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6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彼美人兮,在南山之陽。 -- 出自宋·李濤·南山
- 彼美人兮,在南山之側。 -- 出自宋·李濤·南山
- 夢中忽到江南路,尋得花邊舊居處。 -- 出自唐·韓熙載·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
- 自為祥瑞生南國,誰把丹青寄北人。 -- 出自唐·李建勛·重臺蓮
- 蜀馬登山穩,南朝古寺多。 -- 出自唐·李建勛·春日東山正堂作
- 浪跡天涯去,南荒必動情。 -- 出自·李中·送人南游
- 最憐為瑞處,南畝稻苗肥。 -- 出自·李中·秋雨
- 芳草迢迢滿南陌,王孫何處不歸來。 -- 出自·李中·鐘陵春思
- 離懷與企羨,南望長咨嗟。 -- 出自唐·徐鉉·送薛少卿赴青陽
- 賤子今朝獨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閑。 -- 出自唐·徐鉉·將去廣陵別史員外南齋
- 炎風久成別,南望思悠然。 -- 出自唐·徐鉉·寄駕部郎中
- 二月三月江南春,滿城蒙蒙起香塵。 -- 出自唐·徐鉉·月真歌(月真,廣陵妓女,翰林殷舍人所錄。
- 炎風久民別,南望思悠然。 -- 出自唐·徐鉉·寄駕部郎中
- 西掖官曹近,南溟道路遙。 -- 出自唐·徐鉉·送高舍人使嶺南
- 憐君送我至南康,更憶梅花庾嶺芳。 -- 出自唐·徐鉉·朱處士相與有山水之愿見送至南康作此以別之
- 憐君送我至南康,更憶梅花庚嶺芳。 -- 出自唐·徐鉉·朱處士相與有山水之愿見送至南康作此以別之
- 二月三月江南春,滿城蒙蒙起香塵。 -- 出自唐·徐鉉·月真歌
- 渡口樹冥冥,南山漸隱青。 -- 出自宋·孟貫·宿故人江居
- 北倚波濤闊,南窺井邑低。 -- 出自唐·楊夔·題甘露寺
- 高人為縣在南京,竹繞琴堂水繞城。 -- 出自唐·楊夔·寄當陽袁皓明府
- 只應早得淮南術,會見雙飛入紫煙。 -- 出自唐·閻德隱·薛王花燭行
- 此身偏似雁,南北但孤飛。 -- 出自宋·趙湘·別楊塤
- 分手怨河梁,南征歷漢陽。 -- 出自唐·林珝·送安養閻主簿還竹寺
- 西晉尚虛無,南朝久淪誤。 -- 出自唐·靈一·林公
- 西塞長云盡,南湖片月斜。 -- 出自唐·法振·月夜泛舟
- 越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棲。 -- 出自唐·清江·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別業
- 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 -- 出自唐·無可·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
- 亂后潛來此,南人總不知。 -- 出自唐·曇域·贈島云禪師
- 北闕應無夢,南山舊有名。 -- 出自唐·智遠·律僧
- 勞君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鈞萬類時。 -- 出自唐·峽中白衣·贈馬植
- 如今憔悴離南海,恰似當時幸蜀時。 -- 出自唐·張保胤·又留別同院
- 一壺天地,亙南交朔漠,東溟西極。 -- 出自元·許有壬·念奴嬌 汴中見寄
- 時登草閣掛南窗。 -- 出自元·李齊賢·巫山一段云 西江風雪
- 秋聲吹碎江南樹。 -- 出自元·王國器·菩薩蠻 題倪徵君惠麓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十
- 西池桃并結,南極星流麗。 -- 出自元·沈禧·千秋歲·彩霞呈瑞
- 青山俯碧海,南狩建行都。 -- 出自元·王蒙·錢塘懷古
- 秋色凈如洗,南極瑞光多。 -- 出自元·謝應芳·水調歌頭 茅仲良初度席上賦
- 寫長懷、且寄南飛秋雁。 -- 出自元·梁寅·永遇樂 丙午歲仲秋,與胡中山同舟往南昌,
- 年年秋雁向南飛,肯寄相思字。 -- 出自元·梁寅·燭影搖紅 后漢匈奴傳,言呼韓邪單于來朝,
- 離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橋回首。 -- 出自元·邵亨貞·齊天樂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 翻思五月江南道,萬木清陰叫杜鵑。 -- 出自·袁華·客海津送郭秀才南回(三首)
- 長江天險隔南徐,千古英雄恨有余。 -- 出自·袁華·廣陵雜興(三首)
- 吾患為有身,南望空長嘆。 -- 出自元·柯九思·送林彥清歸永嘉
- 因歌《戰城南》,風悲淚狼籍。 -- 出自元·王逢·往揚名開化二鄉掩骼(“揚名”,一作“陽明
-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 -- 出自元·王逢·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
- 披衣散發坐南榮,漏點遲遲欲二更。 -- 出自元·陶宗儀·夜坐
- 二十三日城南醉歸,擁孤詠,連得四篇半,與未已而夜寒手龜,不能足也。 -- 出自元·凌云翰·蘇武慢 鳴鶴余音 世傳全真馮尊師蘇武慢二
- 煙橫北嶺云南塢。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娑婆無量苦
- 霜前關塞雁南歸。 -- 出自元·王寂·鷓鴣天·秋后亭皋木葉稀
- 正堪端坐問南華。 -- 出自元·王哲·得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