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6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松菊候門而南山聳媚,花鳥欣迎而北嶺喧呼。 -- 出自宋·陳普·歸去來辭
- 殷士皆周裸,南音獨楚冠。 -- 出自宋·陳普·德陽林梅麓太守挽章
-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 出自宋·陳普·勸學
- 揚旌北向顧南州,牧馬東行向北愁。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曹操七首
- 鴛鴻陣陣落南溟,長樂鍾中黑眚行。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王荊公
- 南方即此寶,南人獨爾迷。 -- 出自宋·陳普·筍
- 珠崖風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門。 -- 出自宋·盧多遜·南水村
- 至今江北江南,游子徒勞外覓。 -- 出自宋·釋寶印·頌古十八首
- 踞地坐眈眈,南北無行路。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晷運推移,日南長至。 -- 出自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 河決洪波東南流迤邐,蒼生昏墊困其止。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棲真大道於南北,清凈之間求愛力,堅持雅志窮諸識。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少知愚豈解,南北與東西。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東閣詩魂動,南枝歲律回。 -- 出自宋·楊時·又用前韻和早梅二首
- 近日鴻多更南去,峰名幾似晉清談。 -- 出自宋·曾豐·回雁峰
- 西清人表表,南澗跡陳陳。 -- 出自宋·曾豐·韓尚書南澗公之從弟德文為東廣常平上幕丙寅
- 千年一遇舜南巡,山獻祥云水獻珍。 -- 出自宋·曾豐·看英韶山石二首
- 五更溫厚東南氣,煦煦妓圍深處來。 -- 出自宋·曾豐·立春
- 太清儲氣置南荒,非我閒生誰足當。 -- 出自宋·曾豐·梅三首
- 轉篷同到嶺南州,莧菊茱萸三送秋。 -- 出自宋·曾豐·余入廣始見鄉士劉養正于晉歸
- 君不見夜來南極星轉芒,又不見朝來南極日轉光。 -- 出自宋·曾豐·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
- 南人耳目習南事,壽公之意何以將。 -- 出自宋·曾豐·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
- 外計方將上,南圖又欲東。 -- 出自宋·曾豐·送廣東趙主管得倅臨漳二首
- 屈指江山好,南中古晉康。 -- 出自宋·曾豐·自入南與二陸丈游知其為侍郎族也小陸丈除欽
- 云宵許我乘南鵠,江海教誰伴白鷗。 -- 出自宋·曾豐·送五行家唐克壽
- 猗歟兩清姿,南多北何罕。 -- 出自宋·曾豐·五羊食荔枝龍眼
- 北客眼生處,南方天盡頭。 -- 出自宋·曾豐·中元日登越王臺望海南二首
- 鯤鵬誰礙天南去,麒麟猶落地上行。 -- 出自宋·曾豐·過太和赴主簿鄧楚材豫章貢闈之約
- 年年愛日回南陸,慶壽階庭照蘭玉。 -- 出自宋·曾豐·壽陳龍圖
- 心無外慕溪南牧,眼不旁觀隴上耕。 -- 出自宋·曾豐·端月上浣
- 北陸澄彭蠡,南青拔祝融。 -- 出自宋·曾豐·送董一之之長沙謁周丞相
- 勞民浪辟嶠南國,失德徒成身后胸。 -- 出自宋·曾豐·興安縣西南石峰秀拔無數
- 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 出自宋·曾豐·呈羅春信
- 天王舟楫浮南海,大將旌旗仆北風。 -- 出自明·陳憲章·厓山大忠祠
- 一蓑費幾藤,南岡礪朝斧。 -- 出自明·陳憲章·藤蓑(二首)
- 缺月不滿簾,南窗聊隱幾。 -- 出自明·陳憲章·秋夕偶成明日鄉試揭榜
- 酒腥旅館城南月,夢破茅茨海角春。 -- 出自明·陳憲章·與謝胖
- 五云一水入南安,萬疊山回六六灘。 -- 出自明·憨山大師·舟次橫浦
-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 六宮承式,二南流詠。 -- 出自隋·佚名·淳熙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
- 滄溟之德,東南具依。 -- 出自隋·佚名·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 誰歟其司,維南之箕。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祭風師六首
- 西城要綽約,南岳命嬌嬈。 -- 出自唐·鄭畋·題緱山王子晉廟
- 北人善駕車,南人善使船。 -- 出自·無名·車船
- 高秋猶在天南畔。 -- 出自宋·胡銓·醉落魄/一斛珠
- 繁華一去江南遠,閑汲山泉自煮茶。 -- 出自元·高明·題孟宗振惠麓小隱(宗振,孟后之裔)
- 屈指興亡,恨南北黃圖消歇。 -- 出自明·張煌言·滿江紅 懷岳忠武
- 只今胡馬復南牧,江村古木竄鼪鼯。 -- 出自明·張煌言·辛丑秋虜遷閩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艤棹海濱
- 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 -- 出自唐·孫逖·淮陰夜宿二首
- 東海天臺山,南方縉云驛。 -- 出自唐·孫逖·送楊法曹按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