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4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君家北原上,千金買勝事。 -- 出自唐·錢起·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yè)(李祭酒別業(yè)俯視川林前
- 卻馬川原靜,聞雞水土平。 -- 出自唐·司空曙·御制雨后出城觀覽,敕朝臣已下屬和
-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 出自唐·張祜·題松汀驛
- 少待中原開霽了,一片閑云舒卷。 -- 出自宋·無名氏·念奴嬌·今年秋早
- 惟有郊原雀鼠肥。 -- 出自宋·無名氏·減字木蘭花 原無調(diào)名,茲據(jù)律補 浩然齋雅談
- 旱氣沃原田,煩蒸洗闤闤。 -- 出自宋·梅堯臣·詠懷
- 誰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 -- 出自宋·梅堯臣·襄城對雪二首
- 路遠寒原古,煙橫遠戍迷。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載陽郊外
- 南陽古原上,荒冢若魚鱗。 -- 出自宋·梅堯臣·古冢
- 衣冠漢原廟,歌舞魏西陵。 -- 出自宋·梅堯臣·和謝希深會圣宮
- 是時郊原新退暑,天清氣爽過林墅。 -- 出自宋·梅堯臣·和永叔柘枝歌
- 誰念平原君,能於眾中識。 -- 出自宋·梅堯臣·送宋中道太博倅廣平
- 言趨太原召,如忍宛陵親。 -- 出自宋·梅堯臣·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門叔父招
- 窮覽川原勝,經(jīng)行未厭頻。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師直晚步遍覽五垅川
- 生甘類原憲,死不學陶朱。 -- 出自宋·梅堯臣·貧
- 嗟為燎原火,終作覆巢梟。 -- 出自宋·梅堯臣·兵
- 甘貧慕原憲,齊物學莊周。 -- 出自宋·王禹偁·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
- 雨過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 出自宋·王禹偁·春晚綠野秀詩
- 有病如原憲,無才敵景差。 -- 出自宋·王禹偁·次韻和仲咸對雪散吟三十韻
- 耗蠹中原過太半,黃金買酎諸侯叛。 -- 出自宋·王禹偁·戰(zhàn)城南
- 開辟中原海境寬。 -- 出自宋·邵雍·梅花詩
- 滿目平原百里賒,寂寥深處見人家。 -- 出自宋·邵雍·秋日
- 忽憶太原為客日,經(jīng)秋縱酒未成歸。 -- 出自宋·邵雍·為客吟
- 地逈川原闊,村孤煙水閑。 -- 出自宋·邵雍·川上懷舊
- 一片中原萬里馀,殆非孱德所宜居。 -- 出自宋·邵雍·觀三王吟
- 黍稷盈原疇。 -- 出自魏晉·王粲·從軍詩
- 平日鸰原左右手,蟨邛前后未須論。 -- 出自宋·晁補之·寄懷八弟三首
- 禾熟秋原靜,高蟬尚遠音。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八弟西園課經(jīng)二首一
- 老覺田原好,慵疏里巷尋。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八弟西園課經(jīng)二首一
- 小閣高原最上頭,下床莫遣許公羞。 -- 出自宋·晁補之·東皋十首
- 原學平原公,試草乞求米簡。 -- 出自宋·朱翌·讀杜詩至減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舟人偶來告饑
- 地設中原如此險,人無斗志若為功。 -- 出自宋·朱翌·過烏龍嶺
- 野火燒原雉昏雊,黃塵漲天牛亂斗。 -- 出自宋·陳師道·舟中二首
- 他年九原淚,仍是兩馮君。 -- 出自宋·陳師道·杜侍郎挽詞三首
- 秋入川原秀,風連鼓角悲。 -- 出自宋·陳師道·送秦覯二首
- 家在中原歸未得,江淮斷道無行舟。 -- 出自宋·陳師道·次韻寄答晁無咎
- 野火燎原塵漲天,道聞馬嘶不相得。 -- 出自宋·陳師道·大風
- 莽莽中原王氣黯,嘶風胡馬尚南來。 -- 出自近代·柳亞子·題夏內(nèi)史集
- 北望中原涕淚多,胡塵慘淡漢山河。 -- 出自近代·柳亞子·題張蒼水集
- 倘使平原能滅虜,禪文九錫亦何妨。 -- 出自近代·柳亞子·王述庵論詩絕句詆諆放翁,感而賦此
- 從此中原虛正朔,遂令驕虜擅皇都。 -- 出自近代·柳亞子·四月二十五日
- 細雨鮮原潤,東風古道閒。 -- 出自宋·宋祁·出城所見賦五題
- 行稻鮮原綠,攀花雜樹紅。 -- 出自宋·宋祁·送江陰簿江楚材先輩
-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 -- 出自宋·宋祁·長葛道中作寄侍讀梅給事
- 乳雉嬉原隩,歌牛下浦陰。 -- 出自宋·宋祁·春野觀農(nóng)事
- 卻為東原句,猶馀三嘆聲。 -- 出自宋·宋祁·賈子明出東原采擷野蔬并詩見寄
- 霜日蓬原路,天風柏殿聲。 -- 出自宋·張耒·歲暮書事十二首
- 東望川原拱別都,漢唐冠蓋已兵墟。 -- 出自宋·張耒·福昌雜詠五首
- 莽莽平原綠,悠悠晚樹紅。 -- 出自宋·張耒·送春
- 洛陽西原君莫行,秋光處處系人情。 -- 出自宋·張耒·福昌秋日效張文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