,今擊蒼生尚有人。 -- 出自宋·劉克莊·洪秘監徐常丞有詩賀余休致次韻四首
- 古來此地一都會,城郭樓臺盡非故。 -- 出自宋·劉克莊·金陵作
- 古有輕生士,今無起死醫。 -- 出自宋·劉克莊·求鳳曲
- 古祠猶漢舊,石刻半唐馀。 -- 出自宋·劉克莊·石鼓
- 古今悠悠人自別,此地繁華終未歇。 -- 出自唐·李涉·醉中贈崔膺
- 古木山邊寺,深松徑底風。 -- 出自宋·徐璣·宿寺
- 古郡依蠻楚,身來作冷宮。 -- 出自宋·徐璣·古郡
- 古道難為友,相期一見中。 -- 出自宋·徐璣·別趙汝鬯黃中
- 古郡草為城,懷賢隔此扃。 -- 出自宋·徐璣·夏夜懷趙靈秀
- 古院嵚崎石作層,綠苔芳草近郊坰。 -- 出自宋·徐璣·題東山道僧
- 古來英雄人,何異貉一丘。 -- 出自宋·曾幾·詠南池
- 古來二事不兼得,此地一覽俱無遺。 -- 出自宋·曾幾·同鄭禹功登巾子山
- 古陌人來遠,遙天雁勢斜。 -- 出自唐·趙嘏·送友人鄭州歸覲
- 古樹云歸盡,荒臺水更流。 -- 出自唐·趙嘏·宿靈巖寺
- 古人亦有此,比之康叔難。 -- 出自宋·文同·朱康叔郎中棄宮求母于金州因會華清宮作此詩
- 古人議論好,善惡皆有補。 -- 出自宋·文同·東齋悶書
- 古荔全身裹鐵甲,頑姜滿腹鋪金毛。 -- 出自宋·文同·伐枯株
- 古意深中得,詩中靜外游。 -- 出自宋·文同·秋日寄呂永壽微中
- 古道轉危孤,全家行曉霜。 -- 出自宋·文同·送錢規判官歸蜀覲遂之岳陽
- 古人亦有愛竹者,豈得以師心意專。 -- 出自宋·文同·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
- 古蘚甃碧潤,寒泉灑清滴。 -- 出自宋·文同·琵琶泉
- 古社禿剝倒枯樹,下有三鬼相嘯聚,初行誰家作{外門內主}忤。 -- 出自宋·文同·蒲生鐘馗
- 古柏蒼蒼高入云,凌霄萬朵擁其身。 -- 出自宋·文同·凌霄附柏
- 古寺疏林外,孤亭落照前。 -- 出自明·邊貢·泛湖
-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 出自漢·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 古今罪畫手,妍丑亂群目。 -- 出自宋·周必大·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讀漢元帝紀效樂天體
- 古來南北通雙徑,此去東西啟二林。 -- 出自宋·周必大·吊大林寺
- 古今名蘭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 出自宋·周必大·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
- 古寺看紅葉,蕃街試幻人。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芮漕國器憶去年上元二首
- 古稱格苗頑,不必侵自阮。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張真父著作游湖山
- 古來丞尚涉文書,近世何曾識吏胥。 -- 出自宋·周必大·太和縣丞廳葺三亭于官廨曰真清曰特秀曰成溪
- 古來貍首歌侯門,名以牛后真屈君。 -- 出自宋·周必大·楊廷秀送牛尾貍侑以長句次韻
- 古今奇觀須秋半,好約重銜伯雅杯。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天官韓尚書七月十八日風雨中觀潮予內直
- 古來虛誕相如賦,枉使劉郎意欲仙。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楊文發承議
- 古人足禮義,情動形于言。 -- 出自宋·周必大·江西美示古調七篇皆以風雅久寂寞為首句責仆
- 古觀今猶換采椽,壯游我合變華顛。 -- 出自宋·周必大·隆興癸未夏余年三十八自掖垣奉祠歸道游麻姑
- 古來求別駕,不是薄星郎。 -- 出自宋·周必大·送王嘉叟編修通判洪州
- 古之兄弟方華鄂,今以公侯屬縹枝。 -- 出自宋·周必大·多葉白牡丹一干兩花其一重臺其一每葉之上間
- 古來刀鋸鼎鑊具,用待誹謗妖言人。 -- 出自宋·洪咨夔·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
- 古木陰陰兀老蒼,月於疏處弄昏黃。 -- 出自宋·洪咨夔·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
- 古帖臨禽李,新詩續稻瓜。 -- 出自宋·洪咨夔·謹和老人夏日東山即事二首
- 古來天目下,誰識三歲貢。 -- 出自宋·洪咨夔·示諸兒
- 古人輕國重一士,士皆大呂黃鍾器。 -- 出自宋·洪咨夔·程廣文季允得崔西清薦詩來用韻
- 古人與稽今人居,外若不足中有余。 -- 出自宋·洪咨夔·送陳粹
- 古來神器付有德,人心天命何容私。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韻臨安趙丞讀紹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