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7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壇場壇坫跨東南,綿綿神理余叢槁上人傳衣恢未法,能截嚙流資再造。 -- 出自近代·陳三立·寄題湖心寺示慧之上人
- 為問小搖落,江南今若何? -- 出自明·張以寧·四景山水
- 西北高樓在,東南王氣銷。 -- 出自宋·錢昭度·句
- 行行吊影建溪南,舉眼何人共急難。 -- 出自宋·趙希逢·和憶弟妹
- 酒醒詩殘夢斷,南國正清秋。 -- 出自當代·梁羽生·八聲甘州 楊云聰
- 淮海表茲郡,東南誠要津。 -- 出自明·袁凱·適揚州
- 江外無來使,淮南盡搗衣。 -- 出自明·袁凱·思歸兼簡嚴八
- 西舍槽頭溜溜,南園鳥弄關關。 -- 出自明·袁凱·郊居(三首)
- 大江駭浪限東南,當日降帆有舊慚。 -- 出自清·談遷·渡江
- 大陸龍蛇起,江南風雨多。 -- 出自近代·李大釗·幼蘅行未久,相無又去江戶,作此送之
- 人言江南薄,江南信自樂。 -- 出自明·徐禎卿·江南樂八首代內作
- 左氏先經日,征南發例初。 -- 出自宋·劉筠·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
- 汶上朱轓寵,淮南白髮生。 -- 出自宋·宋庠·寄李端明獻臣
- 左右為容晚,東南作尉遙。 -- 出自宋·宋庠·送烏程吳尉
- 世言帝有虞,朔南聲教廣。 -- 出自宋·余靖·游韶石
- 郭內清溪響,溪南列岫光。 -- 出自宋·項安世·分宜縣
- 眼看客子過淮南,春逐檣竿起江北。 -- 出自宋·項安世·送李知縣赴蘄州廣濟
- 借宅星江上,山南已遍尋。 -- 出自宋·項安世·宿東林寺
- 燕北靜胡塵,河南濯我兵。 -- 出自宋·宗澤·雨晴渡關二首
- 孔墨休相并,張南僅比倫。 -- 出自宋·張嵲·劉忠顯挽詞
- 西北疆途蹙,東南信未通。 -- 出自宋·張嵲·次韻周子直四首
- 大漠與吳超,天南天北頭。 -- 出自宋·張嵲·防江二首
- 文武有天下,二南無變詩。 -- 出自宋·陳傅良·再用喜雪除夕二韻寄宗簡
- 洛學今無恙,東南屬此翁。 -- 出自宋·陳傅良·送長溪高國楹從學朱元晦
- 江北多戎馬,江南有戰船。 -- 出自宋·章甫·江北
- 更有一般獃,望南看北斗。 -- 出自宋·張镃·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
- 天將奇觀留東南,波織翡翠山堆藍。 -- 出自宋·張镃·同魏茂先潘茂洪泛湖終日
- 幕府盛賓僚,東南稱兩尉。 -- 出自宋·劉宰·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 我居市北子市南,中間萬口喧春蠶。 -- 出自宋·劉宰·畏雨不出簡張端袤昆仲符伯籌諸兄
- 愛靜移家住水南,門排古木枕寒潭。 -- 出自宋·趙汝鐩·訪黃簿留飲
- 指日南城障東南,托天半壁一柱擎,愿摩滯石歌中興。 -- 出自宋·劉黻·餞湖南趙提舉
- 四十一年身,天南作逐臣。 -- 出自宋·劉黻·偶作
-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 出自宋·韓希孟·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一朝嬰禍難,失身
-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 出自宋·韓希孟·練裙帶詩
- 時髦往往出江南,解褐須期居帝右。 -- 出自宋·陳舜俞·送南康劉道純秀才起應新詔
- 天下軍書動,西南霸氣偏。 -- 出自宋·孔武仲·諸葛武侯
- 楚日籃輿暖,淮南畫舸遒,歸時春已好,遲子曲江頭。 -- 出自宋·孔武仲·送張文潛之淮南
- 隴上麥經秋,江南梅已熟。 -- 出自宋·孔武仲·雨中
- 莫言嘉遁獨終南,即此城中住亦甘。 -- 出自明·沈周·市隱(成化甲午)
- 遙傳一檄定西南,世世稱藩無血刃。 -- 出自明·吳國倫·閣鴉行
- 商山遺素風,終南多佳期。 -- 出自清·魏耕·贈錢肅潤
- 硯北人何在,江南草又秋。 -- 出自明·袁中道·九日登中郎沙市宅上三層樓
- 生移艮岳過江南,不數東京舊帷樂。 -- 出自元·張憲·李嵩宋宮觀潮圖
- 一朝忽棄洪河南,來歸輿圖丞相府。 -- 出自宋·晁公溯·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
- 君詩字字敵雙南,直把驪珠取次探。 -- 出自宋·陳棣·觀曹壽卿上舍詩軸題其后
- 欲觀騷雅繼周南,虎子應須虎穴探。 -- 出自宋·陳棣·觀曹壽卿上舍詩軸題其后
- 擿埴憑誰為指南,囊空羞澀不容探。 -- 出自宋·陳棣·旅中有感復有前韻
- 蕭條幾載寓泉南,盂飯盤蔬味自甘。 -- 出自宋·陳宓·寄陳次顏
- 虞氏三年考,河南第一州。 -- 出自宋·陳天麟·送太守李公
- 草澤吾皇詔,圖南摶姓陳。 -- 出自宋·陳摶·辭上歸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