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是中卻有商量處,且道青原幾許高。 -- 出自宋·楊萬里·題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鷺青原遮不住。 -- 出自宋·楊萬里·送趙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
- 未嫌春脕不多花,只愛青原綠似爪。 -- 出自宋·楊萬里·永和遇風
- 秋生疏雨微云處,月仄青原白鷺邊。 -- 出自宋·楊萬里·題吉水余端蒙明府縣門飛鳧閣
- 高譚魏國訪先生,修刺平原過內史。 -- 出自唐·韓翃·送李湜下第歸衛州便游河北
- 割鮮大嚼飽何求,薦食中原天震怒。 -- 出自宋·范成大·題張戡蕃馬射獵圖
- 青天不盡鳥飛盡,吳楚川原似衲衣。 -- 出自宋·范成大·泉亭
- 薛侯俊健如生猱,不識中原生土豪。 -- 出自宋·周邦彥·薛侯馬
- 向前問個長沙路,舊是屈原沈溺處。 -- 出自唐·王建·荊門行
- 門連野水風長到,驢放秋原夜不歸。 -- 出自唐·張籍·贈項斯
-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 出自宋·黃庭堅·清明
- 雷驚天地龍蛇螫,雨足郊原草木柔。 -- 出自宋·黃庭堅·清明
- 澶淵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庫瘡。 -- 出自宋·黃庭堅·題文潞公黃河議後
- 今時此事久索漠,吾恐九原公可作。 -- 出自宋·黃庭堅·思賢
- 甕邊吏部應歡喜,殊勝平原老督郵。 -- 出自宋·黃庭堅·送酒與畢大夫
- 從來絕色知難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 出自唐·羅隱·馬嵬坡
- 功成變化無蹤跡,望斷中原百尺樓。 -- 出自宋·蘇轍·試院唱酬十一首 次韻呂君豐城寶氣亭
- 心游幽闕鳥飛處,身在中原山盡邊。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 牽入故關榆葉赤,未慣中原暖風日。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好頭赤
- 心游幽闕烏飛處,身在中原山盡邊。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四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 山林瘴霧老難堪,歸去中原荼亦甘。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過嶺
- 鄴都従事堂中客,涕灑高原柏子新。 -- 出自宋·蘇轍·元絳參政挽詞
- 半天輪奐獨嵬峨,遙望青原瞰碧螺。 -- 出自宋·戴復古·吉州堆勝樓謝景周司理居其上
- 黃堂開宴領佳賓,白鷺青原景一新。 -- 出自宋·戴復古·陪厲寺丞賞芍藥
- 河流東海奔騰去,天近中原漸覺低。 -- 出自元·王冕·過徐州洪至豐沛作
- 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綠。 -- 出自元·王冕·結交行送武之文
- 當時不慕桓文舉,草滿中原胡馬肥。 -- 出自宋·賀鑄·蕪湖王敦城下作
- 初通壑谷氣先冷,漸蔽郊原路疑絕。 -- 出自宋·曾鞏·詠雪
- 萬家市井魚鹽合,千里川原彩錯明。 -- 出自宋·曾鞏·薛老亭晚歸
- 乘秋更欲西山雨,一洗郊原晚稻香。 -- 出自宋·曾鞏·石門
- 江南不有名儒相,齒冷中原笑未休。 -- 出自唐·司空圖·南北史感遇十首
- 病來猶強引雛行,力上東原欲試耕。 -- 出自唐·司空圖·書懷
- 岳前大隊赴淮西,從此中原息鼓鼙。 -- 出自唐·司空圖·題裴晉公華岳廟題名
- 本來薄俗輕文字,卻致中原動鼓鼙。 -- 出自唐·司空圖·丁未歲歸王官谷
- 金人欲送徽欽返,其奈中原不要何! -- 出自清·鄭燮·紹興
- 滄桑長共此山河,卻為中原涕淚多。 -- 出自明·湯顯祖·書金史后
- 墓頭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一布 -- 出自元·元好問·鷓鴣天·華表歸來老令威
- 春城回首樹重重,立馬平原夕照中。 -- 出自唐·韋莊·北原閑眺
- 此詩終不為花作,惆悵東原此丘壑。 -- 出自宋·白玉蟾·胡東原香錦亭
- 悲風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 -- 出自清·陳維崧·點絳唇·夜宿臨洺驛
- 蹉跎江浦生華發,牢落寒原會素車。 -- 出自唐·權德輿·哭張十八校書
-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 出自唐·張祜·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
- 況平生慷慨,聞雞起舞,中原事業,不付公誰。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天下知名
- 如何只說臨安路,不較中原有幾程。 -- 出自宋·無名氏·題壁
- 且恐斷岸積瓊玖,復意陂原多產韭,又疑堆壟若柱灸。 -- 出自宋·梅堯臣·九山
- 新松煙翠入衣巾,雨後岡原不起塵。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孫浦二者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歸樂
- 三皇五帝從何出,掃地中原俟太平。 -- 出自宋·邵雍·掃地吟
- 漁村半落楚江邊,林外秋原雨外天。 -- 出自宋·晁補之·題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遠二首一
- 其人不見其言在,青草生原歲陽止。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校書孔彥常校資治通監作
- 薛老村西十里地,旱日燎原無柳林。 -- 出自宋·晁補之·閻子常攜琴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