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5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垅蓯。 -- 出自宋·歐陽修·秋懷二首寄圣俞
- 并轡登北原,分首昭陵道。 -- 出自宋·歐陽修·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
- 因緣初莫原,感吒徒自嘆。 -- 出自宋·歐陽修·寄生槐
- 任生居太原,白首勤著撰。 -- 出自宋·歐陽修·送任處士歸太原
- 秋色滿郊原,人行禾黍間。 -- 出自宋·歐陽修·又行次作
- 其父用赦原。 -- 出自魏晉·曹植·精微篇
- 于茲俯舊原,屬目駐華軒。 -- 出自唐·李世民·經破薛舉戰地
- 又如游九原,墳墓包槨柩。 -- 出自唐·韓愈·南山詩
- 赤風蕩中原,烈火無遺巢。 -- 出自唐·王昌齡·失題
- 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 -- 出自唐·王昌齡·從軍行二首
- 低迷隱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似香。 -- 出自唐·元稹·鶯鶯詩
- 夢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 -- 出自唐·元稹·夢井
- 忽憶咸陽原,荒田萬馀頃。 -- 出自唐·元稹·夢井
- 況有高高原,秋風四來迫。 -- 出自唐·元稹·遣興十首
- 分明寄取原頭路,百世長須此路行。 -- 出自唐·元稹·寒食日毛空路示侄晦及從簡
- 城上將軍原有令,江南才子本無知。 -- 出自明·唐寅·遲歸
- 如今黃土原邊夢,猶識呼鷹嗾犬圖。 -- 出自宋·范成大·題趙希遠案鷹圖
- 華裾繡高原,故人紛後陪。 -- 出自宋·范成大·興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巖,妙絕南州,率同僚餞
- 登高望寒原,黃云郁崢嶸。 -- 出自唐·孟郊·感懷
- 曉上荒涼原,吊彼寂寥魂。 -- 出自唐·孟郊·吊李元賓墳
- 汗馬臥高原,危旌倚長薄。 -- 出自唐·劉長卿·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
- 唯見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 出自唐·韋應物·悲故交
- 人物雄中原,園囿盛洛陽。 -- 出自宋·文天祥·題梅尉詩軸
- 豈知此中原,今古經百戰。 -- 出自宋·文天祥·發魚臺
- 荊棘暗長原,子規晝夜啼。 -- 出自宋·文天祥·北行第九十
-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 出自唐·高適·東平路中遇大水
- 多才陸平原,碩學鄭司農。 -- 出自唐·高適·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
- 昔陟乃平原,今來忽漣漪。 -- 出自唐·高適·同敬八、盧五泛河間清河
- 涼風吹北原,落日滿西陂。 -- 出自唐·高適·宋中別周、梁、李三子
- 碧嶂清江原有宅,白魚黃雀不論錢。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胡彥明同年羇旅京師寄李子飛三章一章道
- 君不見中原真種胡塵沒,南行市骨何倉卒。 -- 出自宋·黃庭堅·伯時彭蠡春牧圖
- 澤中多水原上乾,越人為種楚人食。 -- 出自宋·蘇轍·襄陽樂
- 彩扇不歌原上酒,青門頻返月中魂。 -- 出自宋·吳文英·浣溪沙
- 為國取中原,辟地玄冥北。 -- 出自宋·戴復古·阿奇晬日
- 絕目盡平原。 -- 出自南北·鮑照·上潯陽還都道中作詩
- 花木亂平原。 -- 出自南北·鮑照·代陽春登荊山行
- 何如牧兒原野間? -- 出自元·王冕·飯牛圖
- 捐身棄中原,烏鳶作患害。 -- 出自魏晉·阮籍·詠懷
- 襄鄧接中原,戰鏃古來有。 -- 出自明·王微·寒夜送夏夫人從楚入洛
- 昔時百丈原,泛泛皆挐舟。 -- 出自宋·司馬光·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 比自古、中原更雄。 -- 出自元·元好問·太常引·五云樓觀日華東
- 人到中年原易感,眼看華屋歸零落。 -- 出自元·元好問·滿江紅 內鄉作
- 落日霸陵原上,野煙凝碧池頭。 -- 出自元·元好問·木蘭花慢 孟津官舍,寄欽若欽用昆仲泣長安
- 善誘宗學原。 -- 出自南北·謝朓·奉和竟陵王同沉右率過劉先生墓詩
- 積德被居原。 -- 出自南北·庾信·周宗廟歌 皇夏
- 藏狐入斷原。 -- 出自南北·庾信·同州還詩
- 來登五丈原。 -- 出自南北·庾信·望野詩
- 一鹿走中原,熊虎競騰驤。 -- 出自明·劉基·放歌行
- 黃星照中原,天道遂披猖。 -- 出自明·劉基·詠史(二十一首)
- 耽耽視中原,為有景略耳。 -- 出自明·劉基·雜詩(三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