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9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開卷例知歸路近,劍南樵叟為施丹。 -- 出自宋·蘇軾·躑躅
- 彭蠡東北源,廬阜西南麓。 -- 出自宋·蘇軾·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
- 滯留生此兒,足慰周南史。 -- 出自宋·蘇軾·葉濤致遠見和二詩復次其韻(濤顛倒元韻。)
- 晚景最可惜,分飛海南天。 -- 出自宋·蘇軾·和陶連雨獨飲二首
- 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 -- 出自唐·杜甫·洗兵馬
- 送客東郊道,遨游宿南山。 -- 出自唐·杜甫·遣興五首
- 貧居類村塢,僻近城南樓。 -- 出自唐·杜甫·夏日李公見訪
-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 出自唐·杜甫·別贊上人
-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 出自唐·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 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 -- 出自唐·杜甫·發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縣紀行)
- 飛霜任青女,賜被隔南宮。 -- 出自唐·杜甫·秋野五首
- 市北肩輿每聯袂,郭南抱甕亦隱幾。 -- 出自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近呈蘇渙侍
- 尉佗雖北拜,太史尚南留。 -- 出自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 春城回北斗,郢樹發南枝。 -- 出自唐·杜甫·元日寄韋氏妹
- 一紀出西蜀,于今向南斗。 -- 出自唐·杜甫·上水遣懷
- 晨光稍曚曨,更越西南頂。 -- 出自唐·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
-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 -- 出自唐·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 故人湖外少,春日嶺南長。 -- 出自唐·杜甫·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嶺南掌選崔郎中判官兼寄韋
- 竟流帳下血,大降湖南殃。 -- 出自唐·杜甫·入衡州
-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 -- 出自唐·杜甫·逼仄行,贈畢曜
-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 -- 出自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錄事之攝郴州
- 隨云拜東皇,掛席上南斗。 -- 出自唐·杜甫·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諸公,得
-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 -- 出自唐·杜甫·武侯廟(廟在白帝西郊)
- 隨波無限月,的的近南溟。 -- 出自唐·杜甫·宿白沙驛(初過湖南五里)
- 莫把驪駒頻唱,可惜南樓佳處,風月已凄涼。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折盡武昌柳
- 插架牙簽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鬚不。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文字覷天巧
- 是夢里、尋常行遍,江南江北。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江行和楊濟翁韻
- 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 出自唐·白居易·觀刈麥
- 明月又不駐,漸下西南天。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時傾一樽酒,坐望東南山。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風光近東早,水木向南清。 -- 出自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 感時良為已,獨倚池南樹。 -- 出自唐·白居易·送春
- 皆疑此山路,遷客多南征。 -- 出自唐·白居易·和思歸樂
- 獲戾自東洛,貶官向南荊。 -- 出自唐·白居易·和思歸樂
- 東道既不通,改轅遂南指。 -- 出自唐·白居易·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溪
- 瓶中鄠縣酒,墻上終南山。 -- 出自唐·白居易·朝歸書寄元八
- 高堂虛且迥,坐臥見南山。 -- 出自唐·白居易·傷宅
- 憐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 出自唐·白居易·放魚 自此后詩到江州作。
- 君年雖校少,憔悴謫南國。 -- 出自唐·白居易·寄元九 自此后在渭村作。
-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 出自唐·白居易·食后
- 秋風旦夕來,白日西南馳。 -- 出自唐·白居易·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
-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 出自唐·白居易·負冬日
- 啼到曉,唯能愁北人,南人慣聞如不聞。 -- 出自唐·白居易·山鷓鴣
- 風流吳中客,佳麗江南人。 -- 出自唐·白居易·郡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自此后在蘇州作
- 裊裊檐樹動,好風西南來。 -- 出自唐·白居易·立秋夕涼風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
- 糾謬靜東周,申冤動南蜀。 -- 出自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 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 -- 出自唐·白居易·初出城留別
- 鐘聲發東寺,夜色藏南山。 -- 出自唐·白居易·和櫛沐寄道友
- 洛下林園終共住,江南風月會重游。 -- 出自唐·白居易·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見和憶吳中舊游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