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乘時早取封侯印,莫憚郊原骨已枯。 -- 出自宋·吳芾·和天予二首
- 伊昔我生適太平,豈信中原有甲兵。 -- 出自宋·吳芾·續潘仲嚴秋夜嘆
- 敢將體足憚沾涂,日日高原帶雨鋤。 -- 出自宋·曾協·老農十首
- 異時擊壤為幸民,一犁亦原從耕稼。 -- 出自宋·李流謙·寄送梁子輔赴召
- 迥陂積水長蒲蔣,散步郊原借夕涼。 -- 出自宋·李流謙·蕪湖晚步
- 孤生蒙庇逾歲月,況復鴒原辱甄錄。 -- 出自宋·李流謙·送王總卿
- 南方已定雖饒富,北望中原正慘神。 -- 出自宋·晁公武·南定樓
- 只今抱膝緣何事,北望中原有所思。 -- 出自宋·姜特立·賦張舍人抱嘯堂五首
- 滂沱一雨洗清秋,千里郊原旱氣收。 -- 出自宋·姜特立·秋旱驟雨
- 蜀道乘騾萬里來,不識平原濟世才。 -- 出自宋·李洪·和柯山先生讀中興碑
- 道非身外亦非中,左右逢原作麼逢。 -- 出自宋·樓鑰·雙峰二偈
- 賞花攜酒那容緩,走遍郊原莫便回。 -- 出自宋·樓鑰·尋春次韻
- 江梅破臘,把一枝來報,□原無空格,據律補春消息。 -- 出自宋·傅大詢·念奴嬌·江梅破臘
- 四望潮登浦溆,萬頃綠浮原野,堤岸溢波瀾。 -- 出自宋·林淳·水調歌頭·螺水亙千古
- 自笑衰遲,未能軒輊,漫勞原注:別本作“榮”字噓吸。 -- 出自宋·京鏜·水龍吟·推移隨牒紅塵里
- 盡還故秩問所從,豪杰中原資號召。 -- 出自宋·楊冠卿·秦侯不調累年識者嘆息茲以規恢秘略親簡上知
- 君王神武不恬兵,氣讋中原一掃平。 -- 出自宋·楊冠卿·讀親征詔
- 平山堂對妙高峰,極目郊原萬里同。 -- 出自宋·趙善括·平山堂
- 一春煙雨歇空蒙,高下川原杳靄中。 -- 出自宋·游九言·秀州道中
- 況今王氣在東南,北望中原渺蕭瑟。 -- 出自宋·趙蕃·贈唐德輿通判
- 皇朝銳意急英賢,虜據中原七十年。 -- 出自宋·陳亮·廷對應制
- 傷心南渡英雄盡,屈指中原歲月疏。 -- 出自宋·汪莘·游甘露寺
- 家有靈光獨巋然,事感鴒原驚已昨。 -- 出自宋·曹彥約·季直經干喜得三白次師繹韻見餉走筆奉和
- 面前不著淮山礙,望到中原天盡頭。 -- 出自宋·劉仙倫·題張仲隆快目樓壁
- 翠華南度幾千余,始見中原與閏俱。 -- 出自宋·李壁·再和雁湖十首
- 世臣元不如喬木,閱盡中原幾戰場。 -- 出自宋·程珌·陳時柏
- 當時顛未誰能記,家有中原孤臣書。 -- 出自宋·程珌·秘閣儒榮堂
- 師保萬民功業別,向西京、原廟行圭瓚。 -- 出自宋·李劉·賀新郎·鵠立通明殿
- 云屯營壘樵蘇飽,雨足郊原菽粟豐。 -- 出自宋·李劉·壽漕使
- 候蟲奮地桃李妍,野火燒原葭菼茁。 -- 出自宋·魏了翁·肩吾摘傍梅讀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為詩惟發之用
- 請觀管輅揚子云,欲作九原誰可喚。 -- 出自宋·劉學箕·長句簡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
- 諸君收淚已無言,煙外中原草色昏。 -- 出自宋·周文璞·新亭
- 憂端轉搶攘,邦本須愛護,原油公遲東歸,為帝寬西顧。 -- 出自宋·程公許·喜雨上西清崔先生
- 陳古鑒今皆實跡,論思亟原張吾軍。 -- 出自宋·岳珂·賀李微之兼工侍二首
- 感時莫灑花前淚,不道中原漲戰塵。 -- 出自宋·王邁·清明郊行
- 神交故國三千里,目斷中原四百州。 -- 出自宋·王邁·飛云樓
- 重來處,望畫舫天邊,轡絲原上。 -- 出自宋·蘇茂一·瑣窗寒·云浦蒼寒
- 荊湖右道分南北,勢與中原豈縣隔。 -- 出自宋·周端臣·送翁賓暘荊湖
- 無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處。 -- 出自宋·牟子才·風瀑竹
- 朝廷差下勸農官,同向郊原點檢看。 -- 出自宋·吳潛·劭農三首
- 南州六月天不雨,千里川原成赤土。 -- 出自宋·吳潛·喜雨歌
- 北風北風兮丹旐飛飛,申原邁邁兮鐸聲孔悲。 -- 出自宋·王柏·挽邵公容春
- 一區濟濟雖孤立,萬物原原得靜觀。 -- 出自宋·王柏·和得全喜雪韻
- 袖藏秘策君門遠,應望中原泣鼓鼙。 -- 出自宋·周弼·送人之漢上
- 個中妙理誰能會,且向平原喚督郵。 -- 出自宋·李曾伯·曾總干以乃尊侍郎二詩見示和韻
- 此胡蠶食諸戎盡,云擾中原野流血。 -- 出自宋·李曾伯·記十五日夜星犯月
- 山連楚甸三千里,地隔中原四百州。 -- 出自宋·李曾伯·同羅季能章成父張子直登樊城制勝樓
- 人還故老衣冠喜,我為中原草木愁。 -- 出自宋·李曾伯·乙未渡淮點軍登壽春南樓
- 老衰不辦茶歌獻,但誦周原遠有華。 -- 出自宋·趙汝騰·再用韻答高茶使
- 仰高致兮慕予,積卑忱兮原攄。 -- 出自宋·趙汝騰·與張草廬予欲嗣奏聘君草廬寄聲止予歌以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