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9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尤喜紫芝先入手,西南天柱與天鄰。 -- 出自宋·邵雍·謝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戶帖仍依元韻
- 七月芙蕖正爛開,東南園近日徘徊。 -- 出自宋·邵雍·秋游六首
- 水竹最佳處,履道之南偏。 -- 出自宋·邵雍·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
- 向晚意不快,把酒西南望。 -- 出自宋·邵雍·依韻和淮南憲張司封
- 望君不見君,但見鴻南翔。 -- 出自宋·邵雍·依韻和淮南憲張司封
- 浪搖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 出自唐·朱慶馀·夏末留別洞庭知己
- 黃粱未熟,紅旌已遠,南柯舊事。 -- 出自宋·晁補之·水龍吟·水晶宮繞千家
- 又還是、當年我向江南興。 -- 出自宋·晁補之·安公子·柳老荷花盡
- 淡云縈縷,天高群雁南征。 -- 出自宋·晁補之·八六子·喜秋晴
- 不周僨西北,川乃東南奔。 -- 出自宋·晁補之·謁岱祠即事
- 金陵宮殿春霏微,江南花發鷓鴣飛。 -- 出自宋·晁補之·芳儀怨
- 重惜吾楊李,徂秋各南征。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彥遠相州道中二首
- 汲黯在朝廷,永絕淮南覦。 -- 出自宋·晁補之·送呂承奉至山從呂龍圖晉伯辟秦州機宜
- 醉吟誰共可憐春,江南太守舊詩人。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和趙令僉防御春日感懷
- 請說當年王武子,淮南別乘謫仙人。 -- 出自宋·晁補之·和王定國見寄
- 鄴城旁缺通清溝,城南之水城中流。 -- 出自宋·晁補之·壓沙觀梨
- 誰言直諫居內少,淮南盜鑄煩撫綏。 -- 出自宋·晁補之·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
- 大明唐來寺,廢苑西南隅。 -- 出自宋·晁補之·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
- 揚州行矣勿濡滯,江南細雨收黃梅。 -- 出自宋·晁補之·贈楊景平
- 西北云收廓太虛,東南風急放船初。 -- 出自宋·朱翌·閏月四日大負出靈鷲捕魚具鱠且約冬間再集
- 忘懷從北院,歸命只南廬。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眷眷頭升米,悠悠東南都。 -- 出自宋·朱翌·與郭令步至城下見田間稻身已可插慨然有感示
- 自憐終北向,天遣試南詢。 -- 出自宋·朱翌·南華五十韻
- 司分大火舍,官作世南男。 -- 出自宋·朱翌·初到曲江六首
- 得一萬般皆畢,休分南北西東。 -- 出自宋·張伯端·西江月·天地才經否泰
- 向來期北上,可復改南轅。 -- 出自宋·陳師道·送何子溫移亳州三首
- 向來一瓣香,敬為曾南豐。 -- 出自宋·陳師道·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
- 驚魚畏密罟,獨鳥鳴南柯。 -- 出自宋·陳師道·次韻晁無斁夏雨
- 寧懷斗升粟,不理東南艇。 -- 出自宋·陳師道·次韻德麟吳越山水
- 匆匆立談罷,又見東南奔。 -- 出自宋·陳師道·寄邢和叔
- 丈人東南來,復作西南去。 -- 出自宋·陳師道·送外舅郭大夫西川提點刑獄
- 逐北我方填坎井,圖南誰得料鵬鯤。 -- 出自宋·陳師道·酬智叔見贈
- 雪擁寒門鵲不來,江南春信小遲回。 -- 出自宋·陳師道·次韻黃無悔惜梅
- 游子暮何歸,韋杜城南村。 -- 出自宋·陳師道·城南寓居
- 卻為甚、動長門怨感,南浦傷離。 -- 出自宋·趙長卿·勝勝慢/聲聲慢
- 吁嗟地氣如車輪,自南而北知幾春。 -- 出自宋·陳著·綠萼梅歌
- 麻麥在東阡,桑枯在南陌。 -- 出自宋·陳著·次韻弟觀用陶元亭歸田園居韻
- 吾行半東南,松江東南奇。 -- 出自宋·陳著·題黃長孺松江圖古箋
- 安得歸來舟,順風自南江。 -- 出自宋·陳著·次如心侄古意韻
- 珍重不盡用,嚴風護南津。 -- 出自宋·陳著·壽王修齋樞密·南津梅
- 神烈峰頭墓草青,湖南赤幟正縱橫。 -- 出自近代·柳亞子·存歿口號
- 試問隨風歸底處,江南黃葉已無村。 -- 出自當代·錢鐘書·亞歷山大港花園見落葉冒叔子[景璠]有詩即和
-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 -- 出自唐·顧況·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
- 蓂開海上影,桂吐淮南叢。 -- 出自唐·顧況·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
- 野人夜夢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閑。 -- 出自唐·顧況·苔蘚山歌
- 辟險延北阜,薙道陟南岑。 -- 出自唐·顧況·酬房杭州
- 始從西南升,又欲西南沒。 -- 出自唐·顧況·望初月簡于吏部
- 何處春風吹曉幕,江南淥水通朱閣。 -- 出自唐·顧況·悲歌四
- 故人行跡滅,秋草向南悲。 -- 出自唐·顧況·哭李別駕
- 悠悠南國思,夜向江南泊。 -- 出自唐·顧況·憶鄱陽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