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6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嶺嶠松增秀,原田麥長臕。 -- 出自宋·釋文珦·禁體詠雪
- 多時不得中原信,暮雨西風雁自來。 -- 出自宋·釋行海·歸剡五首
- 吾君收得中原寶,塞外煙塵凈如掃。 -- 出自宋·釋洵·偈二十二首
- 七禽不了中原事,羞讀君問勞書。 -- 出自宋·宋伯仁·五老
- 炎興指日中原復,剩是茅君翊翼功。 -- 出自宋·宋高宗·賜劉能真三首
- 籬落暝雀驚,原野昏鴉翔。 -- 出自宋·孫嵩·冬初雜興
- 飛奔突入中原疆,一擊無有完堤防。 -- 出自宋·孫嵩·公無渡河·公乎渡河不可航
- 地變柔桑在,原荒蔓草多,思人無復見,落日下山坡。 -- 出自宋·唐詢·華亭十詠·吳王獵場
- 干戈滿路川原靜,何物壺公更一壺。 -- 出自宋·汪真·仙都
- 水收四面郊原闊,霜入千山草木稀。 -- 出自宋·王阮·九日獨泛松江一首
- 殷勤莫改平原腳,慶及門閭會有時。 -- 出自宋·王洋·得小兒書寄二陳學顏字有楷法
- 若為哀鳴相原野,依隨豈惜共卑微。 -- 出自宋·王洋·歸雁亭次東坡韻
- 此種從何探原委,春風無處著繁華。 -- 出自宋·王月浦·瓊花
- 羊公民愛深,原叔復善政。 -- 出自宋·韋不伐·峴山
- 踐蹂清野塵,原草不能碧。 -- 出自宋·五邁·信手閱清溪詩一首韻即事
- 勞生可笑類原蠶,世路半腸更熟諳。 -- 出自宋·徐端·丙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 游人暗認仙原景,清耳微傳玉佩聲。 -- 出自宋·徐壽朋·白云亭
- 孔明未復中原鼎,鵬舉空搴二帝旂。 -- 出自宋·徐崧·絕命詩
- 凈戒當年賽原身,積薪危坐志通神。 -- 出自宋·許端夫·贈祈雨僧彥圓
- 三溪溪水別原委,長日波光蕩無已。 -- 出自宋·尹恕·三溪
- 殊恩并浹鸰原弟,美味初嘗鶴發親。 -- 出自宋·喻良能·記夢
- 屈子則已矣,原子有余輝。 -- 出自宋·張九成·擬古
- 他年若許中原去,攜汝同住西湖邊。 -- 出自宋·張九成·十二月二十四夜賦梅花
- 英魂應逐屈原歸。 -- 出自宋·張致遠·觀陳諫議祠有感
- 云煙暮隔中原望,歸折梅花忍淚看。 -- 出自宋·趙善應·寧師西閣
- 可憐一片中原地,虎嘯龍騰幾戰爭。 -- 出自宋·趙順孫·感情吟
- 霄漢月墮,郊原露晞。 -- 出自宋·真宗·紹興別廟樂歌五首
- 魂之為變性原返,氣之為物情本開。 -- 出自宋·鄭起·招魂酹翁賓旸
- 須知從此寒原上。 -- 出自宋·鄭俠·出御史臺
- 井邑無人煙,原野有秋色。 -- 出自元·陳基·如皋縣
- 一身獨向中原去,每到前途憶故知。 -- 出自明·戴良·憶汪遁齋(二首)
- 江山如故,中原在眼,幾番危眺。 -- 出自·曹伯啟·水龍吟 再和修甫學士
- 不須更問中原事,官柳新栽過戟樓。 -- 出自元·張昱·惆悵(五首)
- 弦歌未解已,原野動旌旗。 -- 出自明·蔡汝楠·荊州雜詩七首
- 金爐銀燭平原酒,遠浦寒星剡曲舟。 -- 出自明·程嘉燧·感別半野堂疊前韻
- 仲尼稱大圣,原壤乃狂人。 -- 出自明·道原法師·遣興
- 風塵途漸迮,原野氣猶熸。 -- 出自明·鄧渼·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
- 谷風過午冷,原樹入秋閑。 -- 出自明·范汭·貴筑憩越孝廉別業
- 已知饑寒棄原野,倉皇骨肉忍相舍。 -- 出自明·馮琦·燕然行
- 又不見樂游原上咸陽道,漢闕秦陵幾回好。 -- 出自明·高棅·醉歌行鄭二廣文西齋宴集(分得“一”字)
- 好雨從東來,原田白丱丱。 -- 出自明·顧璘·東郊田園(四首)
- 黃河漫徐方,原野層波生。 -- 出自明·歸有光·自徐州至呂梁述水勢大略
- 西家空作賦,原是夢中人。 -- 出自明·黃輝·巫山二首
- 度沙磧,經中原,噴薄砥柱排龍門,環嵩絕華熊虎奔。 -- 出自明·黃哲·河渾渾(并序)
- 蠶眠麥秀西原暮,記得農桑為此行。 -- 出自明·魯鐸·暮春城西即事用少陵韻
- 泣殘烏鳥山原靜,臥去麒鱗石蘚疏。 -- 出自·謀[B16J]·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錄十二首)
- 元知紀律中原勝,未許驕夷敢跳梁。 -- 出自明·錢明相·聞角
- 江暖漁楊子,原荒獵孟諸。 -- 出自明·秦鎬·得顧郎生還金陵信
- 青鞋跡遍川原底,《白苧歌》傳妓女先。 -- 出自明·盛時泰·酬梁伯龍
- 封龍山人意原苦,坐覺悲風起尊俎。 -- 出自明·石珝·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