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6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峰頭盤一徑,原下注雙河。 -- 出自唐·賈島·王侍御南原莊
- 肯寄書來否,原居出亦稀。 -- 出自唐·賈島·送李余及第歸蜀
- 孤煙曉起初原曲,碎樹微分半浪中。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曉起回文
- 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 出自唐·李隆基·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
- 建鼓求亡子,原非入耳歌。 -- 出自宋·黃庭堅·定交詩二首效鮑明遠體呈晁無咎
- 文工墨妙九原荒,伊洛氣象今凄涼。 -- 出自宋·黃庭堅·李君貺借示其祖西臺學士草圣并書帖一編二軸
-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 -- 出自宋·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
- 馳驅本為中原用,嘗享能令異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隱,誅彤聊足慰忠魂。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過楊無敵廟
- 橋山封劍佩,原廟見衣冠。 -- 出自宋·蘇轍·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 春氣入楚澤,原上草猶枯。 -- 出自宋·蘇轍·浰陽早發(fā)
- 卷舒驚太速,原隰殊未被。 -- 出自宋·蘇轍·次遲韻對雪
- 難禁滿目中原淚,莫上都梁第一山! -- 出自宋·戴復古·盱眙北望
- 迢迢望氣中原夜,又有湛盧劍倚門。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32
- 依迷春草鴒原失,響像秋風鶴馭還。 -- 出自宋·賀鑄·潘豳老出十數(shù)詩皆有懷蘇儋州者因賦二首之一
- 安知蔓草蔽原野,雪霰先折青松枝。 -- 出自宋·曾鞏·尹師魯
- 青徐氣接川原秀,常碣風連草本薰。 -- 出自宋·曾鞏·北渚亭
- 去年六月焦原雨,入得東州第一朝。 -- 出自宋·曾鞏·去年久旱六月十三日入境得雨今年復早得雨亦
- 展禽安屢黜,原憲樂賞貧。 -- 出自宋·司馬光·送堯夫知河中府二首
- 泉水出幽谷,原流本自清。 -- 出自宋·司馬光·泉水詩送吳都官分司歸知州
- 寧前直鈔開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 -- 出自明·湯顯祖·寄謝餉部遼左二首
- 眾人皆醉屈原醒。 -- 出自元·元好問·江城子 嵩山中作
- 金鈴錦領,平原千騎,星流電轉。 -- 出自元·元好問·水龍吟 從商帥國器獵於南陽,同仲澤鼎玉賦
- 紙錢飛起屈原祠,行人往來如蟻移。 -- 出自宋·白玉蟾·端午述懷
- 知有鹡鴒在原不,知有棠棣之華不。 -- 出自宋·白玉蟾·孤雁嘆
- 暮春時雨余,原野皆秀色。 -- 出自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
- 楚國皆濁,屈原獨清。 -- 出自明·劉基·獨漉篇
- 何如順天道,原始以知終。 -- 出自明·劉基·旅興(四十首)
- 賈生獨未達,原憲竟忘貧。 -- 出自唐·戴叔倫·送張南史
- 蒼蒼難可問,原上晚煙橫。 -- 出自唐·陳陶·哭王贊府
- 五陵蕭瑟,中原杳杳,但有滿襟清淚。 -- 出自宋·李綱·永遇樂·秋色方濃
- 縱聞兵賦急,原憲本家貧。 -- 出自唐·張祜·樂靜
- 真游千載安原廟,圣孝與天通。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坤儀厚載
- 燭暗時酒醒,原來又是夢里。 -- 出自宋·無名氏·失調名
- 因之作詩答原甫,文字駃穩(wěn)如刀裁。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
- 月下叱黃犢,原邊過廢冢。 -- 出自宋·梅堯臣·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三摟種
- 霧里開蒿隧,原邊起石麟。 -- 出自宋·梅堯臣·衛(wèi)尉邵少卿挽詞二首
- 竹間鳴澗水,原際見村墟。 -- 出自宋·梅堯臣·訪施八評事
- 西漢衣冠拜原廟,五天龍象護經窗。 -- 出自宋·梅堯臣·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
- 永叔新詩笑原父,不將澄心紙寄予。 -- 出自宋·梅堯臣·潘歙州寄紙三百番石硯一枚
- 范叔復何望,原生甘自貧。 -- 出自宋·梅堯臣·送覺上人歸湖州
- 泉堂一經掩,原上只麒麟。 -- 出自宋·梅堯臣·程文簡公挽詞三首
- 豈與石麒麟,原傍斗蒼翠。 -- 出自宋·梅堯臣·讀永叔所撰薛云衛(wèi)碣
- 獨占蘭杞鄰,原頭自榮悴。 -- 出自宋·梅堯臣·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八秋原菊
- 日色寒無光,原野澹千里。 -- 出自宋·梅堯臣·朔風寄永叔
- 河闊不辨馬,原高恐生魚。 -- 出自宋·王禹偁·秋霖二首
- 溪邊微水浸,原上未春耕。 -- 出自宋·邵雍·芳草長吟
- 千世萬世,中原有人。 -- 出自宋·邵雍·經世吟
- 皇王旁伯中原主,父子君臣萬世權。 -- 出自宋·邵雍·仲尼吟
- 虛堂更覺野原闊,榆柳浩浩波濤吟。 -- 出自宋·晁補之·飲城西贈金鄉(xiāng)宰韓宗恕
- 閉門遺日月,原上感年華。 -- 出自宋·晁補之·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