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 出自唐·李白·扶風豪士歌
- 原野曠超緬,關河紛雜重。 -- 出自唐·李白·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 原田浩如海,袞袞盡東傾。 -- 出自宋·蘇軾·大秦寺
- 原廟固應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 -- 出自宋·蘇軾·十月二十日,恭聞太皇太后升遐,以軾罪人,
-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則寧。 -- 出自先秦·詩經·黍苗
- 原生衣百結,顏子食一簞。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原上晚無人,因高聊四顧。 -- 出自唐·白居易·西原晚望
- 原上新墳委一身,城中舊宅有何人? -- 出自唐·白居易·過高將軍墓
- (原文此處缺十二字)徹曉紗窗下,待來君不知。 -- 出自唐·李煜·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
-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 -- 出自清·納蘭性德·臨江仙·昨夜個人曾有約
- 原貧道尊顯,回夭死芬芳。 -- 出自宋·陸游·雜感
- 原野暮云低欲雨,陂湖秋水浩無津。 -- 出自宋·陸游·野興
- 原野無閑土,鄉閭有老人。 -- 出自宋·陸游·秋來益覺頑健時一出游意中甚適雜賦五字
- 原上一縷云,水面數點雨。 -- 出自宋·陸游·記東村父老言
- 原上老翁眠犢背,籬根小婦牧羊群。 -- 出自宋·陸游·以事至城南書觸目
- 原生納決履,清歌暢商音。 -- 出自魏晉·陶淵明·詠貧士 其三
- 原田敗粟麥,欲訴嗟無賕。 -- 出自宋·王安石·感事
- 原野已多思,風霜潛減威。 -- 出自唐·劉禹錫·歲杪將發楚州呈樂天
- 原心良自誣,猥欲私所尚。 -- 出自宋·秦觀·春日雜興十首
- 原廟初更十二章,還輿詔蹕幸諸庠。 -- 出自宋·秦觀·駕幸太學
- 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 -- 出自魏晉·曹植·贈白馬王彪
- 原頭火燒靜兀兀,野雉畏鷹出復沒。 -- 出自唐·韓愈·雉帶箭
- 原燎逢冰井,鴻流值木罌。 -- 出自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 原啟前禽路,山縈后騎行。 -- 出自唐·李嶠·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
- 原隰荑綠柳。 -- 出自南北·謝靈運·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
- 原廟丹青儼若神,鏡奩遺物尚如新。 -- 出自近代·王國維·頤和園詞
- 原田何莓莓,野水亂平楚。 -- 出自宋·范成大·荊渚堤上
- 原田坦若看掌上,沙路凈如行鏡中。 -- 出自宋·范成大·逐寧府始見平川,喜成短歌
- 原因服餌斷膏梁,未讓南華養生主。 -- 出自宋·周邦彥·芝術歌
- 原見唐朝呂墨客,膝行問道求神方。 -- 出自宋·周邦彥·晚憩杜橋館
- 原色不分路,錫聲遙隔塵。 -- 出自唐·張籍·送安法師
- 原谷徑途澀,春陽草木敷。 -- 出自唐·韋應物·往云門郊居途經回流作
- 原始則返終,終始本一致。 -- 出自宋·文天祥·贈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
- 原上諸生哭,黃花衰草中。 -- 出自宋·文天祥·挽王遠叔
- 原頭殯御繞新塋,原下行人望哭聲。 -- 出自唐·盧綸·哭司農苗主簿
- 原傾肺腸事,盡入焦梧桐。 -- 出自唐·賈島·投孟郊
- 原閣期躋攀,潭舫偶俱入。 -- 出自唐·賈島·重酬姚少府
- 原野正蕭瑟,中間分散情。 -- 出自唐·賈島·送徐員外赴河中
- 原寺偏鄰近,開門物景澄。 -- 出自唐·賈島·夏夜
- 原下相逢便別離,蟬鳴關路使回時。 -- 出自唐·賈島·送周判官元范赴越
- 原西居處靜,門對曲江開。 -- 出自唐·賈島·訪李甘原居
- 原田水洸洸,何時稼如云。 -- 出自宋·黃庭堅·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載
- 原無馬上封侯骨,安用人間使鬼錢。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胡彥明同年羇旅京師寄李子飛三章一章道
- 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 -- 出自宋·黃庭堅·戒殺詩
- 原上荻花飄素發,道傍菰葉碎羅巾。 -- 出自唐·羅隱·漂母冢
- 原隰繁分繡,村墟盡小侯。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減降諸縣囚徒事畢登覽
- 原廟因前室,中朝避冊書。 -- 出自宋·蘇轍·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 原野實甘荼。 -- 出自南北·鮑照·從過舊宮詩
- 原田每每盡禾黍,青山不掩諸公羞。 -- 出自元·王冕·金陵行送余局官
- 原田遠風交,平林素煙橫。 -- 出自元·王冕·留題悠然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