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7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北極狼星落,中原王氣高。 -- 出自宋·黃庭堅·結(jié)客
- 俚人風(fēng)俗非中原,處子不嫁如等閑。 -- 出自宋·蘇轍·竹枝歌
- 虜廷一意向中原,言語綢繆禮亦虔。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十
- 里人種麥滿高原,長使越人耕大澤。 -- 出自宋·蘇轍·襄陽樂
- 都邑溝渠凈,郊原黍豆深。 -- 出自宋·蘇轍·次韻朱光庭司諫喜雨
- 已隨孤棹去中原,肯顧新科求上舍。 -- 出自宋·蘇轍·次子瞻夜字韻作中秋對月二篇一以贈王郎二以
- 禾黍多新恨,川原自昔時。 -- 出自宋·蘇轍·次韻鮮于子駿游九曲池
- 志士言機會,中原入夢思。 -- 出自宋·戴復(fù)古·淮上寄趙茂實
- 提劍翻然起,中原秋草深。 -- 出自宋·戴復(fù)古·鄂州戎治靜憩亭
- 王師若出定中原,玉堂敢草平羌策。 -- 出自宋·戴復(fù)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
- 東海波濤黑,中原草樹紅。 -- 出自元·王冕·有感
- 北極星辰遠(yuǎn),中原草木深。 -- 出自元·王冕·漫興 十一
- 宿雨塵霾靜,寒原黍稷空。 -- 出自宋·賀鑄·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七秋望
- 盤石長自閑,空原偶誰筑。 -- 出自宋·曾鞏·山水屏
- 羈旅兼邊思,川原蹀血新。 -- 出自宋·司馬光·延安道中作
- 林薄帶村墟,郊原如繡纈。 -- 出自宋·司馬光·和促通追賦陪資政侍郎吳公臨虛亭燕集寄呈陜
- 自爾無虛日,高原亦沾足。 -- 出自宋·司馬光·南園雜詩六首·苦雨
- 西齋幾黃卷,治原俱在茲。 -- 出自宋·司馬光·和聶之美雞澤官舍詩七首·西齋
- 極目千里外,川原繡畫新。 -- 出自宋·司馬光·石閣春望
- 隴西千里向平原,西笑時時綠羽翻。 -- 出自明·湯顯祖·鸚鵝賦
- 自從大宼犯中原,戎馬不曾生四鄙,誅鋤竊盜若神功,惠愛生靈如赤子。 -- 出自唐·韋莊·秦婦吟
- 獨尋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壇。 -- 出自唐·韋莊·登漢高廟閑眺
- 無人為叫禰平原,表祖粗人豈識文。 -- 出自宋·白玉蟾·武昌懷古十詠·鸚鵡洲
- 酒闌令我憶東原,花木雖在人惻然。 -- 出自宋·白玉蟾·胡東原香錦亭
- 東溟尚波濤,中原未耕織。 -- 出自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
- 子胥棄吳江,屈原赴湘流。 -- 出自明·劉基·招隱(五首)
- 似孔家文舉,幼原了了;衛(wèi)家叔寶,晚更茫茫。 -- 出自清·陳維崧·同前題
- 秦國饒羅網(wǎng),中原絕麟鳳。 -- 出自唐·陳陶·續(xù)古二十九首
- 萬姓隴頭死,中原荊棘生。 -- 出自唐·陳陶·續(xù)古二十九首
- 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復(fù)。 -- 出自唐·宋之問·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
- 韋曲冠蓋里,鮮原郁青蔥。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奉和韋曲莊言懷,貽東曲外族諸弟
- 舊業(yè)歷胡塵,荒原少四鄰。 -- 出自唐·李端·贈薛戴
-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歸蔓草根。 -- 出自唐·張祜·過石頭城
- *廟江邊,漢陵原畔,勢盡還空皆亦然。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自古賢愚
- 只如明月葬高原,不奈霜威損桃花。 -- 出自宋·無名氏·詩三首
- 舊國旌旄去,包原苑囿荒。 -- 出自宋·梅堯臣·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
- 秋水漫長堤,郊原上下迷。 -- 出自宋·梅堯臣·觀水
- 新作城邊圃,陂原上下斜。 -- 出自宋·梅堯臣·寄題刁經(jīng)臣潤州園亭
- 原看更荒。 -- 出自宋·梅堯臣·與夏侯繹張?zhí)泼裼问駥竺魉?/a>
- 漢氏昔云季,中原爭逐鹿。 -- 出自唐·楊炯·廣溪峽
- 南過高車嶺,川原似掌平。 -- 出自宋·王禹偁·春游南靜川
- 投吊焚此詩,九原應(yīng)有物。 -- 出自宋·王禹偁·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
- 枕簟與琴書,鴒原聊自奉。 -- 出自宋·王禹偁·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
- 兩制列門生,九原應(yīng)自許。 -- 出自宋·王禹偁·五哀詩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琊王公
- 天地相乘數(shù)一原。 -- 出自宋·邵雍·梅花詩
- 官居乃在城西原,荒臺古木烏鳥翻。 -- 出自宋·晁補之·過金堤劉景文
- 夜來水泛州西原,青青百頃白波翻。 -- 出自宋·晁補之·五丈渠
- 隆冬騎馬傍高原,卻恨枯枝寒日短。 -- 出自宋·晁補之·壓沙觀梨
- 萬一可償他日原,再三須卜此山鄰。 -- 出自宋·朱翌·題蔣山草堂
- 天將以寶奠中原,何用真如傳恍惚。 -- 出自宋·朱翌·溪南大雪示常子正
“原”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