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6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 -- 出自宋·蘇軾·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
- 更搔短發東南望,試問今誰裹舊巾。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
- 我愿銅山化南畝,爛漫黍麥蘇煢鰥。 -- 出自宋·蘇軾·月華寺(寺鄰岑水場施者皆坑戶也,百年間蓋
-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 出自宋·蘇軾·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 先生笑說江南事,只有青山繞建康。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贈吳子野先生二絕句
- (十八日,循終南而西,縣尉以甲卒見送。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人間底處有南北,紛紛鴻雁何曾冥。 -- 出自宋·蘇軾·次韻僧潛見贈
- 白發坐鉤黨,南遷瀕海州。 -- 出自宋·蘇軾·雷州八首?此為秦觀作?
- 浮天自古東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風。 -- 出自宋·蘇軾·與秦太虛參寥會于松江而關彥長徐安中適至分
- 北行運許鄧,南去極衡湘。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山頭孤鶴向南飛,載我南游到九嶷。 -- 出自宋·蘇軾·李委吹笛?并引?
- 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臥聞禪老入南山,凈掃清風五百間。 -- 出自宋·蘇軾·病中獨游凈慈謁本長老周長官以詩見寄仍邀游
- 蕭然放箸東南去,又入春山筍蕨鄉。 -- 出自宋·蘇軾·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
- 試問吾民慍,南風為解無。 -- 出自宋·蘇軾·端午帖子詞
- 點燈更試淮南語,泛溢東風有縠紋。 -- 出自宋·蘇軾·庚辰歲正月十二日,天門冬酒熟,予自漉之,
- (桐柏廟在縣南。 -- 出自宋·蘇軾·過新息留示鄉人任師中(任時知瀘州,亦坐事
- 覺而思之蓋南華賜物也豈復與伯固相見于此耶今得來書已在南華相待數日矣感嘆不已故先寄此詩扁舟震澤定何時,滿眼廬山覺又非。 -- 出自宋·蘇軾·昔在九江與蘇伯固唱和其略曰我夢扁舟浮震澤
- 使君不獨東南美,典型長記先君子。 -- 出自宋·蘇軾·蔡景繁官舍小閣
- 東坡方三問,南禪已五反。 -- 出自宋·蘇軾·南禪長老和詩不已故作六蟲篇答之
- 中和堂上東南頰,獨有人間萬里風。 -- 出自宋·蘇軾·予前後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間,蒸熱
- 憑君寄謝江南叟,念我空見長安日。 -- 出自宋·蘇軾·次前韻送程六表弟
- 浮空兩竹橫南閣,倒景扶桑射北窗。 -- 出自宋·蘇軾·登州孫氏萬松堂
- 北郊有大賚,南冠解囚拘。 -- 出自宋·蘇軾·和陶始經曲阿
- 山頭孤鶴向南飛,載我南游到九疑。 -- 出自宋·蘇軾·李委吹笛并引
- 海山知有東南角,正看歸鴻作小顰。 -- 出自宋·蘇軾·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和王晉卿
- 只疑歸夢西南去,翠竹江村繞白沙。 -- 出自宋·蘇軾·留題顯圣寺
- 浮金最好溪南景,古木樓臺畫不成。 -- 出自宋·蘇軾·瑞金東明觀
- 坐談足使淮南懼,歸去方知冀北空。 -- 出自宋·蘇軾·和劉道原見寄
- 君不見董邵南,隱居行義孝且慈。 -- 出自宋·蘇軾·蘇州姚氏三瑞堂(姚氏世以孝稱)
- 如今尺五城南杜,欲問東坡學種松。 -- 出自宋·蘇軾·予少年頗知種松手植數萬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
- 忽悟嘆曰:吾南遷其速返乎,退之衡山之祥也。 -- 出自宋·蘇軾·臨城道中作(并引)
- 眼明初見淮南樹,十客相逢九吳語。 -- 出自宋·蘇軾·再過泗上二首?此二詩為張耒作?
-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 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 出自唐·杜甫·哀江頭
-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 出自唐·杜甫·歸雁
- 漢朝陵墓對南山,胡虜千秋尚入關。 -- 出自唐·杜甫·諸將五首
- 巫山猶錦樹,南國且黃鸝。 -- 出自唐·杜甫·復愁十二首
- 西扼弱水道,南鎮枹罕陬。 -- 出自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 高秋登塞山,南望馬邑州。 -- 出自唐·杜甫·遣興三首
-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 出自唐·杜甫·登兗州城樓
- 司隸章初睹,南陽氣已新。 -- 出自唐·杜甫·喜達行在所三首
- 老馬終望云,南雁意在北。 -- 出自唐·杜甫·客堂
- 東郡時題壁,南湖日扣舷。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 東走窮歸鶴,南征盡跕鳶。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 淮海生清風,南翁尚思慕。 -- 出自唐·杜甫·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 北驅漢陽傳,南泛上瀧舠。 -- 出自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
- 北辰征事業,南紀赴恩私。 -- 出自唐·杜甫·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 秋風欻吸吹南國,天地慘慘無顏色。 -- 出自唐·杜甫·虎牙行(虎牙在荊門之北,江水峻急)
- 西蜀災長弭,南翁憤始攄。 -- 出自唐·杜甫·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