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去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方喜吾丘來春計,又聞翁子去懷章。 -- 出自宋·劉克莊·挽陳建昌
- 遙知大設伊蒲供,送汝挑包去撈齋。 -- 出自宋·劉克莊·贈東塔玙老
- 背得山經如誦呪,頂將禪笠去尋龍。 -- 出自宋·劉克莊·贈風水僧
- 昔遇重華席屢前,因排貴近去翩然。 -- 出自宋·劉克莊·中{左山右尋}先塋
- 儂貪夢蝶防閑弛,汝薄魚餐去住輕。 -- 出自宋·劉克莊·失貓一首
- 冷炙時沾筵上{左食右皴去皮},禿芒旋掃臼邊殘。 -- 出自宋·劉克莊·同秘書弟賦三老各一首·老奴
- 一事尚堪夸北客,來時詩少去時多。 -- 出自宋·劉克莊·榕臺二絕
- 碧落高高云萬重,當時孤鶴去無蹤。 -- 出自唐·李涉·逢舊二首
- 疏芳點點是春冰,應笑浮華去不停。 -- 出自宋·徐璣·梅
- 茶山老子竟成癡,謾說尋芳去不遲。 -- 出自宋·曾幾·曾宏甫見過因問訊鞓紅花則云已落矣驚呼之馀
- 恁誰說與滄浪水,早晚芒鞋去問津。 -- 出自宋·曾幾·游姑蘇張氏園二首
- 已將故事來招我,不著新詩去惱公。 -- 出自宋·曾幾·鄭顧道招賞瑞香
- 詩似拾遺留劍外,才如處士去河陽。 -- 出自宋·曾幾·送賀子忱參議之官閩中
- 宅邊秋水浸苔磯,日日持竿去不歸。 -- 出自唐·趙嘏·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
- 今朝霜風冷入骨,早遣之問去已斃。 -- 出自宋·文同·和子平吊猿
- 遙想巖前寶穴通,玉蟾從此去無蹤。 -- 出自宋·文同·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月巖齋
- 十萬余工造羽儀,夾堤浮浪去參差。 -- 出自宋·文同·何桂林
- 西園想已成青實,敢問調羹去幾時。 -- 出自宋·文同·文領相仍意慮煩濁聊攜野策獨訪山園因睹霜柏
- 顏筋柳骨留蕭寺,總是甘棠去后思。 -- 出自宋·周必大·送張端明赴召
- 志節漸消平日壯,鬢毛空比去年新。 -- 出自宋·周必大·邦衡侍郎用舊韻廢予生朝賡續為謝
- 翱翔不作奔陳計,接淅何堪去魯時。 -- 出自宋·周必大·晨起有感二首
- 甿謠曾詠來何暮,德政常留去后思。 -- 出自宋·周必大·贛守張子智重修思賢閣奉趙清獻公
- 寬約重陽各強健,登高同賦去年篇。 -- 出自宋·周必大·丙辰七兄有詩及人月分圓己未彼此服藥未能夜
- 上到瑤臺最上層,共跨青鸞去。 -- 出自宋·洪咨夔·卜算子·簸弄柳梢春
- 扶起東南風物夢,舉觴目送去鴻翔。 -- 出自宋·洪咨夔·次李綿州和丁興元韻二首
- 老翁聞語囅然起致祝,切莫去作昭陽梳洗樓。 -- 出自宋·洪咨夔·官采木
- 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 出自宋·蔡襄·十一月后庭梅花盛開
- 愛君心跡曾無系,一片孤云去就輕。 -- 出自宋·蔡襄·送張處士二首
- 風前挺立孤根老,云外相從去意輕。 -- 出自宋·蔡襄·和楊龍圖蘆雁屏
- 獨上揚州津館望,江山搖落去鴻斜。 -- 出自宋·蔡襄·馬馭周晬思之因成
- 絳衣仙子過中元,別葉空枝去不還。 -- 出自宋·蔡襄·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
- 登臨誰會遲留意,門外塵埃去路長。 -- 出自宋·蔡襄·題建造寺奉先院
- 更闌人靜一聲聲,道不如歸去。 -- 出自宋·趙鼎·賀圣朝·征鞍南去天涯路
- 韶光催去太無情,只為東君去住輕。 -- 出自宋·高翥·春暮
- 余子但知才可忌,先生當以去為榮。 -- 出自宋·高翥·丁卯冬送方巖
- 韶光催去太無情,祗為東君去住輕。 -- 出自宋·高翥·送春
- 清秋絕頂竹房開,松鶴何年去不回。 -- 出自唐·任翻·三游巾子山寺感述
- 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 出自宋·李珣·漁歌子·楚山青
- 水聲山色兩模糊,閑看云來去。 -- 出自元·王實甫·小桃紅·水聲山色兩模糊
- 臥聞雷雨歸巖早,坐見星辰去地低。 -- 出自唐·方干·書法華寺上方禪(一作禪師,一作僧壁)
- 前后登臨思無盡,年年改換去來人。 -- 出自唐·方干·題龍泉寺絕頂
- 堪笑愚夫足紛競,不知流水去無窮。 -- 出自唐·方干·感時三首
- 此時惟有雷居士,不厭籃輿去住頻。 -- 出自唐·方干·寧國寺(新城縣)
- 由來此事知音少,不是真風去不回。 -- 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 五岳煙霞連不斷,三山洞穴去應通。 -- 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 自古浮華能幾幾,逝波終日去滔滔。 -- 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 令人轉憶王夫子,一片真風去不回。 -- 出自唐·貫休·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
- 少室少年偏入夢,多時多事去無因。 -- 出自唐·貫休·秋夜懷嵩少因寄洛中舊知
- 久交玉帳雖難別,須佐金輪去已遲。 -- 出自唐·貫休·送劉相公朝覲二首
- 終須肘后相傳好,莫便乘鸞去不回。 -- 出自唐·貫休·寄天臺葉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