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2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中原事,縱匈奴未滅,畢竟男兒。 -- 出自宋·劉過·沁園春·古豈無人
- 中原邈邈路何長,文物衣冠天一方。 -- 出自宋·劉過·夜思中原
- 中原地與荊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 出自宋·劉過·憶鄂渚
- 荒原傍海多間趣,閉戶觀書有倦時。 -- 出自宋·劉過·監官權學
- 九原若遇余豳國,猶話孤城未解圍。 -- 出自明·解縉·挽筠澗先生
- 平原門下十余人,獨受恩多未殺身。 -- 出自唐·鮑溶·送薛補闕入朝
- 郊原鵬影到,樓閣蜃云和。 -- 出自唐·耿湋·送海州盧錄事
- 郊原多似是,甘苦冀情詳。 -- 出自宋·丁謂·菊
- 岡原何郁盤,左右瞰龍□。 -- 出自宋·韓維·會圣宮
- 川原誰作呼鷹出,樓觀朝宜跋馬看。 -- 出自宋·韓維·奉和府判學士景彝喜雪
- 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復華。 -- 出自宋·韓維·奉答原甫登契丹嶺見寄
- 所原學如何,豈不信茲在。 -- 出自宋·包恢·和陳七峰七詩韻
- 能原始要終,修短非緩急。 -- 出自宋·包恢·和陳七峰七詩韻
- 但原復反本,同盟松竹堅。 -- 出自宋·包恢·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 但原主益圣,比肩皆皋夔。 -- 出自宋·包恢·壽家君克堂先生
- 川原膴膴樹斑斑,十進而春風一望間。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昌原弗相見,所謂順之逆。 -- 出自宋·蘇泂·即席次韻景周梅花
- 本原天意覺,去就物情求。 -- 出自宋·蘇泂·梅口遣興
- 平原門下十馀人,獨受恩多未殺身。 -- 出自唐·鮑防·送薛補闕入朝
- 太原梁苑已升天。 -- 出自元·馬鈺·南柯子·王與馬相見
- 太原公疾苦,聽予告切。 -- 出自元·譚處端·無調名 贈京兆府安王解元
- 扁原缺扁字,茲據丁鈔本補舟脫去。 -- 出自元·白樸·摸魚子 復用前韻
- 中原相繼陷,無由遂歸耕。 -- 出自明·宋濂·義俠歌(效白樂天體)
- 淳原當日盛,杰觀連云稠。 -- 出自明·宋濂·憶與劉伯溫章三益葉景淵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
- 郊原化巨浸,何地有桑棗。 -- 出自明·宋濂·示呂生(有序)
- 平原草色著霜初,試閱天閑萬乘余。 -- 出自清·乾隆·閱馬
- 中原厲迅飆。 -- 出自魏晉·盧諶·贈崔溫詩
- 游原采蕭藿。 -- 出自魏晉·盧諶·時興詩
- 丘原青未了,又到綠波前。 -- 出自·老舍·內蒙東部紀游 達賚湖
- 晴原漫漫望不盡,山色照野光如濡。 -- 出自宋·蘇洵·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
- 太原宋生生好奇,鐵筆為予親刻斫。 -- 出自明·李東陽·石鼓歌
- 中原野龍斗未休,兩虎私斗真龍憂。 -- 出自明·李東陽·兩虎斗
- 中原未清壯士死,遺恨吳江半江水。 -- 出自明·李東陽·聞雞行
- 太原亦有娘子軍,誰道軍中無婦人? -- 出自明·李東陽·高涼洗
- 平原太守曾未識。 -- 出自明·李東陽·司農笏
- 平原蒼莽不知處,忽有細路通榛蕪。 -- 出自明·李東陽·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
- 九原若見楊家姑,應問婦來何太晚。 -- 出自明·李東陽·南風嘆
- 川原暖入三春雨,殿閣涼分六月陰。 -- 出自明·李東陽·次韻賀彭閣老先生(二首)
- 中原遺老在,歲歲夢王師。 -- 出自宋·白珽·岳武穆精忠廟
- 中原卻被夜深埋。 -- 出自·顧隨·南歌子·倦續黃粱夢
- 川原世上異,日月洞中春。 -- 出自宋·白元鑒·大滌洞
- 中原武馬場,故國虎狼窟。 -- 出自宋·百醉老人·句
- 鶴原橫霣第三人,鶴唳華亭不復春。 -- 出自清·曾國藩·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 本原盡溟漠,日用垂日星。 -- 出自宋·陳普·感興
- 九原若遇韓延壽,祗共咨嗟嘆兩疏。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蕭望之
- 本原無不見,支派自循序。 -- 出自宋·陳普·朱文公
- 中原一發天涯夢,元佑孤臣海外歸。 -- 出自宋·諶祜·句
- 屈原離騷芳草遍,召南治世梅先見。 -- 出自宋·諶祜·句
- 惟原天子壽,復倍轉輪數。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悲原洪深,衣被四海。 -- 出自宋·釋惟一·觀音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