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原上無情花,山中聽經石。 -- 出自唐·皎然·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
- 原借壁間瓢,一飲涼肺肝。 -- 出自宋·葉夢得·石井
- 原夫輩,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錐。 -- 出自宋·陳人杰·沁園春·記上層樓
- 原隰畇畇,春水更彌彌。 -- 出自宋·王之道·南鄉子·天際彩虹垂
- 原田嘉谷半焦黃,何獨枯魚濡涸轍。 -- 出自宋·王之道·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 原厭肉,川流血。 -- 出自金·段克己·滿江紅 過汴梁故宮城
- 原上見遠山,被褐起行歌。 -- 出自元·倪瓚·述懷
- 原萋日以斂,林華不守故。 -- 出自明·李夢陽·田園雜詩
- 原麓既如髡,閭井寧不然。 -- 出自明·王世貞·寓懷(以下四部稿)
- 原空鶻孤騫,山晚云萬疊。 -- 出自明·楊基·登三夏故城(二首)
-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 出自唐·齊己·寒節日寄鄉友
- 原隰旌門里,風云扆座隅。 -- 出自唐·劉憲·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 原下荊棘叢,叢邊有新墓。 -- 出自唐·趙微明·相和歌辭·挽歌
- 原憲自貧非苦病,次公未飲已多狂。 -- 出自宋·王珪·樓上會友述懷
- 原詩已缺。 -- 出自宋·尤袤·臺州郡齋雜詠十二首·靜鎮堂
- 原圖歲晚功,大用寧小成。 -- 出自宋·張栻·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 原持紫團珍,往扣黃庭境。 -- 出自宋·張栻·李仁甫用東坡寄王定國韻賦新羅參見貽亦復繼
- 原子進問學,琢磨須自修。 -- 出自宋·張栻·送然侄四歸二首
- 原言謹封殖,歲晚長敷榮。 -- 出自宋·張栻·安國晚酌葵軒分韻得成字
- 原言終玩繹,默參元化功。 -- 出自宋·張栻·送張深道二首
- 原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 -- 出自宋·張栻·送范伯崇
- 原君勉勿倦,抱膝試長吟。 -- 出自宋·張栻·和吳伯承
- 原為百煉剛,莫作繞指桑。 -- 出自宋·張栻·送甘甥可大從定叟弟之桂林
- 原言植根固,芬芳長慰予。 -- 出自宋·張栻·城南雜詠二十首·蘭澗
- 原流知袞袞,誦讀聽瑯瑯。 -- 出自宋·張栻·若海運使移節廣東賦詩贈別予每過若海諸郎誦
- 原崇詩禮訓,勿近利名場。 -- 出自宋·張栻·若海運使移節廣東賦詩贈別予每過若海諸郎誦
- 原言共勉厲,勿負岷山高。 -- 出自宋·張栻·三茅觀李仁父劉文潛員顯道趙溫叔崔子淵置酒
- 原言勉事此,奕葉光前規。 -- 出自宋·張栻·送范西叔教授西歸
- 原原錫潭水,匯此南城陰。 -- 出自宋·張栻·城南雜詠二十首·納湖
- 原堅歲寒節,慰我別離思。 -- 出自宋·張栻·秘閣鄭公移節鄉部置酒餞別詩以侑之
- 原公出調燮,容我濯滄浪。 -- 出自宋·陳造·十詩謝寥計使
- 原推變通術,霧雨均枯焦。 -- 出自宋·陳造·送李象山趨朝二首
- 原天開老眼,為子療饑腸。 -- 出自宋·陳造·謝陳夢錫詩卷二首
- 原言風誼重,暇計日月余。 -- 出自宋·陳造·次韻陸子高
- 原龍噓為霖,彍電歸袖手。 -- 出自宋·陳造·答余司理
- 原抄此詩謄此圖,開卷時時揖羊杜。 -- 出自宋·陳造·題陳主管東墻三峴圖
- 原引抆拭手,免興失時悲。 -- 出自宋·陳造·正學
- 原分升祿,少救并日饑。 -- 出自宋·陳造·正學
- 原言公等常娛予,不辱裋褐榮瓊琚。 -- 出自宋·陳造·陳學正孫學錄有詩復次韻
- 原言崇明德,永作國璠玙。 -- 出自宋·吳泳·壽魏鶴山
- 原言福星當紫宸,光照鄰女長無貧。 -- 出自宋·吳泳·壽梁漕
- 原公歲歲常壽考,剩寄詩筒祝難老。 -- 出自宋·吳泳·壽范翁
- 原言茂遠猷,挽河灑天狼。 -- 出自宋·吳泳·送李雁湖大參赴遂寧
- 原來佛不奪眾生愿。 -- 出自宋·凈端·漁家傲·一只孤舟巡海岸
- 原公看我還,長歌賦歸休。 -- 出自宋·趙企·別天臺
- 原野足餓殍,山澤漫臞仙。 -- 出自宋·王灼·讀王尼傳
- 原詩各本皆缺以上。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似表弟題朝爽亭呈公曄公和二友
- 原憲雖貧亦非窮。 -- 出自宋·鄧肅·次鼓腹謠元韻
- 原來是云溫雨潤。 -- 出自宋·楊無咎·雨中花令·自是云溫雨潤
- 原野回舊色,花柳搖新春。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