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9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鴛鴦非越鳥,何為眷南翔。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六
- 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 出自唐·李白·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其一
- 縫為絕國衣,遠寄日南客。 -- 出自唐·李白·黃葛篇
- 漾水向東去,漳流直南奔。 -- 出自唐·李白·入彭蠡經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游覽之
- 英王受廟略,秉鉞清南邊。 -- 出自唐·李白·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
- 何言西北至,卻走東南隅。 -- 出自唐·李白·贈崔咨議
- 暝色湖上來,微雨飛南軒。 -- 出自唐·李白·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空將澤畔吟,寄爾江南管。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驛寄裴隱
- 把酒爾何思,鷓鴣啼南園。 -- 出自唐·李白·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一(一作同王昌齡
-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白盡老髭須,明日淮南去。 -- 出自宋·蘇軾·生查子
-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 出自宋·蘇軾·游金山寺
- 嶺南萬戶皆春色,(嶺南萬戶酒。 -- 出自宋·蘇軾·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 何須夸落墨,獨賞江南工。 -- 出自宋·蘇軾·山茶
- 潘子久不調,沽酒江南村。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但覺秋來歸夢好,西南自有長城。 -- 出自宋·蘇軾·河滿子 湖州作,寄益守馮當世
- 誰寫少年容,樵人劍南老。 -- 出自宋·蘇軾·芙蓉
- 古汴從西來,迎我向南京。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東流入淮泗,送我東南行。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卜田向何許,石佛山南路。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莫言西蜀萬里,且到南華一游。 -- 出自宋·蘇軾·仆所至,未嘗出游。過長蘆,聞復禪師病甚,
- 臥聞三老白事,半夜南風打頭。 -- 出自宋·蘇軾·仆所至,未嘗出游。過長蘆,聞復禪師病甚,
- 仰見天蒼蒼,石室開南向。 -- 出自宋·蘇軾·出峽
- 好去江魚煮江水,劍南歸路有姜詩。 -- 出自宋·蘇軾·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
- 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 -- 出自宋·蘇軾·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
- 我是玉堂仙,謫來海南村。 -- 出自宋·蘇軾·入寺
- 絕交固未敢,且復東南奔。 -- 出自宋·蘇軾·孫巨源
- 坐待走龍蛇,清陰滿南臺。 -- 出自宋·蘇軾·種松得徠字(其四在懷古堂,其六在石經院。
- 古汴従西來,迎我向南京。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坐待斗與牛,錯落掛南甍。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孫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
- 下山而西行十數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尚寄別后詩,剪刻淮南春。 -- 出自宋·蘇軾·和趙德麟送陳傳道
- 如今城東瓜,不記召南茇。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月季花再生
- 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 -- 出自宋·蘇軾·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
- 代北初辭沒馬塵,江南來見臥云人。 -- 出自宋·蘇軾·贈清涼寺和長老
- 草木各有宜,珍產駢南荒。 -- 出自宋·蘇軾·薏苡
- 當為師子吼,佛法無南北。 -- 出自宋·蘇軾·聞潮陽吳子野出家?或為蘇過作?
- 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 -- 出自宋·蘇軾·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
- 晚歲益可羞,犯雪方南奔。 -- 出自宋·蘇軾·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
- 蔡河中夜決,橫浸國南方。 -- 出自宋·蘇軾·牛口見月
- 當為獅子吼,佛法無南北。 -- 出自宋·蘇軾·聞潮陽吳子野出家
- 庚桑托雞鵠,未肯化南榮。 -- 出自宋·蘇軾·留別蹇道士拱辰
- 還來送別處,雙淚寄南州。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初到陳州見寄二首次韻
- 我今漂泊等鴻雁,江南江北無常棲。 -- 出自宋·蘇軾·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 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 -- 出自宋·蘇軾·送小本禪師赴法云
- 系舟清洛尾,初見淮南山。 -- 出自宋·蘇軾·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 聚散一夢中,人北雁南翔。 -- 出自宋·蘇軾·謝仲適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 街東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綠錢生。 -- 出自宋·蘇軾·壽陽岸下
- 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 -- 出自宋·蘇軾·寄題梅宣義園亭
- 何處春風吹曉幕,江南綠水通珠閣。 -- 出自宋·蘇軾·轆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