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9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昨登定林山,俯視東南陔。 -- 出自宋·王安石·定林示道原
- 飄若越鳥北,心常在南枝。 -- 出自宋·王安石·寄虔州江陰二妹
- 浩然江湖思,果得東南守。 -- 出自宋·王安石·送吳仲庶出守潭州
- 地靈瘴癘絕,人物傾南極。 -- 出自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參惠州軍
- 雁雁無定棲,隨陽以南北。 -- 出自宋·王安石·同昌叔賦雁奴
- 葉山何嗟峨,秀峙東南偏。 -- 出自宋·王安石·胡氏逢原堂
-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 -- 出自宋·王安石·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 嘗持一尺箠,跨馬河南北。 -- 出自宋·王安石·送鄭叔熊歸閩
- 知憶舊游還想見,西南枝上月徘徊。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宋次道憶太平早梅
- 西城方外士,傳法自南華。 -- 出自宋·王安石·和唐公舍人訪凈因
- 呼僮擁草垡,復使東南注。 -- 出自宋·王安石·月夜二首
- 寬恕許自劾,終欲東南流。 -- 出自宋·王安石·送張拱微出都
- ⑤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澗濱。 -- 出自唐·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舊游①
- 薊門天北畔,銅柱日南端。 -- 出自唐·孟浩然·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蘇臺張使君及浪泊戍主
- 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 -- 出自唐·孟浩然·澗南園即事貽皎上人
- 聞君馳彩騎,躞蹀指南荊。 -- 出自唐·孟浩然·送桓子之郢成禮
- 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飛。 -- 出自唐·孟浩然·送洗然弟進士舉
-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 出自唐·張九齡·當涂界寄裴宣州
- 天文虛北斗,人事罷南宮。 -- 出自唐·張九齡·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
- 征鞍稅北渚,歸帆指南垂。 -- 出自唐·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 罷歸猶右職,待罪尚南荊。 -- 出自唐·張九齡·酬宋使君見贈之作
- 魚書來北闕,鹢首下南荊。 -- 出自唐·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
- 遂于鼙鼓間,移植東南美。 -- 出自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
- 崩騰天寶末,塵暗燕南垂。 -- 出自唐·劉禹錫·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
- 支川讓其威,蓄縮至南委。 -- 出自唐·劉禹錫·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因令屬和
- 水鄉吳蜀限,地勢東南庳。 -- 出自唐·劉禹錫·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因令屬和
- 秋次池上館,林塘照南榮。 -- 出自唐·劉禹錫·秋晚題湖城驛池上亭
- 報白君,別來已渡江南春。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寄憶舊游,因作報白君以答
- 江北萬人看玉節,江南千騎引金鐃。 -- 出自唐·劉禹錫·重送浙西李相公頃廉問江南已經七載,后歷滑
- 一吟相思曲,惆悵江南春。 -- 出自唐·劉禹錫·酬令狐相公親仁郭家花下即事見寄
- 胡塵昔起薊北門,河南地屬平盧軍。 -- 出自唐·劉禹錫·平齊行二首
- 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 -- 出自唐·劉禹錫·鶴嘆二首
- 漢郡三十六,郁林東南遙。 -- 出自唐·劉禹錫·和竇中丞晚入容江作
-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 出自唐·劉禹錫·養鷙詞
- 曾聞天寶末,胡馬西南騖。 -- 出自唐·劉禹錫·順陽歌
- 寂寥照鏡臺,遺基古南陽。 -- 出自唐·劉禹錫·詠古二首有所寄
- 銅壺方促夜,斗柄暫南回。 -- 出自唐·劉禹錫·初夏曲三首
- 攝衣相問訊,解帶坐南榮。 -- 出自唐·劉禹錫·送李策秀才還湖南,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
- 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 出自唐·劉禹錫·送李策秀才還湖南,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
- 征黃在旦夕,早晚發南燕。 -- 出自唐·劉禹錫·酬滑州李尚書秋日見寄
- 無事垂鞭信馬頭,西南幾欲窮天盡。 -- 出自唐·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
- 騎將獵向南山口,城南狐兔不復有。 -- 出自唐·岑參·衛節度赤驃馬歌
- 憶昨在西掖,復曾入南宮。 -- 出自唐·岑參·東歸發犍為,至泥谿舟中作
- 故人漢陽使,走馬向南荊。 -- 出自唐·岑參·餞王岑判官赴襄陽道
-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 出自唐·岑參·趙將軍歌
- 明時不愛璧,浪跡東南游。 -- 出自唐·岑參·送陶銑棄舉荊南覲省
- 星當觜參分,地處西南僻。 -- 出自唐·岑參·入劍門作,寄杜、楊二郎中,時二公并為杜元
- 臼中西山藥,袖里淮南方。 -- 出自唐·岑參·林臥
- 年才三十馀,勇冠西南方。 -- 出自唐·岑參·東歸留題太常徐卿草堂(在蜀)
- 黔巫望西屬,越嶺通南奏。 -- 出自宋·歐陽修·憶山示圣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