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在第7個字的詩句
去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驚釣寒魚拖糝去,忘機閒鳥信潮回。 -- 出自宋·蔡襄·漳南十詠·南溪
- 開濟無功須早去,故時瓜隴有通侯。 -- 出自宋·蔡襄·丙申五月游興化西門上溪
- 送汝給孤園里去,此生長伴大牛車。 -- 出自宋·蔡襄·送馴鹿與車禪長老
- 樹枯根已撥,人去復何之。 -- 出自宋·蔡襄·丙申秋八月過漁溪驛驛舊有梅數株嘗題詩記今
- 一醉東風分首去,兩驚心。 -- 出自宋·趙鼎·浣溪沙·惜別懷歸老不禁
- 樓下水流何處去。 -- 出自宋·趙鼎·蝶戀花 河中作
-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 出自宋·高翥·曉出黃山寺
- 正好看花郎卻去,江邊春色為誰濃。 -- 出自宋·高翥·春情四首
- 春色滿山歸不去,柝桐花裹畫眉啼。 -- 出自宋·高翥·春日北山二首
- 客來莫怪匆匆去,萬感催人鬢易斑。 -- 出自宋·高翥·過方孚若寺丞故廬
- 養鹿曉隨原草去,放猿時摘里花來。 -- 出自宋·高翥·黃居士山房
- 寶墨舊歸天上去,高名今向世間傳。 -- 出自宋·高翥·天章寺
- 雞鳴前結束,爭去恐不早。 -- 出自唐·任翻·洛陽道
- 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 出自唐·牛希濟·謁金門·秋已暮
- 辛苦共嘗偏早去,亂離知否得同歸。 -- 出自清·吳偉業·追悼
- 相逢咸恨匆匆去,絕勝空回訪戴船。 -- 出自·張衡·題東老庵
- 惟賢尚廩祿,弟去兄來居。 -- 出自唐·儲光羲·貽崔太祝
- 豈知穆天子,遠去瑤池邊。 -- 出自唐·儲光羲·薦玄德公廟
- 幽人下山徑,去去夾青林。 -- 出自唐·儲光羲·雜詠五首·幽人居
- 連袂踏歌從此去,風吹香氣逐人歸。 -- 出自唐·儲光羲·薔薇
- 滿閣白云隨雨去,一池寒月逐潮來。 -- 出自唐·方干·許員外新陽別業
- 若見故交皆散去,即應新燕不歸來。 -- 出自唐·方干·廢宅
- 壺觴笑詠隨風去,唯有聲聲蜀帝魂。 -- 出自唐·方干·題故人廢宅二首
- 常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 出自唐·方干·贈天臺葉尊師
- 上國才將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歸。 -- 出自唐·方干·送吳彥融赴舉
- 何事忽來還忽去,孤云不定鶴情高。 -- 出自唐·方干·送何道者
- 未能割得繁華去,難向此中甘寂寞。 -- 出自唐·方干·再題龍泉寺上方
- 明年秩滿難將去,何似先教畫取歸。 -- 出自唐·方干·鹽官王長官新創瑞隱亭
- 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 -- 出自唐·方干·送婺州許錄事
- 只應禪者無來去,坐看千山白發生。 -- 出自唐·方干·題法華寺絕頂禪家壁
- 明年莫便還家去,鏡里云山且共看。 -- 出自唐·方干·贈會稽張少府
- 藕花飄落前巖去,桂子流從別洞來。 -- 出自唐·方干·因話天臺勝異仍送羅道士
- 隔岸雞鳴春耨去,鄰家犬吠夜漁歸。 -- 出自唐·方干·出山寄蘇從事
- 若教進上梨園去,眾樂無由更擅名。 -- 出自唐·方干·李戶曹小妓天得善擊越器以成曲章
- 謝公巖上沖云去,織女星邊落地遲。 -- 出自唐·方干·題仙巖瀑布呈陳明府
- 聞師卻到鄉中去,為我殷勤謝酒家。 -- 出自唐·方干·思桐廬舊居便送鑒上人
- 何時到故鄉,歸去佩銅章。 -- 出自唐·方干·送汶上王明府之任
- 白鳥不歸山里去,紅鱗多自鏡中來。 -- 出自唐·方干·題越州袁秀才林亭
- 如今若到鄉中去,道我垂鉤不釣魚。 -- 出自唐·方干·送鄉中故人
- 草中白道穿村去,樹里清溪照郭流。 -- 出自唐·方干·登新城縣樓贈蔡明府
- 榮啟先生挾琴去,厭尋靈勝憶巖棲。 -- 出自唐·方干·送鄭臺處士歸絳巖
- 難求似君者,我去更逢誰。 -- 出自唐·方干·途中逢進士許巢
- 才會雨云須別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 出自唐·方干·贈美人四首
- 樹影不隨明月去,溪聲常送落花來。 -- 出自唐·方干·再題路支使南亭
- 才到河灣分首去,散在花間不知處。 -- 出自唐·方干·采蓮
- 膺門若感深恩去,終殺微軀未足酬。 -- 出自唐·方干·贈信州高員外
- 偶嘗嘉果求枝去,因問名花寄種來。 -- 出自唐·方干·題盛令新亭
- 琴尊劍鶴誰將去,惟鎖山齋一樹風。 -- 出自唐·方干·過李群玉故居
- 棹尋椒岸縈回去,數里時逢一兩家。 -- 出自唐·方干·路入金州江中作
- 曳響露蟬穿樹去,斜行沙鳥向池來。 -- 出自唐·方干·題睦州郡中千峰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