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厚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林靜秋色多,潭深月光厚。”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自從離別久,不覺塵埃厚。 -- 出自唐·李白·去婦詞 ( 一作顧況詩 )
- 故人在萬里,不復為薄厚。 -- 出自宋·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坐談雜今古,不答顏愈厚。 -- 出自宋·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坐令雞棲車,長載朱伯厚。 -- 出自宋·蘇軾·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余與可既歿追和其韻
- 只應留遠人,此意固亦厚。 -- 出自宋·蘇軾·新灘阻風
- 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 -- 出自唐·杜甫·述懷
- 上云天下亂,宜與英俊厚。 -- 出自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
- 羸骸將何適,履險顏益厚。 -- 出自唐·杜甫·上水遣懷
- 相逢半新故,取別隨薄厚。 -- 出自唐·杜甫·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諸公,得
- 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 -- 出自唐·白居易·雙石
- 巖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 -- 出自唐·白居易·游坊口懸泉偶題石上 時為河南尹。
- 家貧氣未餒,禮薄情更厚。 -- 出自宋·陸游·秋郊有懷
- 已覓余名潤枯骨,更謀厚積遺何人? -- 出自宋·陸游·示客
- 固知適天幸,自養亦差厚。 -- 出自宋·陸游·戊辰歲除前五日作新歲八十有五矣
- 疏索故人緣病酒,折除厚祿為看花。 -- 出自宋·陸游·小飲房園
-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 出自魏晉·陶淵明·擬古 其一
- 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 -- 出自唐·李賀·感諷五首 其五
-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 出自宋·王安石·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訪茶法利害見寄
- 八元邦族盛,萬石門風厚。 -- 出自唐·劉禹錫·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徑松成陰,悵然
- 豈至理不吾喻兮,如意厚而悲深。 -- 出自宋·秦觀·蔡氏哀詞
- 稟生值堯年,率性在龐厚。 -- 出自宋·晏殊·巢父井
- --韓愈休輸任訛寢,報力厚麩秳。 -- 出自唐·韓愈·征蜀聯句
- 此劍何太奇,此心何太厚。 -- 出自唐·元稹·說劍
- 土性本高明,天材更渾厚,革之成國器,實假匠伯手。 -- 出自宋·黃庭堅·贈希孝
- 天與水饃糊,不復知地厚。 -- 出自宋·黃庭堅·大雷口阻風
- 萬艘萍無根,乃知積水厚。 -- 出自宋·黃庭堅·庚寅乙未猶泊大雷口
- 樞機要發遲,飲食戒味厚。 -- 出自宋·黃庭堅·頤軒詩六首
- 養軀無千金,特為親故厚。 -- 出自宋·黃庭堅·乙未移舟出口
- 憶食江南薇,子獨于我厚。 -- 出自宋·黃庭堅·贈別李端叔
- 物生恨失養,養至無不厚。 -- 出自宋·蘇轍·養竹
- 尚應天愍人,云族朝來厚。 -- 出自宋·蘇轍·欲雪
- 膩垢不能去,面貌殊覺厚。 -- 出自元·王冕·歷棗強縣
- 其余施諸小,未負風義厚。 -- 出自宋·曾鞏·雜詩五首
- 食新恐非稱,分少覺已厚。 -- 出自宋·曾鞏·食梨
- 中朝故人豈念我,重裘厚履飄華纓。 -- 出自宋·司馬光·苦寒行
- 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 出自元·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 巍巍神祖烈,乾坤讓高厚。 -- 出自明·劉基·渡江遣懷
- 向市空抱歸,令人顏甚厚。 -- 出自唐·王翰·言懷呈董仲綸訓導
- 儉慈孝哲鍾天性,深仁厚澤遍群黎。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三弄曉
- 貞固見天機,壽脈滋培厚。 -- 出自宋·無名氏·生查子
- 馬骨隱細牛骨麤,馬毛厚密牛毛疏。 -- 出自宋·梅堯臣·觀何君寶畫
- 松株不滿尺,廊廟色已厚。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持國新植西軒
- 凌晨關塞陽,追賞顏匪厚。 -- 出自宋·梅堯臣·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 輕車馳入關,秋色秦山厚。 -- 出自宋·梅堯臣·送陜西提刑陸介夫學士
- 問爺若個邊,天性已見厚。 -- 出自宋·梅堯臣·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懷
- 朱盤何累累,紫乳封霜厚。 -- 出自宋·梅堯臣·范景仁席中賦莆萄
- 脊硬不移匍匐手,語遲厚養粹凝姿。 -- 出自宋·陳著·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孫試周八句
- 乃知人命薄,反不若紙厚。 -- 出自當代·錢鐘書·哀若渠
- 空床對虛牖,不覺塵埃厚。 -- 出自唐·顧況·棄婦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