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6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北上武擔寺,南臨蜀錦園。 -- 出自宋·孫應時·武擔山
- 晚涼急櫂城南去,更復題詩作后緣。 -- 出自宋·孫應時·舟自震澤道吳興城外有感
- 傳警千門寂,南郊彩仗回。 -- 出自宋·唐觀·南郊回仗
- 分手仍攜手,南昌更武昌。 -- 出自宋·陶夢桂·送敞上人游湖湘
- 那知立馬江南客,一萼真香淚一巾。 -- 出自宋·滕岑·惜梅
- 一封朝奏夕南遷,抖摟精神笑出關。 -- 出自宋·汪大章·哭大愚呂公
- 弦歌密意寄南風,豈易形容長養功。 -- 出自宋·汪應辰·太上皇帝合端午帖子詞
- 四明之山東南雄,中有古柏高巃嵷。 -- 出自宋·王該·昭惠廟黃柏歌
- 危亭北據水南流,檻外頻來海上舟。 -- 出自宋·王過·句
- 大裘袞冕升南陛,小次龍床近午龕。 -- 出自宋·王俊刈·圓壇午龕行事
- 誰遣江淮限南北,從來宇宙一乾坤。 -- 出自宋·王柟·登浮光四望亭
- 北來因鼎粟,南至出渠船。 -- 出自宋·王阮·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 東皋耕澤澤,南畝溜濺濺。 -- 出自宋·王阮·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 東湖歸踐履,南浦薦風騷。 -- 出自宋·王阮·佚老堂二首
- 西晉旌陽令,南昌鐵柱宮。 -- 出自宋·王阮·鐵柱觀一首
- 西風若得淮南信,煩致空山慰空情。 -- 出自宋·王阮·和戴倅韻寄苗侯一首
- 憶昔韓退之,南征過吾州。 -- 出自宋·王恕·詩二首
- 魚枯卻識江南岸,應有臨劣羨不如。 -- 出自宋·王遂·謝趙廬州送淮白
- 不肯趨權門,南走雁山死。 -- 出自宋·王遂·送三八弟歸九江
- 誰將淮水分南北,直到幽燕始是邊。 -- 出自宋·王信·第一山
- 退這昔日徙南服,祝融勝擲開仙扃。 -- 出自宋·王洋·因與伯氏同一僧話武夷事作詩追寄之
- 篇篇秀潤東南竹,落落珠璣小大鄒。 -- 出自宋·王洋·伯氏臨江使君寄薌林次韻
- 天門未借西南風。 -- 出自宋·王洋·路居士山水歌
- 醉鄉境界無南北,不用移封向酒泉。 -- 出自宋·王洋·和曾吉父以詩謝鄭顧道送酒二首
- 北焙聯圭璧,南薰潤岳池。 -- 出自宋·王洋·和鄭貳卿別賦
- 炎洲望處云南北,峣闕歸時路屈盤。 -- 出自宋·王越石·宿朝宗驛游洞天·宿朝宗驛
- 肯同阮巷分南北,松竹交陰隔蘚墻。 -- 出自宋·王云·題李都官道堂
- 明朝山北山南路,各自逢人話勝游。 -- 出自宋·王昭宇·句
- 愿將圣壽齊南極,碧海蟠桃萬度開。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岳神當面捧南山,馥郁非煙擁圣顏。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五日天中候,南風物阜時。 -- 出自宋·衛涇·皇帝合端午帖子
- 天臺高壓東南州,秀鐘千古生公侯。 -- 出自宋·衛涇·為楊仲起壽
- 我歌黃鵠歌,南斗盤其南兮,河岳擁其后。 -- 出自宋·魏麟一·天游峰
- 江淮自昔雖南北,煙雨從來肯變遷。 -- 出自宋·吳機·煙雨奇觀樓
- 越王歌舞地,南國古繁雄。 -- 出自宋·吳浚·越王臺
- 東垣著巖岫,南榮著檜松。 -- 出自宋·吳可·失題
- 扁舟何日江南岸,與子歸來竹一竿。 -- 出自宋·伍誥·句
- 行吟便是江南史,它日真堪付董狐。 -- 出自宋·蕭壎·題汪水云詩卷
- 朔風卷雨東南昏,銅仙淚灑辭吳門。 -- 出自宋·蕭灼·題汪水云詩卷
- 南冠岌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萬古。 -- 出自宋·蕭灼·題汪水云詩卷
- 幾番驛使自南來,南枝折盡花狼藉。 -- 出自宋·謝琎·識時梅歌
- 此日離違限南北,蕭蕭班馬正依風。 -- 出自宋·邢恕·將還河北留別堯夫先生
- 投荒萬里嶺南行,莫叩天閽訴不平。 -- 出自宋·徐九思·送唐介謫英州
- 休言王氣東南盡,卻是君王自趣亡。 -- 出自宋·徐鈞·后主
- 北吹戰塵腥,南接瘴霧昏。 -- 出自宋·許翰·艤舟大藤峽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牘附以古風
- 陰功周邑境,南面固宜然。 -- 出自宋·許尚·華亭百詠·姚將軍廟
- 散為和氣遍南土,雨順年豐民按堵。 -- 出自宋·許應龍·贈韓粹
- 曲終待月西南廂,重調十指初不忙。 -- 出自宋·許志仁·和寶月彈桃源春曉
- 浮生多故成南北,白發相驚問歲年。 -- 出自宋·薛嵎·古淡然才得帖住長蘆不受卻歸松風舊寺次社中
- 路人到此休南去,嶺外千峰盡瘴鄉。 -- 出自宋·閻孝忠·黃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