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6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兩兩自依依,南園煙露微。 -- 出自唐·吳融·蛺蝶
- 北闕臨仙檻,南山送壽杯。 -- 出自唐·趙彥昭·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制同用開字
- 北堂無劃積,南浦有波深。 -- 出自宋·王珪·即事
- 五云扶闕對南山,風獵丹丘燒影還。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
- 卻辭丹陛鎖南宮,兔鶴欲攜俱不暇。 -- 出自宋·王珪·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
- 當時曾舐淮南鼎,亦恐茲山自有仙。 -- 出自宋·王珪·會仙石
- 秋光紫翠動南山,天上傳呼御燕頒。 -- 出自宋·王珪·集英殿秋燕教坊樂語口號
- 雁思水國猶南翥,人在冰天更北馳。 -- 出自宋·王珪·一題白馬館
- 性靈如未失,南北有征鴻。 -- 出自唐·庾抱·別蔡參軍
- 北向祗雙闕,南臨賞一丘。 -- 出自唐·宋璟璟·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
- 天杯慶壽齊南岳,圣藻光輝動北辰。 -- 出自唐·李適適·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 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 出自唐·徐晶·贈溫駙馬汝陽王
- 北竹青桐北,南桐綠竹南。 -- 出自唐·李伯魚·桐竹贈張燕公
- 北極回宸渥,南宮飾御筵。 -- 出自唐·宇文融·奉和圣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
- 北闕云中見,南山樹杪看。 -- 出自唐·崔尚·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臣樂游園宴
- 春樓初日照南隅,柔條垂綠掃金鋪。 -- 出自唐·許景先·折柳篇
- 北土分堯俗,南風動舜歌。 -- 出自唐·王丘·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鼠雀谷之作
- 北闕紆宸藻,南橋列祖筵。 -- 出自唐·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北風聞楚歌,南庭見胡馬。 -- 出自宋·袁瓘·鴻門行
- 未勝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 -- 出自唐·崔興宗·和王維敕賜百官櫻桃
- 四起愁邊聲,南轅時佇立。 -- 出自唐·杜頠·從軍行
- 北闕顏彌駐,南山壽更長。 -- 出自唐·梁锽·省試方士進恒春草
- 北闕忤明主,南方隨白云。 -- 出自唐·李嘉祐·入睦州分水路憶劉長卿
- 北固灘聲滿,南徐草色閑。 -- 出自唐·李嘉祐·留別毗陵諸公
- 東閣論兵后,南宮草奏期。 -- 出自唐·李嘉祐·送王端赴朝
- 北闕見端冕,南臺當繡衣。 -- 出自唐·李嘉祐·送評事十九叔入秦
- 北闕心超矣,南山壽固然。 -- 出自唐·殷寅·玄元皇帝應見賀圣祚無疆
- 北林夜方久,南月影頻移。 -- 出自唐·蔣冽·夜飛鵲
- 北望情何限,南行路轉深。 -- 出自唐·蔣渙·途次維揚望京口寄白下諸公
- 人謂爾從江南來,我謂爾從天上來。 -- 出自唐·任華·懷素上人草書歌
- 西塞波濤闊,南朝寺舍空。 -- 出自唐·竇常·晚次方山精舍卻寄張薦員外
- 抽毫欲賦東南奇,云山好景慚有遺。 -- 出自宋·陳堯佐·憶越州
- 潮陽山水東南奇,魚鹽城郭民熙熙。 -- 出自宋·陳堯佐·送潮陽李孜主簿
- 雁聲北去燕南飛,高樓日日春風里。 -- 出自宋·石延年·寄尹師魯
- 汾河不斷天南流,天色無情淡如水。 -- 出自宋·石延年·寄尹師魯
- 和風激遺暢,南轉入薰琴。 -- 出自宋·石延年·詠春
- 淮服其乂,海南遂荒。 -- 出自宋·尹洙·皇雅十首·耆武三章
- 中士震騷,漢南始空。 -- 出自宋·尹洙·皇雅十首·帝制五章
- 英翰五五出南閩。 -- 出自宋·元絳·句
- 回頭卻指城南路,云屋朱樓氣郁蒼。 -- 出自宋·程師孟·入涌泉道中
- 路口百馀松,南唐古梵宮。 -- 出自宋·程師孟·寶嚴院
- 一條路入江南去,萬里人從海上歸。 -- 出自宋·程師孟·南安軍
- 詔從東海付南麾,戎乘前驅上將威。 -- 出自宋·李師中·送桂州安撫余靖侍郎還京
- 雨聲飄斷忽南去,云勢旋生從北流。 -- 出自宋·鄭獬·舟行次南都遇雨
-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 出自宋·鄭獬·離蔡州
- 漢水渺渺東南流,蕭蕭雨打杏花洲。 -- 出自宋·鄭獬·行次漢水寄荊南漕唐司勛
- 卻借朱袍下南國,畫船醉眠官不嗔。 -- 出自宋·鄭獬·送蔡同年守四明
- 家林應爛漫,南望首空搔。 -- 出自宋·強至·二月過半猶未見花昨日逢之珍云已有小桃因成
- 天邊鴻雁隨南望,憶弟雙眸淚欲垂。 -- 出自宋·強至·九日二首
- 君王從此不南憂,善付名郎第一州。 -- 出自宋·強至·送程公辟郎中知洪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